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探究

2020-06-21柳晶晶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经济互联网

柳晶晶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全新的改革途径。基于此,通过对社会大背景进行剖析,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正面影响,同时为更好地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农村经济;普惠金融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2.041

1 概念简介

1.1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在2005年在世界上被首次提出,指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尽可能使社会所有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简单来说,普惠金融是让难以得到金融服务的人也能够使用金融、受益于金融,而在这些很难得到金融服务的人当中,农民、低收入人群等是其服务的主要对象。2012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我国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正式使用普惠金融这一概念。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出台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服务的优势和好处惠及“弱势”人民。有数据表明,在2018年,中国设立的普惠金融专项基金总额达到了100亿,而2017年只有大约76亿元,同比增长了31.58%。由此可见,中国对普惠金融的发展非常重视。

1.2 农村普惠金融

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發展。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知也很难变化,因此农村金融服务缺位。农村是普惠金融的重点发展对象,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核心。因此,普惠金融要着重在农村展开,让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农民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

1.3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服务与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相结合的新的金融模式。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金融不断发展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例如P2P等提供的网络借贷服务,使得到银行服务的群体可以在网上、手机上进行转账、贷款、理财、融资等,是“互联网+”的产物[1-3]。

2 互联网金融与农村普惠金融结合的必要性

2.1 需求的推动

据统计,2016年,我国所有金融机构发行了约4亿张信用卡,而4亿张信用卡与13亿的庞大人口数难以匹配,这说明全国只有大约1/3的人能够享受到银行信用借款。当前,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庞大人群都有着提前消费的需求,互联网金融的来临,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2.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2.0时代已经来临,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不断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金融推出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够使金融服务更加公平、多元、可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来到,改变了原有的金融模式,将金融服务变得更加人性化、大众化,与普惠金融的最终目的相契合,是其发展的推动力[4-6]。

2.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农”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进行需要金融作为推动力。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和财政的扶持。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农村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普惠金融工作迫在眉睫。但由于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需要互联网金融来搭建桥梁,让农村金融的普及更加有效、迅速,使村民快速融资,发展经济。

3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

3.1 降低农村普惠金融的成本

传统金融发展普惠金融需要在农村地区设立经营站点,为当地的小微企业和资金需求者提供服务。农村地区较为偏远,且资金需求量不高,要想使农村地区完全覆盖金融基础服务,需要高额的成本,并且利润极低,而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实体机构,利用手机或电脑就可实现金融服务,极大地减少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成本。

3.2 提高农民对金融的接受度

农民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较低,如果让他们通过金融机构操作投融资业务,不仅会降低银行服务效率,还会降低他们接受金融业务的积极性。2018年,国家农村农业部调查发现,农村地区使用线下手机支付的比例达到了47.1%,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渐习惯使用手机APP进行收款、付款等,基本操作步骤和流程也越来越熟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中表明,在2014年时,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78亿,互联网普及率28.8%;到了2018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22亿,普及率上涨到了38.4%,呈不断上升趋势,互联网逐渐覆盖农村地区。而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互联网金融知识普及会更加迅速高效。互联网金融使得农民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存贷款业务,操作简单、快捷,村民接受度更高,对普惠金融的发展更有利。

3.3 使农民借贷更加便捷

现阶段,我国农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农村的金融试点服务并没有取得良好成效,原因是村民大都需要小额存贷款服务,交易次数较为频繁,但每次都需要收取手续费,提高了交易成本,且交易程序复杂。而互联网金融提供的无银行网点模式,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借贷、转账、交易等,避免了烦琐的交易程序,更不用跑到金融机构办理,用户体验极佳,加速了农村普惠金融项目的实现。

3.4 提高村民金融的可获得性

农村地区较为落后,不能及时获取经济信息,难以根据变化莫测的经济形势及时作出反应,但在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下,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商业平台了解主要的经济信息,及时发现利率及汇率等信息的波动情况,减少农村地区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农民金融的可获得性。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农民想要创业、融资、交易时,由于缺少五险一金,且没有固定收入和担保人,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项,导致部分有创业想法的农民束手无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量线上筹资途径出现,如P2P网贷、线上众筹等,弥补了传统金融门槛高的缺陷,使这个困境逐渐消除。农民使用互联网金融进行投融资,贷款利率不仅比风投和天使投资低,还比银行贷款自由,不受身份等外界因素限制。互联网金融使农村村民获得贷款、投资等金融服务更加容易,加快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3.5 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互联网金融使农村逐步成立起金融网络信息共享资源平台,使得各大网络金融机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过彼此吸取经验,共通有无,完善网络金融机构的服务系统。

农民这一融资弱势群体没有信用卡,无法累计信用,导致他们的信用无法在金融机构中显示。没有信用,便不能借贷,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这种现状得以解决。互联网公司可以使用先进的处理系统,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在网络金融平台收集客户基本信息,获取客户的行为信息,不仅可以有效考察用户信用,还能够分析出顾客的还款概率,最大程度降低金融机构的坏账率,做到互利互惠,结束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给微型企业以及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弱势群体的局面。同时,互联网上收集的客户信息可以同时应用于其他机构,例如移动、电商、医院等,共享信息资源,达到约束用户行为的作用。互联网对于信息的有效收集、处理,推动了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7]。

4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建议

4.1 加强监管和监督

互联网金融在给村民投融资等金融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去了风险,例如可能导致村民盲目借贷,还款困难,影响信用,并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如果村民没有风险意识,缺乏外界约束和监督,将会产生大量的不良信贷,影响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营,扰乱市场秩序。要想促使农村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且持续发展,必须出台相关法律、政策,约束村民的行为,在不断摸索中成立一套符合农村金融的防范体系,在激励与约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建立农村普惠金融安全网,全方位进行监管。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督,防止用户信息泄露。互联网金融机构涉及到客户的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信息,若不进行监管,很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给客户带来不利。农村普惠金融的监管不仅是政府和一行三会的职责,也是金融机构和网络管理平台的义务,只有多方共同监督,才能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农村金融环境,使农村普惠金融更加可靠、有序。

4.2 不断扩大互联网覆盖率

想要农村互联网金融惠及到千家万户,扩大互联网覆盖率是其前提。虽然在2014—2018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攀升,但仅达到40%左右,还有超过50%的农村地区没有享受到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带来的益处。因此,政府要继续投入资金,在农村设立网点,使互联网深入偏远地区、山区等,全面覆盖农村地区,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便利[8]。

4.3 提高村民金融意识

农村村民受教育水平低,虽然互联网金融推出了简单易懂的线上金融服务,但依然有许多村民排斥互联网金融,对其认识不够,不能充分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机遇和风险。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线上线下的金融机构对村民进行金融知识教育,普及互联网金融相关信息,使村民能够知而不惑。此外,还应针对性地对村民科普金融知识,使越来越多的村民接受和认可互联网金融服务,加大互联网金融的客户量,实现普惠金融的意义。

4.4 创新金融理念、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面临机遇和挑战。因此,农村金融要改变之前传统金融的服务理念,树立灵活、创新、竞争的金融理念,创新出符合农村金融以及契合农村互联网发展现状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考察农村村民需求,找到村民对不同金融产品的偏好,在村民这一群体中进行市場细分,实现精准营销。同时,应根据村民不同的需求以及村民交易量小、接受度低等特征,针对村民的特点,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使其更符合村民的使用习惯和爱好[9]。

此外,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应提高服务网点的智能化水平,开发智能系统,研发出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模式,实现开放式服务,不断提高农村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不断丰富网上银行业务的同时,政府以及金融机构还要促进与电商、APP等合作,将烦琐的服务网络化,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拓宽营销渠道,推陈出新。

5 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农村普惠金融的推动力,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加速器。政府、金融机构等要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在农村普惠金融中的重要作用,借助互联网金融,使村民都能够受益于金融服务,扩大我国金融的普及范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骐.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2016(12):127-129.

[2] 沈莉莉.“乡村振兴”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8.

[3] 孙芮檀.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研究[J].经贸实践,2017(5):109.

[4] 赵燕.普惠金融视角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农村实施的现状、案例和发展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2016(7):59-62.

[5] 朱迎,刘海二,高见.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实现农村金融普惠[J].新金融,2015(2):60-63.

[6] 李敏.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实现机制、难点及对策[J].浙江金融,2015(12):14-19.

[7] 罗婷婷,张艺.互联网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重庆农村金融服务的调研[J].金融监管研究,2014(12):95-106.

[8] 郭艳.浅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创新应用[J].吉林农业,2019(24):17.

[9] 徐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普惠性改革[J].中国市场,2019(12):41,4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农村经济互联网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