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移民对汉中地方戏曲的影响

2020-06-21周强高凤妮

音乐生活 2020年6期
关键词:汉中唱腔方言

周强 高凤妮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汉中民俗文化是独具地域风格的,体现了汉中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汉中文化的多元性。在区域文化发展当中,新产生的文化和传统文化经常会发生冲突和对抗。在这个过程里,作为传统文化的表征,民俗文化往往首当其冲。民俗不仅通过大众习以为常的认同力量与新产生的文化发生“竞争”,还用其鲜明的地域性试图兼容外来文化。不过,斗争的结果往往依赖地区人民的文化选择,最终是传统文化的变化和新“体质”文化的产生。

一、清代汉中移民概况

清代汉中移民的分布格局和数量,对汉中民俗冲击很大。其移民原因在于:

首先,明末清初,各种武装力量在汉中地区频繁活动,如“三藩之乱”,多年的反清战争和起义军运动导致汉中原著民或死或逃,给汉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政府为了避免土地荒置和增加赋税,必须招来流民以此获得大量劳动力。

其次,从顺治开始政府先后颁布《垦荒令》和《垦荒劝留条例》,大力推行优惠政策招来流民。康熙十二年(1673),又修改了顺治时的《垦荒定例》。到了雍正时期,“摊丁入田”使外省地方户籍管理相对放松,进一步鼓励了流民迁徙山区。

另外,乾隆時期由于全国性人口膨胀日益严重,大批破产农民被迫离开家乡,这是流民产生的重要历史根源。加之清代汉中地域行政建置的不完善与社会控制户籍流动的松懈,也为移民空间选择提供了社会环境。

最终,在众多历史原因的推动下,使汉中形成了“十家九户客,百年土著无”的局面,曹树基估计汉中局部地区客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0%-90%左右。同时,清代汉中地区移民活动中,陕西关中和陕北流民较少,湖南、湖北和四川客民最多,其他依次是河南、江西、安徽、山西、广东以及福建籍客民。大规模外省籍客民的流入,说明了清代移民运动在来源地方面的多样性和活动的影响巨大。同时,清代汉中流民具有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格局。

二、移民对汉中地方戏曲的影响

地方戏曲是区域文化的表征和载体,是民俗的集大成者,代表了一个地区大众的信仰、语言、服饰、习俗、心理等,是研究民俗变迁和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一)增加地方戏曲的品种

因为地形原因,移民聚居地又被分割成为相对孤立的封闭空间,因此在汉水谷地里以河流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同一空间其方言、文化意识、审美观念相近,从而渐渐产生了该区域的共同文化信仰。地方戏曲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也就更为密切。

以汉调桄桄为例,它是形成于清乾隆年间的汉中地方剧种,它的产生与清代移民密切相关。明末清初之际,陕西关中流民举家南迁洋县一带,使洋县方言具有关中秦音的腔调和韵味。汉调秦腔用洋县方言为演唱基础,以梆子击节乐器而得名,是秦腔在明代万历年间从关中地区进入汉中后的变形。汉调桄桄在表演的过程中整合川鄂戏剧和西北戏剧,并且经过不断的完善。汉调桄桄广泛吸收汉中移民社会的小调、山歌等民间音乐,在唱念做打等戏曲要素上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风情,反映了汉中地方的民俗文化、心理需求、风俗习惯、共同价值取向和民间信仰。

再以洋县皮影为例,当地艺人以从关中流入的碗碗腔曲调为框架,通过洋县方言为传播基础,形成了洋县皮影戏“北侓南韵”的地方特点。洋县皮影唱腔的“母体”便是关中的碗碗腔。

(二)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唱腔

洋县皮影的产生便是因为关中的碗碗腔(灯影腔)在清代移民迁徙过程中传播到洋县,作为“母体”在表演过程中“旧瓶装新酒”来赢取艺术消费者。由于洋县的关中移民较多,同乡同情的内在驱动也使得他们能认同并接受这种选择。即使用语调独特的洋县方言表演,根据观众审美需要创新“看点”。由于汉中独特的人口构成,要想扩大演出市场和获得生存空间,还必须采取一种兼收并蓄的策略。洋县皮影唱腔以碗碗腔为主,整合其他地方戏曲的唱腔音乐旋律,以及汉调桄桄和汉调二黄的击乐鼓点。经由不同戏曲改良整合,在多种不同音乐腔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调和板式,即皮影洋县腔。其特点是唱腔高低错落、吐字清楚、旋律圆润优雅、清新明快,是典型的区域独特新唱腔。

汉调桄桄以秦腔的板腔体式作为自己的基本戏曲音乐框架,更方便消费观众的接受,同时在具体表演中又广泛吸收了汉中当地民间音乐的音韵歌律和风物情调,吸收、移植和揉合其他移民带来的音乐元素,从而使汉调桄桄在音乐唱腔结构上属于板腔体。通过大量吸收方言、俚语、唱腔、念白等采用汉中方言,使剧本语言的地方特色更加鲜明,也能使观众更易青睐这种与秦腔相仿的新唱腔,从而以柔和质朴和悠扬婉转的音乐个性显示了关中秦腔粗狂的唱腔风格。

(三)形成了一些地方戏曲传播路线

方言在整个演变流传的过程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决定作用。

汉调桄桄的咏、白、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群众方言为基础。因地域环境与风土人情的不同分为东西两路:南郑、勉县、略阳、宁强、汉台称“西路桄桄”,主要采用巴山语音,善演小旦、小生、小丑为主的“三小”剧目,故称为“小戏”。洋县、城固、西乡、佛坪等地称“东路桄桄”,主要采用尖中语音,擅演须生、正旦、大净为主的剧目。东路唱、白、吐字发音略带关中语音,西路则用巴蜀语音。这与清代移民来源十分吻合。经过清代移民活动,无论是外省客民还是原居民,作为汉中地域内生产创造经济文化的主体,是地方戏曲成为何种形态特征和地方戏曲能够形成怎样传播路线和区域的关键环节。

(四)促使地方戏曲发展演变到最后定型

端公戏中的大筒子唱腔以及伴奏乐器筒子胡并非来源于汉中本地。《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记载在嘉庆年间,“大筒子戏随湖南移民传入汉中、安康山区”。由于筒子戏成为端公戏的音乐元素,使端公戏迅速发展起来。移民带来的音乐元素作为新鲜血液融入到了汉中戏曲当中,端公戏便受其影响。当然其服饰、器具也有所变化,端公戏的表演者为了招来客人观看表演,也有对原来端公戏调整的心理趋势,显然应加入移民所喜欢的曲调,同时在剧本的改编上应该更切合当地生活,以受其追捧。这些因素无疑推动了端公戏的最终定型。同样因为移民推动汉中地方戏曲最终定型的还有汉调桄桄和洋县皮影。

三、清代移民对汉中地方戏曲影响的一些思考

综上所述,人民是文化艺术的创造主体,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在文化创新中具有核心地位。清代大规模移民对汉中文化的创造主体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过文化整合,无论是移民带来的客乡民俗,还是汉中老民世袭下来的民俗文化,客乡民俗作为新的血液被吸收,在传播过程中因为方言产生声腔变质等等,作为“种子”以新的“体质”被该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移民带来的各地区的方言、服饰在地方戏曲音乐中都有一定的表现,而汉中地方戏曲是汉中文化整合秦陇文化、荆楚文化和川蜀文化的最好佐证。

研究移民对汉中民俗文化的影响,有助于把握和厘清汉中文化的性质,使汉中地区的民众不被自己的文化属性而迷惑。认清自己的文化优势,在地区发展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整合文化资源,继承先民的文化包容胸怀,这不仅对汉中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键意义,而且对当下的陕南大移民有重要借鉴意义,如何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移民中的衰退,如何保证移民文化在迁入区能够被接受生存等等,我们都可以在先民解决移民带来的文化问题中总结经验,从中获得启发,运用创新思维妥善处理好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矛盾。

周 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

高凤妮 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汉中唱腔方言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汉中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第二十六站: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