APP下载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的发掘与研究

2020-06-22司红伟王书敏

关键词:底径汉墓泥质

司红伟 王书敏

十墓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宁镇山脉东端西南侧坡麓地带, 是一处海拔20余米的缓岗地, 中心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9′28″,北纬32°03′23″[1]。 (图1)2016 年1 月初群众报告, 发现了镇丹高速K21 施工路段裸露于地表的墓葬遗迹。 镇江博物馆闻讯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掘25 座西汉墓。 (封二-1)现将部分西汉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予以介绍,并就出土的鼎、瓿、壶、盒等遗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如下。

一、墓葬形制

十墓山墓地西汉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分为带墓道、 不带墓道两种。 现以M6、M11、M12、M14、M15、M17、M22、M23、M24、M31 为例介绍墓葬形制。 (表1)

(一)带斜坡墓道汉墓,仅有M22

M22 方向为307°,平面为长方形,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 墓室平面长方形,墓室长358 厘米,宽98~112 厘米,残深74 厘米,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五花土; 墓道平面长方形,呈缓坡状,位于墓室西侧,墓道长172 厘米,宽112~120 厘米,残深74 厘米,坡度约为30°。 未见棺痕,葬具不详;人骨腐朽,葬式不详。 (图2)出土遗物分布在墓室北部。

(二)不带斜坡墓道汉墓

1.M6 方向为276°,平面为长方形。 墓室长248 厘米,宽120 厘米,残深44 厘米,墓室四壁较直,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五花土,墓底有灰白色棺板痕迹。 由明显棺痕可推测有木棺,长200 厘米、宽86~94 厘米,棺板厚约4 厘米;人骨腐朽,葬式不详。该墓北壁处有两个近椭圆形盗洞。 随葬品主要分布在棺内西端, 另棺内北侧及棺外墓室内南侧中部偏东处也有少许遗物出土。

2.M11 方向为120°, 墓长232 厘米,宽106~108 厘米,深26 厘米,墓棺外围为熟土二层台,墓棺长194 厘米,宽62~72 厘米,深6 厘米。 (图3)出土遗物分布在墓室东南角。

3.M12 方向为198°,平面近长方形。 该墓由墓道、 墓室两部分组成。 墓室平面长方形,墓室长206 厘米,宽86 厘米,残深96 厘米,墓坑内填土为深褐色五花土;墓道平面长方形,呈缓坡状,墓道位于南偏西侧。 墓道长94 厘米,宽100 厘米,墓道残深50~86 厘米,坡度约为35°, 墓坑内填土为深褐色五花土。由棺痕可推测有木棺,长约182 厘米,宽66~68 厘米;人骨腐朽,葬式不详。 随葬品分布在墓室棺外西侧中部偏北处,为陶器;棺内近南端有一枚铜镜。

图1 十墓山汉墓发掘位置示意图

表1 十墓山墓地西汉墓墓葬形制一览表

4.M14 方向为114°,平面为长方形。 墓室长280 厘米,宽120 厘米,残深80 厘米,墓室四壁较直,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五花土。 未见棺痕,葬具不详;人骨腐朽,葬式不详。 随葬品分布在墓室北侧。

5.M15 方向为98°,平面为长方形。墓室长244 厘米,宽94~100 厘米,残深54 厘米。墓室四壁近直,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五花土,墓底有灰白色棺板痕迹。 由棺痕可推测有木棺,长200 厘米,宽50~58 厘米;人骨腐朽,葬式不详。 出土遗物分布在墓室东部偏南处。

图2 M22 平、剖面图

图3 M11 平、剖面图

6.M17 方向为195°,平面为长方形。 墓室长240 厘米,宽112~128 厘米,残深30 厘米,墓室四壁较直,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五花土,墓底有灰白色棺板痕迹。 由棺痕可推测有木棺,长约218 厘米,宽54~57 厘米;人骨腐朽,葬式不详。 随葬品分布在墓室棺外东壁偏南处。

7.M23 方向为18°,平面为长方形。墓室长220 厘米,宽130 厘米,残深76 厘米,墓室四壁较直,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五花土,墓底有灰白色棺板痕迹。 由棺痕可推测有木棺,长约186 厘米,宽56~58 厘米;人骨腐朽,葬式不详。 随葬品分布在墓室棺外东侧中部。

8.M24 方向为260°,平面为长方形。 墓室长260 厘米,宽128 厘米,残深126 厘米,墓室四壁近直,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五花土,墓底有灰白色棺板痕迹。 由棺痕可推测有木棺,长216 厘米,宽50~56 厘米;人骨腐朽,葬式不详。 出土遗物分布在墓室南部,仅有1 件陶罐。

9.M31 方向为195°,平面为长方形。 墓室长300 厘米,宽200~204 厘米,残深40 厘米,墓室四壁较直,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五花土,墓底有灰白色棺板痕迹。 人骨腐朽,葬式不详。 墓葬上部破坏,仅存底部,出土随葬品在墓室东侧偏南。

二、出土遗物

十墓山25 座西汉墓出土遗物共103 件,器物种类有釉陶器、硬陶器、泥质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以陶器为主。 釉陶器一部分釉层较薄,制作比较粗糙,釉色多为青黄色或酱色,釉层剥落以及挂釉现象比较严重;泥质陶有灰陶罐、红陶罐等,胎质疏松,保存较差。 陶器主要器形有鼎、盒、壶、瓿、罐等,基本为本区域西汉墓中常见的器物组合; 另出土有少量陶钱和一对红陶俑;铜器有五铢钱;铁器有环首刀、剑等;玉器为窍塞。 器物纹饰主要有弦纹、水波纹、叶脉纹、兽面纹等。

(一)陶器

1.鼎7 件。 根据盖、腹部形态及足的不同可分为两型。

A 型 3 件。 泥质红陶鼎,分鼎盖和鼎身两部分。 鼎盖,呈覆钵形,顶部微弧,盖壁弧形下张,方唇或尖唇,素面。 鼎身,子母口,口沿内勾, 沿面微内凹; 腹上部置两对称方形竖耳,微外撇;弧腹,平底,腹部较为扁平。 腹下壁贴附三高蹄足,足部饰三个凸形圆点。 标本M27:2,鼎盖口径20.3 厘米,高4.5 厘米;鼎身口径17.8 厘米,底径18 厘米,高15.2 厘米。整器通高19.3 厘米。 (图4-1)标本M31:5,鼎盖口径19.9 厘米,高5.8 厘米;鼎身口径17.4厘米,底径10.4 厘米,高15.6 厘米。 整器通高21.4 厘米。 (图4-2) 标本M31:6, 鼎盖口径20.3 厘米,高5.6 厘米;鼎身口径17.4 厘米,底径14.8 厘米,高14.2 厘米。 整器通高19.8厘米。 (图4-3)

B 型 4 件。 泥质灰陶,分鼎盖和鼎身两部分。 鼎盖,呈覆钵形,顶部微平,盖壁弧形下张。 鼎身,子母口,口沿内勾,沿面内凹;腹上部置两对称方形竖耳; 腹部弧形斜下收,平底;腹下壁贴附三矮蹄足。 鼎耳及足部饰有纹饰,耳面饰兽面纹,足部饰鬼脸纹,鼎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 根据耳及足部演变可分为三式。

Ⅰ式 1 件。 耳部近竖直,矮蹄足。 标本M28:9,鼎盖残,鼎身口径14.6 厘米,底径10.8厘米,高11.2 厘米。 (图4-4)

Ⅱ式 2 件。 鼎盖素面,耳部及蹄足较Ⅰ式变短。 标本M14:4,鼎盖口径17.8 厘米,高6.9 厘米;鼎身口径16.7 厘米,底径12.2 厘米,高11.7 厘米。 整器通高18.6 厘米。 (图4-5)标本M14:6,鼎盖口径18.2 厘米,高6.4 厘米;鼎身口径15.8 厘米,底径12.1 厘米,高11.7厘米。 整器通高17.3 厘米。 (图4-6)

Ⅲ式 1 件。鼎盖素面,耳部贴近器身,继续变短。 足部成象征性装饰,几乎与鼎腹底部齐平。 标本M6:3,鼎盖口径19.4 厘米,高6.2厘米; 鼎身口径18.6 厘米, 底径12 厘米,高11.8 厘米。 整器通高18 厘米。 (图4-7)

2.盒5 件。 泥质红陶,分盒盖和盒身两部分。 盒盖,呈覆钵形,盖壁微弧下张;平沿,沿面微凹,内倾。 盒盖内外壁均有轮制痕迹。 盒身,子母口,口沿内勾,沿面微凹;底微凹。 盒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 其盒盖及腹部的高宽变化分两型。

A 型 1 件。 盒盖顶部微扁,腹径与器身尺寸近等,整器略显扁,器底有烧鼓现象。 标本M28:8,盒盖顶平微下凹,口径18 厘米,高4.4厘米;盒身口径17.8 厘米,底径10 厘米,高10厘米。 整器通高14.4 厘米。 (图4-8)

B 型 2 件。 盒盖由平顶变为弧顶;腹部变为直壁, 斜直下收。 标本M14:5, 盒盖口径18.4 厘米,高7.3 厘米;盒身口径16 厘米,底径11.2 厘米, 高11.1 厘米。 整器通高17.7 厘米。(图4-9) 标本M14:7, 盒盖口径17.6 厘米,高6.6 厘米;盒身口径16 厘米,底径10.9 厘米,高10.8 厘米。 整器通高17.4 厘米。 (图4-10)

其他 2 件。 无盖,标本M28:7,泥质红陶。 子母口,口沿微内勾,沿面微内凹,腹上部微弧,腹下部近直斜下收,平底微凹。 器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口径20.9 厘米,底径13.3 厘米,高11.9 厘米。 (图4-11)标本M6:5,腹部变为直壁,斜直下收。 口径19.7 厘米,底径12.3 厘米,高14.5 厘米。 (图4-12)

3.壶8 件。 釉陶,灰胎,肩部以上施青釉,腹部及底部未施釉,釉层剥落。 根据口部及纹饰的不同分为两型。

A 型 4 件。 喇叭口壶,圆唇,束颈;肩下部设两对称耳; 弧腹微鼓, 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下为矮圈足。 器身饰有弦纹与水波纹的组合纹饰, 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 根据喇叭口开口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二式。

Ⅰ式 1 件。 小喇叭口, 口微敞。 标本M14:9,耳面饰羊角纹与叶脉纹组合,器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 口径10.1 厘米,底径12.5 厘米,高27.5 厘米。 (图5-1,封三-1)

Ⅱ式 3 件。大喇叭口,口沿较Ⅰ式长。标本M11:2,器耳为铺首衔环,口径13.7 厘米,底径13.1 厘米,高33.7 厘米。 (图5-2)标本M6:2,颈上部饰一周凹弦纹与凸弦纹,弦纹之间饰一周复线水波纹,下部饰五周凸弦纹,耳面上部饰两个圆点,下部饰叶脉纹,肩下部饰一组凹弦纹与水波纹组合, 腹上部和中部各饰一周凹弦纹, 器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口径16 厘米,底径15.8 厘米,高34.9厘米。 (图5-3,封三-2)标本M17:4,溜肩,弧腹微鼓。 桥形耳,耳面饰有叶脉纹。 口径11.7厘米,底径10.7 厘米,高26.3 厘米。 (图5-4)

B 型 1 件。 小敛口,釉陶,红胎,腹上部以上施青釉, 腹下部及底部未施釉, 釉层剥落。 小盘口,内敛较浅,盘口外壁微内凹,方唇,束颈,溜肩,肩下部设两对称桥形耳,弧腹微鼓,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内凹。 盘口下部饰一周宽凹弦纹,颈中部饰一周凹弦纹,耳面饰叶脉纹,肩下部以下及器身内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标本M4:1,口径5.7 厘米, 底径9.2 厘米, 高16.2 厘米。(图5-14)

其他 3 件。 均为残壶。 标本M28:3,釉陶,灰胎,肩部以上及腹上部施青釉,有严重的脱釉现象。 口部残,束颈,弧溜肩,肩下部设两对称桥形耳,鼓腹,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下为矮圈足。 耳面饰羊角纹与叶脉纹组合,肩下部饰四周凹弦纹,器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 器内壁有烧鼓现象。腹径21 厘米,底径10.9 厘米,残高22.4厘米。 (图5-5)标本M28:4,釉陶,灰胎,肩部以上及腹上部施青釉,有严重的脱釉现象。颈部以上残,弧溜肩,肩下部设两对称桥形耳,鼓腹,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 下为矮圈足。 耳面饰羊角纹与叶脉纹组合,肩中下部饰两组水波纹与凹弦纹组合,器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 器内壁有烧鼓现象。 腹径20.5 厘米,底径9.9 厘米,残高18.2 厘米。 (图5-6)标本M14:8,釉陶,灰胎,肩部以上施青釉,腹部及底部未施釉,有脱釉现象。 口部残,溜肩,耳部残,弧腹微鼓,腹下部弧形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微凹。 器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器身内壁有烧鼓现象。 腹径21.5 厘米,底径12 厘米,残高20.3 厘米。 (图5-7)

图4 出土陶器

4.瓿7 件。 根据器耳及腹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两型。

A 型 1 件。 矮直口,平沿,广肩,肩下部堆塑两对称桥形耳,扁鼓腹,腹下部弧形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微凹,下承三小足,已残。 耳面饰羊角泥条堆塑,肩部饰三组凹弦纹,弦纹之间饰戳印纹,腹上部饰两组复线水波纹与凹弦纹组合, 腹下部及器内壁有轮制痕迹。 釉陶,灰胎,釉层剥落严重,近无。 标本M24:1,口径10.4 厘米,腹径29.5 厘米,底径17.8 厘米,高15.8 厘米。 (图5-8,封二-2)

B 型 6 件。 近矮直口,沿面较宽,微外倾,肩下部设两对称铺首状耳,弧腹,腹下部微弧斜下收,平底微凹。 耳面饰兽面纹,器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 根据器耳的位置及肩、腹部的变化,可分为三式。

Ⅰ式 2 件。 器耳上翘,高于口唇;鼓肩,腹部最大径在腹上部,器身略矮扁。 釉陶,灰胎,肩部以上施青釉,腹部及底部未施釉,釉层严重剥落。 标本M28:6,口径11.2 厘米,底径15.6 厘米, 高21.3 厘米。 (图5-9) 标本M28:5,腹径24.6 厘米,底径12.6 厘米,残高17.9 厘米。 (图5-11)

Ⅱ式 2 件。器耳上翘,低于口唇;由鼓肩变为弧肩,器身变高。腹部斜直向下。釉陶,灰胎,肩部以上施青釉,腹部及底部未施釉,釉层严重剥落。 标本M14:1,口径11.8 厘米,底径15.8 厘米,高23.6 厘米。(图5-12,封二-3)标本M14:2,口径11.4 厘米,底径15.6 厘米,高23.2 厘米。

Ⅲ式 2 件。 器耳低于口唇,位置较Ⅱ式更下移。 标本M6:1,釉陶,灰胎,肩部以上施青釉,腹部及底部未施釉,釉层剥落。口径11.6 厘米,底径15.1 厘米,高24.5 厘米。 (图5-10)标本M22:1, 泥质红陶。 口径14.8 厘米, 底径16.2 厘米,高29.2 厘米。 (图5-13)

5.罐16 件。部分泥质陶罐残破严重,未列入。 由于残破者较多,缺乏完整的典型器物,器形演变规律不明显,根据材质、纹饰、耳的不同可分为四型。

图5 出土陶器

A 型 6 件。 有纹饰有耳平底罐。 泥质红陶,陶质较好。矮口,肩部饰有一对桥形耳。弧腹,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器身内外壁均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耳上饰有叶脉纹、弦纹。 标本M11:4,口径10.6 厘米,底径11 厘米,高18.1 厘米。(图6-1)标本M6:4,口径11.1 厘米,底径13.1 厘米,高19.3厘米。 (图6-2)标本M11:5,口径9.5 厘米,底径9.8 厘米,高15.1 厘米。 标本M14:10,口径10.6 厘米,底径11 厘米,高15.6 厘米。 标本M17:2,口径12 厘米,底径10 厘米,高12.7 厘米。 标本M17:3,口径9 厘米,底径8.3 厘米,高11 厘米。

B 型 1 件。 有纹饰无耳平底罐。 泥质红陶,陶质较好。 矮口,口沿微外卷,斜方唇,唇面微凹,溜肩,弧腹,腹下部弧形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 平底。 器身饰小方格纹。 标本M17:1, 口径16.8 厘米, 底径16.2 厘米,高16.9 厘米。 (图6-3)

C 型 5 件。 素面有口沿平底罐。 整器较小。泥质陶,陶质较差。素面无耳。弧肩,鼓腹,腹下部微弧急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标本M12:5,泥质红陶。矮口,圆唇,溜肩稍弧,鼓腹,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微凹。口径10.5 厘米,底径9 厘米,高9.5厘米。(图6-4)标本M7:6,泥质红陶。底部残,溜肩,弧腹,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底不详。 口径9 厘米,残高7.8 厘米。(图6-5)标本M19:3,泥质灰陶。 口部略残,溜肩,肩部与腹部之间有一折痕,弧腹,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底近平。 底径10.8 厘米, 高12.7 厘米。 (图6-6) 标本M23:4,口径11 厘米,底径8 厘米,高8 厘米。(图6-7)标本M23:2,口径11.2 厘米,底径9厘米,高8.6 厘米。

D 型 3 件。素面无耳钵形罐。整器较小。泥质陶,陶质较差。素面无耳。标本M19:2,泥质红陶。 敛口,尖圆唇,沿面内倾,弧溜肩,弧腹,腹下部微弧急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口径9.8 厘米,底径7.7 厘米,高9.7 厘米。(图6-8)标本M19:1,泥质灰陶。口部略残,溜肩,肩部与腹部之间有一折痕,弧腹,腹下部微弧斜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 底径6.5厘米,高9 厘米。 (图6-9)标本M7:4,泥质灰陶。 敛口,尖唇,溜肩,鼓腹,腹下部微弧急下收,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微凹。 口径9.8 厘米,底径5 厘米,高5.2 厘米。 (图6-10)

E 型 1 件。 有纹饰有耳凹圜底罐。 整器较大。 标本M23:5,泥质灰陶,陶质较差,陶片茬口多磨圆多胎粉,难以修复。 侈口,方圆唇,平沿,弧溜肩,肩上部隐约可见两浅凹坑耳,圆鼓腹,腹下部弧形斜下收,凹圜底,器表风化严重,刚出土时腹外壁可以看到少量绳纹,画图时绳纹基本消失。 口径20.3 厘米, 腹径31.8 厘米,高26.1 厘米。 (图6-11)

6.俑2 件。 泥质红陶,立姿,未见头部。 从俑身的顶端截面看,头部与俑身为分铸。 标本M31:1,身着双重交领右衽长衣,长袖,下摆呈喇叭状。 右手向上抬起至胸前,左手置于腹前。 右手袖口末端搭在左臂上,左手袖口末端垂置于裙摆前面,双手均在袖内。俑宽15.3 厘米,高48.9 厘米。 (图7-1,封三-3)标本M31:2,身着交领右衽长衣,长袖,双手拱于腹前,双手均在袖内, 下摆呈喇叭状。 俑宽12.4 厘米,高42 厘米。 (图7-2,封三-4)

7. 陶仓楼2 件。 M31:3 和M31:4 形制相似,泥质红陶,陶片多磨圆,难以修复全。 方形,顶部残破,似四面均向上斜收。 器顶与器身相连,束腰,底部内凹,高圈足,足沿外撇。器身上部贴附两对称铺首衔环耳, 耳面饰兽面纹。标本M31:3,底径14.6 厘米,残高30 厘米。 (图7-3)标本M31:4,底径16.6 厘米,残高29.8 厘米。 (图7-4)

(二)铜铁器

1.铜器16 件。 以铜镜为主,另有铜带钩、铜印章、铜钱等。

(1)铜镜 5 件。 有星云纹镜、日光镜等。

图6 出土陶器

星云纹镜 3 件。 标本M7:1,连峰式纽,纽下端有两对称穿孔。 圆形纽座,纽座内有八乳,纽座边缘饰内向连弧纹。 主纹饰四颗大乳丁间饰六颗小乳丁, 大乳丁外由八个凸起圆圈包围,小乳丁间以曲线纹相连;主纹外圈饰一圈凸弦纹,边缘为内向连弧纹。直径10.4 厘米,厚0.1~0.3 厘米。(图8-1)标本M7:2,连峰式纽,纽下端有两对称穿孔。 圆形纽座,纽座内有八乳,纽座边缘饰短斜线纹。 主纹饰四颗大乳丁间饰六颗小乳丁, 小乳丁间以曲线纹相连;主纹外圈饰两圈凸弦纹,边缘为内向连弧纹。直径9.6 厘米,厚0.1~0.3 厘米。(图8-2)标本M12:7,连峰式纽,纽下端有两对称穿孔。圆形纽座,纽座内有六乳,纽座边缘饰短斜线纹。 主纹饰四颗大乳丁间饰六颗小乳丁,小乳丁间以曲线纹相连;主纹外圈饰一圈凸弦纹,边缘为内向十六连弧纹圈带。直径10.1 厘米,厚0.1~0.4 厘米。 (图8-3)

日光镜 2 件。标本M11:7,半球形纽,纽下端有两对称穿孔。 圆形纽座,纽座边缘饰内向连弧纹, 内向连弧纹外饰一圈短斜线纹。 主纹饰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字间用卷云纹和田字纹相隔; 铭文外饰一圈短斜线纹,镜缘凸起。 直径7.6厘米,厚0.1~0.45 厘米。 (图8-4)标本M17:5,镜面较残。 纽座不存,纽座外饰一圈凸弦纹, 凸弦纹外饰两圈弦纹。 主纹饰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字间用卷云纹相隔;铭文外饰一圈凸弦纹与短斜线纹, 镜缘凸起。 直径6 厘米,厚0.1~0.15 厘米。 (图8-5)

(2)铜钱 数枚。 标本M17:6,五铢钱,圆形,方孔,制作较为粗糙,无内郭,“五”字交笔缓曲,“铢”字不太清楚。 直径2.4 厘米,穿径1.1 厘米。(图8-6)

2.铁器共4 件。 为铁剑与环首刀。

(1)铁剑 2 件。 标本M4:4,锈蚀,残断。 剑茎处残;格为石质,为青绿色, 格上部微内凹; 剑身下部残, 断面呈菱形。 表面残留有剑鞘痕迹。 剑身残长26.3 厘米,最宽4.3 厘米,厚0~1 厘米。(图8-8)标本M28:1,锈蚀,残断。 铜剑首,呈圆筒形,剑首底部有两细柱,中间有一凹槽,略残,下接剑茎,剑茎较细;剑身较长,断面呈菱形。 表面残留有剑鞘痕迹,剑鞘表面有类似绳子缠绕形的装饰。 剑身残长54.3 厘米,最宽3.5 厘米,厚0~0.1厘米,剑首直径3.5 厘米,通长68.5 厘米。(图8-11)

(2)铁环首刀 2 件。 锈蚀,残断。 素面环首,刀身平直,顶端弧收为尖,断面呈三角形。表面残留有刀鞘痕迹。标本M28:2,刀身长28.2厘米,宽1.7~2.7 厘米,厚1.1~1.2 厘米,环径3.6 厘米,通长33.2 厘米。 (图8-9)标本M6:7,刀身残长30.7 厘米,宽2.4 厘米,厚0~0.9 厘米,环径5 厘米,通长34.2 厘米。 (图8-10)

(三)玉器

玉器为窍塞,1 组4 枚。 标本M11:6,平面呈梯形,上端较细,下端略粗,横断面为圆形。顶径0.3~0.4 厘米,底径0.9 厘米,高1.4~1.45厘米。 (图8-7)

图7 出土器物

三、分期与断代

十墓山发掘的西汉墓中, 虽然未发现绝对纪年墓,但是其中诸如鼎、盒、壶、瓿等随葬器物均有较明显的器形演变规律。 加之有数座墓还出土了铜镜和铜钱, 这些为十墓山西汉墓的分期断代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参照南京栖霞山汉墓[2]、镇江长岗许前村汉墓[3]、镇江大港龙泉村汉墓[4]、常州恽家墩汉墓[5]、上海福泉山西汉墓[6]等汉墓的发掘资料,结合南京地区汉墓的初步研究[7]、长江下游地区西汉至新莽中小型墓葬研究[8],我们将这批西汉墓的年代大致推断为西汉早期到西汉晚期,分为四期。

1.第一期,西汉早期。有M24。典型特征为瓿矮扁,有三足。M24 的瓿与上海福泉山西汉早期墓的瓿(M39:7)器形较为相似,还与南京邱家山汉墓的瓿相似, 同时也与南京湖熟镇窑上村西汉早期墓的瓿(M6:6)器形相近。 也与长岗许前村西汉中期偏早墓中出土的瓿(M3:5)、乔麦山西汉早期墓[9]的瓿(M2:4)相近,整器矮扁、有小方足等特征都极为近同。因M24 仅出土瓿一件随葬品,无法从其他随葬品中得到佐证,所以M24 时代初步定为西汉早期。

2.第二期,西汉中期前段。 有M27、M28、M31 等。 瓿没有三足,且耳高于口沿。 M28 的B 型Ⅰ式瓿与十墓山M29 的瓿一样, 都作铺首高于口唇状。 M31 的鼎与湖熟镇窑上村西汉早期墓的鼎(M6:18、M6:24)器形相近。 M31出土陶俑的侍立状与西汉早期汉墓中的陶俑类似, 其衣装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俑形态相近。 此外,M31 还出土有陶仓楼。 陶仓最早在江苏徐州地区和陕西西安地区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发现;西汉中晚期,在陕西关中,河南郑州、济源、洛阳,山东微山、滕州、阳谷,江苏徐州,安徽天长、芜湖,广东广州等地墓葬中均有发现;到东汉时,陶仓开始较大范围地流行,全国许多地区都有较多发现[10]。 M27 的鼎又与M31 的鼎一致, 所以本文倾向于认为M27 与M31 时代相近。

3.第三期,西汉中期后段。 有M7、M12、M14、M19、M23 等。这时期的陶器组合仍为稳定的鼎、盒、壶、瓿、罐。 但在器物形态上,鼎、盒趋于简化,器盖上的装饰逐渐消失,陶鼎的矮蹄足变得更加矮小。 如M14 的B 型Ⅱ式鼎。瓿的铺首下移,低于口唇。如M14 的B 型Ⅱ式瓿;喇叭口壶器底变为平底。如M14 的A型Ⅰ式壶。M23 的C 型罐与M12 的C 型罐相似,M7、M12 出土的铜镜为西汉中期流行的星云纹镜, 结合福泉山汉墓中第二期稍晚的昭、宣时期星云纹镜的情况,本文将M7、M12时代划归在本期。 M7、M19、M23 的罐器形与福泉山汉墓报告中图一六 (二) 中期后段的罐、钵、盂相似,所以将这三座墓放在本期。

图8 出土遗物

4.第四期,西汉晚期。 有M4、M6、M11、M17、M22 等。 这时期的器物组合同上一期相比变化明显,器物形态也有诸多改变。 如鼎的形态进一步衰落,鼎足已成象征性装饰,几乎与鼎腹底部齐平, 甚至于鼎和盒的组合在部分墓葬已消失不见;瓿最大径下移,器身整体向圆鼓状发展;M6、M11、M17 的A 型Ⅱ式壶与本墓地西汉晚期M16 的壶一致,M4 中也开始出现盘口壶雏形,壶口微敛。 M6 的B 型Ⅲ式鼎、M22 的B 型Ⅲ式瓿与福泉山西汉晚期稍早的Ⅴ式鼎、 Ⅲ式瓿相近,M6 的B 型Ⅲ式鼎足成装饰与恽家墩的西汉晚期BⅡ式鼎也很相近。 这时期的墓葬中还出土有五铢钱,五铢钱的“五”字交笔缓曲,“铢”字的“金”旁“金”头较小、呈矢镞形,均带有西汉晚期的特征。 M11、M17 出土的铜镜为日光镜,与本墓地西汉晚期M16 的铜镜很相近。

图9 十墓山汉墓分布图

四、结语

本文所述西汉墓保存基本完整, 墓葬形制未呈现明显性演变, 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墓向基本为东西向或南北向,葬具基本为一木棺,多见棺痕。 随葬品基本都有, 多在墓内棺外一侧,数量最少1 件,多则10 余件,种类多为鼎、盒、壶、瓿、罐组合, 随葬品少的墓葬多随葬泥质陶罐, 不见有随葬单件鼎或盒的情况,仅一例随葬单件瓿。

该墓地的墓葬分布较为集中,且规模差别不是很大,墓葬方向也有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为南北向、东西向,两种墓向交错分布,未发现墓向呈现时代性规律,仅从墓葬分布的密集度可以看出,十墓山汉墓有三处集中性分布区域(图9),每一集中分布区也未呈现时代与墓向等一致的特征,可能与汉代的家族墓地规划习俗相关。十墓山汉墓的发掘充实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汉代墓葬资料,为分析当时平民阶层的社会物质文化和丧葬风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总之,十墓山西汉墓为我们研究长江下游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提供了新的材料。

本文得到上海市一流高职(专业)建设项目“文物修复与保护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编号:ZZ-2019-A) 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 “宁镇地区汉墓的发展规律与区域特征研究”(项目编号:cjky202010)共同资助。

猜你喜欢

底径汉墓泥质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大云山汉墓发掘记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
甘肃嘉峪关市峪泉镇汉魏墓发掘简报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
马王堆汉墓遣策名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