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文化娱乐活动现状及其支持策略分析
2020-06-21赵梦晶
【摘 要】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现状,中国当下“4-2-1”的家庭结构已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正逐渐成为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养老机构康娱活动的必要性,通过现状及其支持策略两方面内容的阐述,呈现文化娱乐活动在养老机构内的应用。
【关键词】养老机构;文化娱乐活动
1、背景及必要性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机构养老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为我国的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解决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文化娱乐活动作为机构养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对其需求也在朝着多样化和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老年人除了希望健康长寿以外,更希望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渴望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与满足。以往的研究表明,文化娱乐活动是影像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构建一种充实的生活,并且延缓与年龄相关的认知下降。文化娱乐活动作为提高和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或较长时期的养老主题。
2、现状及问题
老人的活动参与意愿低。首先,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身体功能退化较严重,对于一些需要需要较大活动量的活动,普遍觉得没有“那个精力”。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不断上升,对于一些娱乐活动的内容普遍觉得过于“幼稚”,难以接受,与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不匹配,此外,在长期的退出社会之后,老年人的自信心逐渐缺失,觉得自己“头晕眼花,做不了”。
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创新性。首先在形式方面,局限于传统的折纸、绘画、手指操等单一重复的活动形式,没有结合老人的兴趣爱好,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认知类活动、体育类活动、学习类活动、音乐类活动等。其次,在内容方面,有些活动内容空洞乏味、无法达到康复和娱乐的目的,难以吸引老人的兴趣。最后,在创新意识方面,一些机构对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的认识比较僵化保守,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足,导致活动活力不足。
缺少資金支持。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养老机构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但对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部分养老机构甚至没有老人娱乐活动的经费,导致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空洞乏味,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缺乏持续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老人的文化需求。除了活动经费的缺失,员工的薪酬较低,也是导致员工流失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少专业的人才。首先是缺乏专门的人才,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老人的活动开展主要由护理人员或者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完成,并没有设立独立的岗位,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老人娱乐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其次,在部分设立专门岗位的养老机构,员工缺乏培训和继续学习的机会和途径,缺乏完善的职称晋升渠道,职业发展和上升通道受阻。此外,奖惩制度的缺失使员工缺乏动力,使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失去创新性,导致活动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
3、支持策略
了解老人的兴趣方向,定制满足老人个性化娱乐需求。因身体健康状况,兴趣及个人经历不同,老人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差异较大,养老机构应收集每一位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娱乐活动服务。组织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满足老人的不同文化需求;对于一直被忽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文化娱乐需求,应结合此类老人长期卧床造成的肌肉萎缩的特点,逐步推广“音乐疗法”的项目,并开发此类相关专业服务,让失能、半失能老人也能在养老机构感到生活充实,身心愉悦。
发挥老人的能动性。机构应善于发现老人的特长,并且使老人的特长和优点在养老机构内充分发挥,更能体现老人的自身价值和激发老人生活的热情。日常活动和文艺节目也要让老人们多参与进来,唱歌跳舞,游戏比赛,多让老人自我表现,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琴棋书画,各式各样的活动,老人乐在其中。并通过相应的活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竞赛,满足老年人的社会认同感和荣誉感。
要有专门的人做。硬件设施的配置,活动小组的成立,制度的完善,都必须要有真正懂得的人去落实,去参与和去做。但遗憾的是一些建设的很好、很完善的养老机构设施和各组织,却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养老机构可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工参与老人的入院评估,对新入住老人进行需求评估,收集和整理老人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制定活动计划,为后期开展工作打基础。社工对院内老人进行分类分组管理,将日常娱乐活动进行常规化安排。做好日常活动的同时,社工要学会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志愿者资源,学生、民间社团、企事业单位等,给老人精神活动增添色彩。
制定多层次的活动方案。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兴趣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对于自理老人,以慢性病调理及预防为基础,制订针对性的个性化体育康复方案如:医疗保健操、手指操、五行操、经络操、颈椎操、太极、八段锦等,还有针对性的预防老年痴呆的各类棋牌类和益智类游戏。对于半失能的老人,可根据身体情况制定如手工、绘画、读书看报等活动量适中的活动,功能锻炼的同时减少体力消耗。对于完全失能的老人,可以开展音乐冥想、生命故事回顾等活动,以此来充实老人的精神生活,给予足够成就感和生存的信心。根据需求开设“老年大学”,鼓励老人有序的“选修”文化课程、多样化的娱乐活动,以 “长期项目+短期活动”的工作思路,以入住老人的需求为导向,在生理健康、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情绪疏导和自我实现等方面,营造“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相互交融的养老氛围。
4、总结
老人精神文化服务在养老机构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做的好,将会极大促进养老机构的口碑,另外也给养老机构的的运营减少成本。老年人寿命延长是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进步的结果。但是,身体上的健康并不是老年人唯一的追求,只有有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才能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桂娟,葛炜,宁香香,费素定,乔乔.宁波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8,17(09):22-25.
[2]王立剑,凤言,王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7,23(06):96-102.
[3]刘凤至.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研究[J].大众文艺,2019(19):26-27.
[4]邱宏伟.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S2):21-22.
作者简介:
赵梦晶(1996),女,汉族,山西运城,硕士,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