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研究

2020-06-21王芳孙园淞钟贵智应佳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9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互联网+互联网

王芳 孙园淞 钟贵智 应佳胜

【摘 要】当前,“互联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也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转变。“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对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从而从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提出应对大学生消费结构问题的有效对策,从而端正大学生“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观念,合理化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消费结构;海南地区

引言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巨大变革,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断深入,以及智能手机全面普及,新型联网消费模式应运而生。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联网消费模式迅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睞,互联网消费行为逐渐成为其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促使大学生消费结构发生改变。然而,互联网消费虽然为大学生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但却更容易使其受到不良消费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消费观念及行为等产生异化,造成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严重会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海南地区大学生“互联网+”背景下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性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从而为大学生优化消费结构,健康消费发挥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背景下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选择海南地区三所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为保证调查对象的全面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个年级、各专业的学生,确保调查对象选取覆盖面广泛性。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对海南地区大学在校生消费结构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大学生每月用于餐饮美食、服饰美容、生活用品、交通出行、休闲娱乐、医疗保健、文体教育以及其他等各方面的消费比例。通过对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大学生消费结构性问题的有效对策,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方法主要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法,采用实地发放问卷形式,通过在调查学校开展实地问卷发放,现场收回。问卷共发放204份,回收204份,剔除其中无效问卷4例,有效问卷共200份,问卷有效率为98.04%。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分析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人口特征分析主要以年级、性别为主。200份有效问卷中,女生有112人,占比56%,男生有88人,占比44%。大一年级42人,占比21%;大二年级50人,占比25%;大三年级68人,占比34%;大四年级40人,占比20%。

1.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统计数据,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中,餐饮美食、服饰美容、日常日用、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等方面在消费支出在其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较高。并且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上看,餐饮美食与生活日用满足大学生基本生活保障消费,一直以来是大学生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但其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在生活日用方面下降较为明显。由此可知,大学生在满足自身生活的刚性需求后,消费倾向相对较低。在服饰美容方面,明显可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在服饰美容方面的消费占比逐年提升,体现出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消费需求巨大。在交通出行与休闲娱乐方面,可以看到大学生的消费比重呈现明显的逐年提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旅游出行消费不断增多,一方面海南地区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大学生旅游消费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旅游享受观念使其本身对于旅行有较高的热情,从而促使佳通出行和休闲娱乐消费结构占比较大。此外,从医疗保健和文体教育两个方面来看,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消费需求较低,他们更愿意缩减医疗保健和文体教育支出,来满足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

2.大学生消费结构变动原因分析

第一,“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金融发展迅猛,为大学生超前消费提供便利。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参与消费信贷提供了便利,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消费欲望,为其实现超前消费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从而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任意超前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与其消费意愿具有一致性。

第二,大学生品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网络购物消费提供了便利,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以买到任意想要的产品;另一方面,网络发展加速的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品牌化、个性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服饰美容消费大幅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选择通过节衣缩食、消费信贷等各种方式,来购买服装、美妆护肤等大品牌产品,品牌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

第三,高度便利化刺激了大学生消费需求变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金融信贷产品都具有借款门槛低、手续简便、信用额度较高等优势,如蚂蚁花呗,只要有良好的还款记录,信用额度非常容易就能够达到上万水平,并且每月最低还款额度还不会对个人信用造成影响。这为大学生不经常大额支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例如对于名牌鞋包,很多大学生会选择超前消费然后分期付款。因此,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消费需求出现较大的变动。

第四,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享受。当代大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父母都会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并且忽视了消费教育,导致其消费观念逐渐发生改变,缺乏理财规划意识和能力,消费控制能力较低,盲目性、攀比性、奢侈性、跟风性消费情况较为普遍。同时,大学生在物质充足条件下更重视精神享受,无论是买名牌还是休闲娱乐,为其带来的精神享受普遍更高于在文体教育方面获得的消费享受,再加上随意性消费观念,导致大学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性问题

(一)消费结构不合理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网络消费提供了巨大便利,大学生消费水平显著提升。从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变动中可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对服装美容、休闲娱乐、交通出行等方面的支出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餐饮美食、生活日用逐年下降,而本就占比不高的医疗保健、文体教育比重更是一降再降。这种消费结构表明,大学生在服装美容、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需求更高,并将更多的生活费用于购买品牌服装、美妆护肤品、休闲娱乐消费等方面,而不重视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用于提升知识文化修养方面的消费支出,甚至开始积压这些方面的支持。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减少文体教育及健康支出资源不仅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甚至过于注重品牌高消费等,还可能将大学生带入到更大的消费陷阱,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

(二)医疗保健和文体教育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通过对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医疗保健及文体教育方面的消费呈现明顯的下降趋势,且占比不足5%,处于较低的水平。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的享受型消费需求大幅增加,例如品牌消费需求扩大,同时海南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省份,其旅游资源丰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支出。这些享受型消费进一步挤占的文体消费支持,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身体素质相对较高,其医疗健康需求较小,并且受享乐主义影响,大学生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度普遍不足,及时享乐要高于一般的健康问题,从而导致其积压医疗服务消费。但实际上,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对于维护其生命健康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大学生医疗傲剑和文体教育的有效需求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消费结构不合理。

(三)过度消费引发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突出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消费信贷增长是爆发式的,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的代表,是促进互联网消费信贷增长的主力军。同时,互联网金融促使大学生消费观念与行为发生了改变,超前消费刺激了大学生消费需求,而大学生消费控制能力不足,导致过度消费问题严重。大学生成为互联网消费信贷的重要目标,而相关监管体系与立法的不完善,很容易使得大学生在信贷消费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导致其出现过度消费后无力偿贷而引发恶性事件,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造成严重影响。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结构问题优化对策

(一)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主体,负责维护市场运行的稳定性,确保市场交易竞争的合法性。针对大学生消费结构问题,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净化消费环境。针对大学校园中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信贷产品,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细致的监管制度,通过约束平台对大学生放宽额度,严格规范贷款平台业务流程等,确保校园互联网金融信贷平台运行的规范性。此外,政府还应当重视对社会合理消费观念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自动抵御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氛围。

(二)学校方面

在高校教育中,除了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教育培养,还应当将消费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当中,集合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大学生经济金融常识,提高大学生的财商能力,是大学生能够具备合理规划自己消费结构的能力,提高自我消费控制能力,从而面对各类不良消费诱惑,能够准确分辨并作出合理的消费选择。

(三)家庭方面

家庭蕴含着能够使人的道德和人际能力自然成长的活跃机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念受到冲击,面临的消费诱惑与陷阱越来越多,良好的家庭消费教育是帮助其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正确认识消费的重要途径。家长应当加强与孩子消费问题的沟通,尽可能满足其合理消费需求,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不合理盲目、攀比等不合理消费行为,坚持务实消费。并鼓励孩子在能力范围内经济独立,尝试培养其理财能力,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四)学生方面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应当具备分析辨别不良消费思想的能力,并具备自觉抵御不良消费风气的意识和决心,从自身实际经济实力出发,量力而行、合理消费,并从实际需求出发,避免盲目消费、过度人情消费等。大学生还应当建立消费手账,对自己每月的生活费进行合理规划,约束自己在服装美容、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持,注意增加文体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并通过手账及时发现自己消费结构问题,进行反思,纠正错误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总结

“互联网+”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新型互联网金融为其满足自身消费欲望提供了机会,提升了大学生消费水平,但也导致其消费结构性问题的产生。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其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避免不良消费行为对于维护大学生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向前,潘金霞,陈静雅,汤凌菲.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8):66-67.

[2]沈飞月,沈秋言,申好玄,梁晶晶,李欣源,杨菂.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调查研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以“蚂蚁花呗”为例[J].北方经贸,2020(12):111-114.

[3]魏雪莲,林小燕.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金融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大学生的调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6(06):10-17.

[4]刘东黎.“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消费观念探析——以淮南师范学院学生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4(20):121-122.

[5]顾心韵.“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红产品消费行为研究[J].大众文艺,2020(05):232-233.

[6]徐姝婧,张璐.互联网金融下上海大学生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9(33):186-187.

[7]肖迪,李林彦,胡浩,李佳曈,苗悦.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海外代购对黑龙江省大学生消费结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01):156-158.

[8]刘颖.“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行为与价值观研究[J].山西青年,2018(20):35-36.

基金项目:

《“互联网+”背景下海南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研究》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2012308033)

作者简介:

王芳(1991年2月),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研究生,海口经济学院,讲师、工程师,教育教学;

孙园淞(1993年2月),男,汉族,吉林省白城市,研究生,招商蛇口海口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项目管理;

钟贵智(1985年5月),男,汉族,海南省海口市,本科,海口经济学院,工程师,思想政治教育;

应佳胜(2000年8月),男,汉族,吉林省白城市,本科在读,海口经济学院,学生,虚拟空间。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怎么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