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竹叶诗碑》的文化内涵
2020-06-22王志清沈凯文
王志清,沈凯文
(重庆三峡学院 文学院,重庆 404020)
一、历史及传说内涵
(一)白帝城的沿革
在普遍的印象中,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的白帝城因“刘备托孤”的历史事件而闻名遐迩,又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而声誉大振,同时,“夔门天下雄”的情怀和三峡红叶的胜景更令无数游人心向往之,然而,人们似乎对白帝城的历史变迁所知较少。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始建于西汉末。是时,王莽篡位,其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据《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记载:“功曹李熊说述曰:‘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将军割据千里,地什汤武,若奋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业成矣。宜改名号,以镇百姓。’述曰:‘吾亦虑之,公言起我意。’于是自立为蜀王,都成都。”[1]355在易守难攻的天府之国里,公孙述势力渐长,野心渐大,隐隐有帝王之心。同传称,在功曹李熊和妻子的劝进之下,又西汉末年谶纬之学大兴,和光武帝刘秀一样,公孙述亦故弄玄虚,“会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1]355-356。他在更始三年(25)自称“白帝”,并于子阳建都,改名为“白帝城”。东汉建武十二年(36),光武帝刘秀入川,公孙述战死,白帝城亦毁于一旦。然而在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仍,白帝城却相对安宁,后人为纪念公孙述,便在白帝山上建庙,并立其像祭祀,故称“白帝庙”。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以怒兴师,大举伐吴。值此存亡之际,江东陆逊临危受命,避其锋芒,待东风一至,七百里连营灰飞烟灭,蜀汉几乎全军覆没。夷陵溃败之际,刘备退守白帝城,急召诸葛亮于此托付后事,是为后世最为著名之“白帝托孤”。元至正十五年(1355),白帝城不复当年,仅存白帝庙。到了明正德八年(1513),四川巡抚林浚以公孙述并非正统而系僭位的缘由,拆其庙,毁其像,另祭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十一年(1532),四川巡抚朱廷立又改祀刘备、诸葛亮,更名“义正祠”。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川巡抚段锦增塑关羽、张飞像,取“明君良臣,千秋垂范”之意,改名“明良殿”。最后,清同治十年(1871),奉节知县吕辉重修白帝庙,遂形成如今的格局。
综上,白帝城的历史沿革几经变迁,但存在一个明显的转折节点,即明朝以后,由于四川历代巡抚的改建,逐渐形成了白帝庙内无白帝,而常祀蜀汉人物的格局。又因蜀汉人物的声名大,使得刘、关、张、诸葛后来居上,成为白帝城的主人,同时,这也成为游人慕名而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竹叶诗碑》的传说
白帝城的文化底蕴深厚而丰富,除托孤堂、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人文建筑外,历代士人留下的诗文碑刻也不计其数,从诸多方面反映了白帝城及夔州的历史人文情况。这些作品主要集中于东、西碑林内,最为著名者当属西碑林的《凤凰碑》和《竹叶诗碑》,而《竹叶诗碑》又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最为人所称道。《竹叶诗碑》是白帝城难得的诗碑珍品之一,现已外置玻璃边框而仅供游人远观,平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之感。此碑高1.15米,宽0.64米。走马观望,石碑上主要呈现的仅是三竿修竹,而仔细端详后发现,片片苍劲的竹叶实则是一个个笔走龙蛇的汉字,而这些竹叶或是汉字,又巧妙地组合成为一首五绝,正是:“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2]62
不得不提的是,在洛阳关林、西安碑林、解州关帝庙、南阳武侯祠等地都有类似诗碑的遗存。尽管各地诗碑的图案画面不尽相同,但所描绘的主题皆为竹子,诗文内容也大致相同,只是白帝城的诗碑作“东君”为“东篁”、“独立”为“独自”而已。
散见于全国各地的《竹叶诗碑》具体篆刻年代不一,但关于碑刻图像的内容却有一则相近的传说。相传此碑所书画的诗竹系出自关羽之手,诗中的“东君”或“东篁”即指曹操,图像所要表现的对象正是曹操本人。这种说法可追溯至三国正史,《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3]939-940
根据此段文献,有人认为该图像是关羽弃曹奔刘时,以竹喻志,以画藏诗,托人送给曹操的。隐藏诗文的原因在于表达一种委婉的谢绝。然而,传说终究不等同于历史。且不论诗文的内容是否合宜,石碑这一形式本身就不大可能是三国时期的产物。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曹魏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政权和遏制侈靡的社会风气的需要,明令禁碑,因此碑刻极少[4]。基于此,即使历来被塑造为儒将形象的关羽有作诗绘画的才能,但想要通过石碑的形式来传达己意,想必也是不现实的。再者,虽然碑刻的形式并非关羽所能实现,然而图画的内容当为关羽所作?关于这一点,考察比较各地的诗竹碑刻,其图案各异,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由此可见,这显然是后人的托名附会之作。此外,关于诗的内容,但看其自负而直露的措辞表意,更不符合君臣礼法。当然,如果不是出于研究的目的,这种辨伪多少有些不近人情。民间的传说毕竟是为了增添诗碑的趣味性,让游人能够在历史的遐想中感受到诗碑之外的韵味。同时,这种传说也契合了历朝历代对关羽的民俗崇拜。
二、文学内涵
(一)作者概述
据《白帝城历代碑刻选》记载,所谓《竹叶诗碑》,又名《丹青正气图》,作者曾崇德,浙江会稽兰亭人,是晚清光绪年间的一名画匠,且尤以画竹为善[2]62。关于作者的生平,史载寥寥,难以考究,故仅附其作品以见其人。
(二)创作背景
关于《竹叶诗碑》的创作背景,碑上有一跋文,可窥其缘由:
光绪庚辰孟夏,舟次夔门,游白帝城。想见当年托孤盛轨有感,臆仿字竹一幅,适别驾荣君赋诗以和,因命长子维仁、次子维义,门徒骆维臣,荣端门镌石志意,以供游玩,幸勿谓沽名也。
兰亭曾崇德。[2]62
质言之,作者曾崇德于1880年初夏,采取水路赴白帝城游览,船停靠在夔门之下。在白帝城内,作者怀想起当年刘备托孤的历史事件,有感于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之间相互信任、嘱托后事的美好典范,于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创作了这一幅竹叶诗图。又适逢官至夔州通判的好友荣文瑞看过自己的作品后,也有感而发,赋诗相和。作者感到十分荣幸,于是就命令自己的儿子和门徒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和别驾的和诗一起镌刻在石碑之上,立于白帝城中。究其本意,作此诗碑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游玩的乐趣,而并非想以此种手段来赚取名誉。
透过这个跋文,我们能看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古代纪年的方法暂且不论,就作者最初的创作动因来看,白帝城的竹叶诗碑和其他各地类似的诗碑很不一样,至少就怀念对象而言,主要并不是为了纪念关羽,而是为了赞颂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大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3]918
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毋说曾崇德,就连唐代伟大的文学家李白经过白帝城,也不免感慨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君臣情谊。一首《早发白帝城》,倾泻出其青春回归的无限感慨。李白被流放夜郎的悲剧,说到底就是因为君臣之间的猜疑而造成的。曾崇德把这种君臣情谊称作“盛轨”,极力赞颂这种忠义情怀,就连他两个儿子的名字,“长子维仁,次子维义”,一仁一义,足见其对儒家教义的服膺。此外,除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大义,作者还引申到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手足之情。总之,曾崇德创作的《竹叶诗碑》托物抒情,意在赞颂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的正气永存。
综上,这种本出于家国情怀的文化之旅,历史事迹才不仅仅是古远的烟云,题诗作画也才得以成为后世的艺术瑰宝。中国人的人文情怀,也就在这层累的积淀中反复激荡而升华。
(三)诗的内容情感
诗碑的主体内容是一首由竹叶构成的五绝,题名为《丹青正气图》,即“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大意是:无须感谢竹神的好意,这幅竹叶诗画独自就可以成名。不要嫌弃它只有几片颜色浅淡的孤叶,要知道,它是永远也不会凋落而飘零的啊。
同时,还有一首跋诗,即“异姓同胞远俗氛,明良遇合际风云。盘根错节难磨灭,千古英雄让此君”[2]62。这是官至夔州通判,也是作者好友荣文瑞的和诗。原诗含蓄,和诗倒为直接。“异姓同胞”开门见山,点明了刘、关、张的手足之情,“明良遇合”言简意赅,道出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千古难得的君臣大义。“盘根错节难磨灭”一句,更是让人联想到了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5]的强烈悲愤,对比蜀汉的和谐正气,曹氏兄弟的党同伐异不禁令人唏嘘。再看作者彼时的处境,在晚清动荡的时局背景之下,蜀汉英雄无疑是国家的希望,像刘、关、张、诸葛那般同心协力、扶危济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忠义之士,更是千古难得的国家栋梁。
总之,不管是原诗,还是和诗,所抒发的情感无疑是对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身上浩然正气的颂扬,以及对于明君良臣、手足情深等美好典范的追求和渴望。
三、艺术内涵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合一历来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6]这种淡远的情韵绝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盛唐心境的体现。钱锺书说:“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7]在曾崇德的时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心境不复存在,然而明清之际的小品文蔚然成风,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也有了更多的着落。
曾崇德的构思别出心裁,在简单的石碑上刻画出竹的高洁脱俗,竹竿和竹叶的刀笔粗细,也显得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碑面的整体构图给人一种自然随意的错觉,仔细端详却发现画面没有一丝多余。片片清雅的竹叶,或堆积成群,或形单影只,整体向右倾斜,仿若随风作响,如鸣佩环。由竹叶而构成的汉字苍劲挺拔,正气凛然。右边的跋文文题采用隶书,“丹青正气图”五字显得古朴奇拙。跋诗类似章草,通篇向左微倾,与向右倾斜的竹叶恰好交相辉映,呈现一种对称之美。此外,作者刻意地对画面进行留白,使画面聚焦于左中下方,随后观者根据主体位置进一步观摩赏玩,便可解出其中的奥秘。总而言之,整幅画作挥洒自如,气息畅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儒气和逸气,这也正契合了作者的儒者精神和诗人意趣。
与其说曾崇德的《竹叶诗碑》有诗书画合一之妙,不如说,这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但看历史上美的历程,从龙飞凤舞的符号和图腾,到甲骨的朴拙,青铜的狞厉,再到王羲之的行云流水,颜筋柳骨的蔚然大观等,经历了一个由形到线的过程。中国的书法,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丰富而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其内容和意义早已积淀其中。于是,线条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象形特点,以线条为基础,以竹叶为形象,塑造了一个个具有特定审美感情的形式。其取用翠竹风霜不侵、万古长青之意,用永不凋零的竹叶来盛赞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曾崇德的创作无疑是一种基于传统的创新,其艺术构思的高明令人称奇,同时,也兼有文人雅士的自娱逸乐之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曾崇德的《竹叶诗碑》从产生到现在,走过了一条由实用、炫示、观赏到研究的道路。出于作者的本意,《竹叶诗碑》“镌石志意,以供游玩”,记录下当时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及同行人物等历史信息,更多的是一种即兴遣怀的表现。同时,基于白帝城的文化背景,又使得《竹叶诗碑》和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传达出一种永恒的忠义情怀,在颂扬其人其事的同时,亦用以淳化风俗,发人深省。最后,传世文献的缺乏,往往使人们对白帝城的文化一览而过。其实,白帝城的碑刻文献不在少数,就曾崇德的《竹叶诗碑》而言,不论是其历史及传说内涵、文学内涵,还是艺术内涵,其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虽然作者不为沽名,但庆幸作者将其题刻于石,白帝城的文化内涵才得以传之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