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游彪: “狡猾”的宋仁宗
2020-06-21邓苗苗
邓苗苗
《清 平乐》一剧从播出到收官,无论是服化道还是内核的宋仁宗朝历史,无论是宋仁宗本人的故事,还是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组成的“背诵全文天团”,都引起了热烈讨论。但剧情的琐碎、与史实的出入,以及对宋朝认识流于表面等硬伤的存在,令这部剧的口碑难免高开低走。廉政瞭望·官察室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游彪,解读宋仁宗以及被误解的宋朝。
宋仁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廉政瞭望·官察室:“为人君,止于仁”,对帝王而言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宋史》认为仁宗“诚无愧焉”。您如何评价仁宗一朝?
游彪:仁宗一朝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十年是刘太后在执政,延续了真宗朝基本的政治格局。仁宗亲政以后,前期主要是在理顺朝野上下的各种关系,政治上的主要内容就是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是范仲淹等人提出来的改革措施,侧重于吏治,比如对官员的考核等。以前很多人看庆历新政以为是短暂的、失败的,并不能这么说。宋仁宗实际是很“狡猾”的,他把范仲淹、韩琦等人赶出朝堂以后,自己却悄悄地把庆历新政中提出来的东西都慢慢地推进,一一落实了,这对宋朝吏治贡献很大。
在军事外交方面,宋仁宗亲政后不久西夏就建立了,双方发生了冲突。仁宗一朝,武将中最出名的是狄青。加上范仲淹、韩琦等人都曾到宋夏边境,文臣武将在抵抗西夏进攻的过程中,共同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北宋跟西夏之间的战事基本上维持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外部与西夏相持,内部以吏治为中心推动治理,政治比较清明廉洁,这是仁宗朝的特点。
廉政瞭望·官察室:仁宗朝前后两个部分,是否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游彪:有。宋仁宗亲政以后还是想有所作为的,因为刘太后执政基本上是延续了真宗朝惯用的治国模式。当时的宰相是吕夷简,主要是一种传统的守成模式。宋仁宗亲政后则是更加主动地要改变宋初以来的弊端,他更有进取心一些,最大差别可能就在这里。
当然宋仁宗并不是没有毛病。比如说在处理后宫问题,执意废郭皇后等具体事情中,他是处理得比较“糙”的。驭下的手段也有不恰当的地方。他对范仲淹、富弼有防范之心,他很在乎所谓的“朋党”,怕官员之间拉帮结伙。当然,这种心态在宋朝的皇帝身上是普遍存在的。
科举既创造机遇,也创造“失业文人”
廉政瞭望·官察室:正如《清平乐》中展示出的群像,仁宗一朝可谓人才的“井喷”,您认为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游彪:宋仁宗时会出现这么多人才,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国家确立的重文政策。宋太祖有句名言,“宰相须用读书人”,这种用人政策,带动了教育发展。除了用人政策,还有科举制度的完善。太宗朝开始扩大科举录取的人数,比太祖朝多很多,而主考官的亲戚要回避、考生试卷要誊录等制度都是在太宗朝和真宗朝确立。这样一来寒门子弟通过勤奋学习都有机会进入仕途,极大促进了人才培养。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宋朝的教育比唐朝普及得多。唐朝除了部分科举以外,主要靠家学。而北宋經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分别是宋仁宗时的庆历兴学、宋神宗时的熙宁元丰兴学、宋徽宗时的崇宁兴学。此后,乡间教育也比较普及了,像陆游能在乡间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这在宋以前是比较难的。
科举还有个好处是,缔造了一大批“失业人员”,他们考不上科举就会到乡间招学生,养家糊口。尤其是南宋,大多数读书人都迁到南方,给教育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宋朝文化繁荣的一个原因。科举既创造机遇,也创造“失业文人”。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仁宗朝人才井喷,这些人才很多都是太宗朝、真宗朝培养出来的,而仁宗朝培养的人,也是到后面才发挥作用,比如王安石就是仁宗朝时考取了进士,到神宗朝发挥作用。总体来说,不管是朱熹、吕祖谦、文天祥,还是四川的张栻,两宋文化名人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数量也可能远远超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任何朝代。
重视帝王将相外普通人的历史
廉政瞭望·官察室:《清平乐》原著是站在宦官的视角上描绘朝堂。您如何看待宋代宦官扮演的角色及其政治影响力?
游彪: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三个朝代,宦官势力比较大——汉、唐、明。两宋时内官还是比较多的,但没出现明显干预朝政情况。一方面,皇帝吸取了汉唐以来的教训,要控制宦官;另一方面是宦官在宋朝士大夫强大的势力下受到了限制,不敢插手政治。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徽宗朝的童贯,也很有权力。宋徽宗醉心艺术的时候,朝政可能就会被宦官把持一些,但总体来说,宋朝的宦官比较守规矩。
宋朝应该是唯一有两个宦官机构的朝代,内侍省与入内内侍省。前者是先把小宦官招进来,历练一段时间,如果皇帝看到觉得还不错,可能就招到入内内侍省去。宋朝宦官也会被派出去办事,比如派去查某个人,或者打仗时监军。
民间对宦官这个特殊群体的评价并不高,但实际上他们起到了多面的作用,尤其不要根据史书上单一形象的刻画,而片面地把宦官看得特别坏,或者特别好,这些都太过想象化。
廉政瞭望·官察室:您曾提过“回归大多数人的历史”,您的初衷,或是认为对普通人历史的书写会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对于我们了解宋朝有什么帮助?
游彪:中国历代史书里记载的更多的都是社会精英阶层,对普通人的记载较少,宋朝的可能相对还要多一些。社会精英与普通人之间毕竟是有交集的,在他们的文字中多少会呈现出一种形象来。但这种形象记录的很多都是片段,导致研究普通人是非常难的。宋徽宗时已经有上亿人口了,流传至今的资料里,能有多少是完整的普通人形象?很少。
尽管这些片段很少,但都非常宝贵。比如我们通过范成大在成都写的诗,可以发现成都所有的民俗活动他都参加过,也呈现出一些普通人的形象片段,虽然构不成完整的东西,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相对应的东西进行印证,对我们了解两宋民间社会生活、文化风俗有所帮助。
人们对宋朝有误解
廉政瞭望·官察室:“积贫积弱”是人们对宋朝的印象,但随着了解加深,人们又认为宋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非常繁荣。您如何评价?
游彪:“积贫积弱”是钱穆等人提出来的。当时国家处在危机下,出于文人的忧患意识这么提是可以的。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传统士大夫、读书人的一些想法是比较极端的,“积贫积弱”是根据外强环伺的状况有感而发。忧患意识要肯定,但是作为学术研究还是要客观。
宋人的日常生活,过得是很富足的,国家财政收入也很高,你想,给得起辽、金那么多钱,不能说国家是很穷的。现在“积贫”已经被推翻了,而“积弱”将来也会有一些更客观的研究。
宋朝实行募兵制,士兵是招募来的,工资又很低。你给那么点儿钱能买他命吗?买不了,他不可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它不像汉、唐是从某一个区域征兵,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出去打仗肯定都相互帮忙。募兵是从全国各地来的,比较散,战斗力也有所削弱。
但是宋朝的军队有一点,就是你别把他逼急了。很简单的例子,襄阳保卫战还有钓鱼城保卫战,士兵没多少,但能抗住蒙古铁骑。原因就在于,这个城破了就是要我的命,这帮人就开始玩命了。
廉政瞭望·官察室:您觉得现在对宋朝的研究有怎样的趋势?
游彪:80年代以前,我们对宋朝的认识主要还是一种批判的眼光。而现在,相对来说比较客观。
比如,宋朝经济文化能够高度繁荣,是有制度保障的。现在说的招标制度,宋朝就存在了。宋朝的坊、场,比如酒坊、酒场,都是公开招标的。如果要承包酒坊,你要写标书,愿意出多少钱来承包。十世纪以后的中国就有这样先进的制度,我想别的国家可能不会有。
还有两宋时就有纸币,虽然当时没有现在经济学的理论,但实际上管理得非常好。这类相对灵活、市场化、超前的制度也能保证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