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出入中南海的作家”与他的时代
2020-06-21蓝天
蓝天
“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5月15日上午,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他曾留下这样的“遗言”。
数 十年里,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装满一卡车。他生前将这些都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
几代少年的科学启蒙之作《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被称为“小灵通之父”、创作了多部“中南海”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叶永烈的一生,贴上了诸多标签,也打上了时代赋予的印记,有时还“出没风波里”。
作品成恋爱敲门砖,一不留神成“小灵通之父”
叶永烈走上文坛,最早是以科普和科幻作家的身份,《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两本“出圈爆款”,深刻地影响了他和他的时代。
1960年5月的一天,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读本科的叶永烈,收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曹燕芳的信,信中罗列了一些化学问题,请他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回答。此前,曹燕芳对叶永烈“小清新”的文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编撰《十万个为什么》时,第一时间想到了他。
叶永烈按照曹燕芳给的问题单,挨个写了一遍:“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地球上的氧气会用完吗?”写完后,他还自己加了几个问题。样稿发出去后,叶永烈收到了更多的问题。其中不少是先找科学家撰写后被毙稿的……最后,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最早出的5本中,2/3都是他完成的。
很快,这一套“70、80后的维基解密”在全国引起轰动。叶永烈谈恋爱时,送给恋人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他想跳槽联系“下家”,对方领导一了解,立即说“久闻大名”。
书籍还影响到高层。1962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发给参加全国团干部代表大会的代表每人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要求“每个人要从中学点知识”。
改革开放至今,《十万个为什么》出到了第六版,叶永烈也从20岁写到73岁。随着时间推移,他参与的图书推广也从在报上发消息,变成了上央视《开讲了》……
除了科普,叶永烈还有个身份——科幻作家,他塑造的最知名人物就是“小灵通”。
“我们复习有不懂的地方,把电视机的电钮旋到老师讲课的频道,用半导体电视电话机打个电话,老师马上给我们解答……”这是写于上世纪60年代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描写的类似“上网课”的场景。该书以小记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见闻,描绘了未来科技发展。
现在看,人造器官移植、隐形眼镜、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书中的这些预言已经实现。但也有至今未实现,甚至引发争议的想象:比如使汽车在空中漂浮前进的“飘行车”、人造太阳,再如天气和气候由大家协商控制,让南极长出绿草……
《小灵通漫游未来》还首次预言了手机。20年后,“小灵通”和“漫游”变得家喻户晓。有意思的是,如今不少通讯公司及业务,都带有通字:联通、网通、铁通,全球通。
做科普和科幻都能“出圈”,他也收獲了众多迷弟。编剧史航回忆,叶永烈写的啃不完的西瓜,构成了当年的他对2000年的想象,哄得他一点都不害怕长大。
出没风波里:被误认为上海便衣,夜宿陈伯达家
“红墙之外,车水马龙,一片喧嚣。而一入红墙,便感到分外安谧……我见到一幢长方形的平房,中间一条走廊,两侧房间一律土黄色的房门。那便是陈云生前的办公室兼住处。”
这是1995年6月,叶永烈到中南海采访元老陈云夫人于若木的情景。此前,他已因采访多次进出中南海。
1983年后,叶永烈转向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创作。他解释,这是因为政治环境更宽松了,随着年龄增长,把视角更多放在了时代命运和人民呼声上。叶辛等作家认为,他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更大成就。
叶永烈给传主定了三条原则,知名度高而透明度低,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没人写过,或有人写但写得不好。但因题材重大且敏感,一些书稿出版多次陷入困难,他甚至做好了“20年后再出版”的准备。
20多年来,他写出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陈云之路》等作品,以及《傅雷之死》等报告文学,还有《四人帮兴亡》《陈伯达传》等,采访了许多大人物及工作人员、亲属等,因为他们大多年事已高,这被视为“抢救式采访”。
第一手资料,成为其作品最大特色,这背后,则是一次次艰难的自费采访。当时定居上海的他,在没有手机、几乎没有“打的”的年代,凭借乘坐公共汽车和双腿奔走于京城,从清晨工作到深夜。
“每次来京采访,都住在公安部招待所。可能是我住的次数太多了,后来有人以为我是上海来的便衣。”他回忆。
叶永烈认为,口述历史、纪实文学与历史教科书最大的不同,就是注重细节,让读者爱看。采访时,他更是个细节控。陈独秀的秘书、当时已是九旬长者的郑超麟,就在其盘问下透露,陈的习惯动作是用手拍脑门,他不大讲究衣着,但很干净。长袍、马褂都穿,但难得穿西装。烟瘾重,但不抽香烟抽雪茄。文章写得快,但口才不好……这让叶如获至宝。
叶永烈印象中最艰难的采访对象是陈伯达。叶永烈一提出采访,出狱不久的陈伯达立马拒绝。但叶不死心,他先采访陈的秘书、同事、子女等。
有机会见陈后,叶永烈设计了开场白:“我早在1958年就见过您!在北京大学,你作报告还带了‘翻译,将闽南话译成普通话……”陈听后大笑:“我也是北大的。”拉近了距离。接着,叶永烈又问:“你是怎么成为主席秘书的?”陈伯达侃侃而谈。不过,当叶准备录音时,陈立马紧张起来:“?随便聊聊可以,不要录音。”
一来二去,两人熟悉了。一天采访完,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开走了,叶永烈就在陈家住了一晚。
通过采访,叶永烈还搞清了一些重要史实。如迫使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到嘉兴的“密探”是谁,多年一直是悬案。叶永烈为写《红色的起点》,找到当年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担任督察长的薛耕莘,他记得一个叫程子卿的人,是黄金荣介绍到巡捕房的,正是他打探到一大开会地址并闯入。叶永烈后从档案中找到了程的工作证,和薛耕莘1972年的交代材料,印证了此说,获得了党史专家的认可。
叶永烈有本采访手记叫《出没风波里》,事实上,其纪实作品在学界和网络也存在争议。知名学者徐庆全告诉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纪实文学哪怕冠以“纪实”,也是“文学”。口述是历史资料,需要更严格的考证才能用,不是当事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叶永烈作品中的部分细节不够严谨。受访者的一些讲述,他用在书中显得随意,有时容易被采访对象“带偏”。一些历史学家也持同样的看法。
一个影响时代的“前沿潮人”
不管对作品如何评价,大家都承认,叶永烈是个勤奋、高产的作家。他记性好肯用功、提携包容新人、一直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热爱。
作家叶辛注意到,叶永烈有速记的本领,领导讲话或记录采访对象的话,他记得很快,录音机常随身携带。
一名作家也向本刊记者透露了个细节:“我们一起参加过‘全国作代会,听取经济形势报告时,他很习惯地开着录音机记录,此后就可以比对,领导作了哪些即兴发挥,哪些讲话内容报道上没有,再进行思考。这是他长期写纪实文学养成的敏锐。”
“他说一口浙江乡音。70多岁了,语言、动作、神态还很谦虚。”一名上海记者对本刊记者回忆,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主办方请来了院士科学家、科普工作者等发言,叶永烈非常认真地记录。会议结束后,又上前与人沟通学术问题。
叶永烈年少成名,亦不忘提携文坛新人。从童话大王郑渊洁,到韩寒、郭敬明,都从他那里获得过支持。
“看到《光明日报》刊登了您的事迹,很是感动。您的刻苦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1979年2月,24岁的北京空调工郑渊洁致信叶永烈,很快收到鼓励的回信与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坚定了郑渊洁创作的信心。
接连出书之外,他还乐于尝试、技能满满。如1978年,他曾拍过电影《红绿灯下》,通过小故事宣传城市交通安全。他还酷爱摄影,曾推出“目击世界纪实摄影”丛书。1992年,当电脑还是新鲜玩意儿时,他就和老伴人手一台286电脑。2005年,他又“杀入”博客……
事实上,叶永烈毕生都充滿对前沿科技与新鲜事物的好奇。更新于2019年4月的最后一篇博客,还记录着他去特斯拉考察电动车的故事。
叶永烈曾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写作。”“我把作品看成凝固了的时间和生命。我的一生,将凝固在那密密麻麻的方块汉字之中。”可以说,这个一辈子致力于思考过去、记录时代、畅想未来的作家,又最终影响了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