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视觉艺术教育通识课程实施反思与探究

2020-06-21王志强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泛在学习视觉艺术

摘 要:视觉艺术通识教育旨在全面发展、人格健全、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手段和内容基础,在线上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视觉艺术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知识的获取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有必要深入认知视觉艺术教育价值与功能,构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艺术课程群,结合“泛在学习”理念与“互联网+”平台,注重价值取向的塑造和审美体验的培养,提升视觉、媒介、信息素养,开启视觉艺术通识教育的新形态、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视觉艺术;通识课程;泛在学习

一、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塑造,促进“艺术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精神文化建设,以知识与文化中的正能量,鼓舞、引导学生在向美向善的过程中自由成长。高校的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课程开设、知识传授,而是知识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和人文魅力的叠加,以塑造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释放为重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益于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觉地区分、鉴别美与丑、雅与俗,崇高与卑下、先进与落后,分析“丑”與“恶”的存在形式,探究缺乏美感、不道德和虚假现象的本质与根源,最终拒绝“丑”与“恶”。视觉艺术通识课程以文化艺术的力量开启伦理道德教育和价值塑造,尤其以优质传统民族文化构建的视觉艺术通识课程,更能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彰显中国力量。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时,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校通识艺术教育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国民凝聚力,提升文化认同与自信,视觉艺术通识课程体现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时刻具备实现民主生活、促进社会变革,担负起伦理道德教育的职能。

视觉艺术教育以“完善人格”为本,“艺术教育不仅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人格健全、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乃至一个人一生的愉悦感、幸福感都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有必要将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转化为丰富的知识点和教学案例,丰富、完善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质发展的艺术通识课程学习资源,突出人生品格和价值诉求,注重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注重现代与传统、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明确现代文化艺术的审美特征,帮助学生确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认同是“关于共同体生存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实质性的内容。——不仅是对民族国家的外壳认同,而且也是对其内在的价值体系和政治体制的认同。而且,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性的认同,而是一个有待创造的建构性过程”[2]。“超越文化差异和利益基础,破除‘文化中心,培养多元化文化交流理念。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不同文化之间不应该是征服和被征服、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而应以公平、宽容为交流理念,互相理解和宽容。”[3]在视觉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民族文化的精髓,构建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多元文化审美观和辩证的批判意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有个人修养、有社会担当、有人文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即凸显高校教育“精神成人”而非“专业成才”为唯一目的。在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力量,促进“艺术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形成中国特色通识教育。

二、审美知觉和审美体验的培养,视觉、媒介、信息素养提升的考量指标

视觉艺术通识课程内容的构建涉及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素养以及实践创作素养等多方面,是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和执行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营造与架构,必须打破视觉认知的局限,“分析读图时代和媒介文化环境下的‘观看行为特点,剖析艺术作品中视觉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其三者的关系,视觉艺术通识教育对维持这种平衡起着重要作用。”[4]视觉艺术通识教育就是要确立一种批判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们观看的方式和表征的历史。由此可见,视觉艺术与媒介天然的联系,决定了媒介建构的现代文化现状以及媒介信息素养的提升方式。

当前通识课程的育人模式多基于知识的授予,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关注与掌握,但知识的组织与传播过程、知识文化与主体精神的相互沟通被忽略,即经由知识的内化与解读形成核心价值与素养,往往被忽略。在时尚、创新因素融入、汇聚的当下,文化形式的市场化、通俗化、快餐化、低俗化以及文化内容的平面性、碎片性、商业性,使得媒介时代的现代文化建构并非是一种“真”和“实”的镜像反映。受众视觉获取的信息并不等同于视觉所见的“本身”,甚至与其“本身”大相径庭,“信息获取的质量取决于视觉对象与受众内在的意识状态,它既不见解于视觉生理学也不诠释于视觉生理学,视觉的解读与受众的媒介素养紧密关联。”[5]有必要变革通识教育教学的方式,由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向艺术思维能力培育转变,包括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体现出的审美知觉、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能力,即以美育发展人的高级精神素养和能力。

在视觉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艺术专业教育的教学资料、教学经验和评价标准来针对选修通识课程的学生。必须淡化专业性和学科特殊性,强化艺术素养的提升,在突破认识知识、掌握技能局限的同时,采取合理的评判方式、评价标准,以包容与评判的审美态度考量基于网络技术支撑的通识教育。即在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文化艺术表现、创作、评价能力和文化艺术伦理自律、自信意识,以易于各层次学生所接受的内容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开展教学,把审美知觉和审美体验的培养,作为主体性人格形成的考量因素,并把这一践行能力作为视觉、媒介、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指标。

三、构建视觉艺术通识课程群,完善人文情怀、理性精神的实施内容

基于人文情怀、理性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群是多门学科的整体性构建,是课程内部多元要素的有机的整合,但“高校依然固守着‘专业本位的教育实践逻辑,致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改革陷入边缘化的困境之中,未能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6]。“专业本位”的教育理念决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纵观各高校开设的视觉艺术类课程,艺术类通识教育地位和作用虽然得到了提升,但受制于这一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将视觉艺术通识教育理解为艺术类通识课程类型的丰富、艺术类教学方式的变革,未能真正认识到视觉艺术通识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更忽略学生心智、人格的形成和素养的提升。

当下,高校艺术类通识教育是多门学科课程的拼凑与组合,学科之间没有有效的整合,知识点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是琐碎的、对相关知识的思维也是割裂的。造成通识艺术课程内容过于肤浅,多以欣赏和概述为主,教学理念和手段也相对单一,呈现与当下艺术和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有必要把零散、孤立、碎片化的课程设置构建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具有操作性的课程群。“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只是提高几门课程的质量,而是要提高所有课程的质量,至少是大部分课程的质量。而且还要建立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7]如果课程构建缺乏内在的逻辑关联和互补拓展,只是一个松散的课程拼盘,是不可能给学生提供系统、精深的通识教育,难于达到全人教育的理想目标。

由多门学科构建的视觉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群,其内在有着必然的联结和整合,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被相同、相通、相似的学科思维、学习方法串联起来,知识掌握在有机的体系中也不会被割裂开来。“每一门课程的效用实际上只有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一个学生素质的养成和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应是课程总体的作用,而不是一门一门课程单独作用的简单相加。”[8]课程群建设要主题明确,在内容上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体系严谨、完整,具有综合性、互补性、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群内部学科之间关系紧密,知识相互补充,学习方法相互借鉴,考核标准相互支撑,原理观念相互印证,有着相同、相通的价值选择和呈现样态甚至相似的学习感受。联结紧密、体系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群避免了以往几门课程机械的拼凑组合,而是在共性与个性的内容基础上寻求有机的整合,达到学术思想与实践逻辑并重,人文情怀与科学理性同行,能大幅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文化艺术水平。构建专业的课程群,这既是学科内在的逻辑需要,也是学科外在的互补关联要求,更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

四、“泛在学习”与“互联网+”的结合,视觉艺术通识教育开展的新模式

相对艺术资源的丰富、种类的繁多,鉴别、赏析的多角度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然不可能适应通识教育教学中艺术素养的提升和艺术实践的开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介入,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实施的方式,甚至使通识教育充实到广阔的“泛教学”的大环境之中。通识教育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接受可以进行通识教育与传播的多种模式。在当前环境影响与促进下,网络时代为视觉艺术教育突破制约,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奠定了基础,也为“泛在学习”理念的融入与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泛在学习”与“互联网+”二者完全可以而且理应相互渗透,从而实现由“数字化教育(E-Learning)”向“泛在学习(U- Learning)”转向,共同实现现代高校的视觉艺术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泛在”一词来自美国学者马克?威瑟(Mark Weiser)的“泛在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这一概念,“泛在学习”(U- Learning)专指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时间,基于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资源获取其所需的任何学习知识,享有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学习过程。“泛在学习”具有可选取性、永久性、即时性、交互性、适应性和学习行为场景性等特征,集课程内容设置历时性和媒介传播共时性于一体。“泛在学习”理念介入数字化媒介教学中,其优势不仅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更体现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變革上。两者的结合既丰富了视觉艺术教育内容、形式,又使得视觉艺术通识教育在一个广阔的大环境之中开展,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手段和内容基础。

相比于艺术院系内部的专业课程教育,视觉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在时间的长度上、内容的深入进度上有较大区别,面向全校年级不同、专业差异的学生所开设的视觉艺术通识课程,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泛在学习” 教育模式与视觉艺术教育有效融合,突破原有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课堂与课外学习过程相结合,学生即受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引领又能与课下学习环境融为一体,只要有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和无所不有的网络服务,此类“泛在学习”模式就可以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泛在学习环境中,随着学习时空的延伸、分离与重组,学生相互作用超越地域性的关联,并在对时空的无限跨越的过程中被重构,师生相互作用的时空不再局限于‘在场,不再受地域、时间的支配,师生之间的直接面对面的‘在场相互作用,越来越被‘不在场的相互作用所代替”[9]。泛在学习环境为视觉艺术通识教育构建了一个广大的学习场域。有效、合理的导入、应用“泛在学习” 理念,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中搭建视觉艺术通识教育内容,将为我们开拓出广阔的艺术教育视野,“泛在学习”理念与“互联网+”的结合,将成为视觉艺术通识教育开展的新模式。

五、结语

人文艺术教育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内容,是高校视觉艺术教育的知识内容,已成为高校通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弥补高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过度化、片面化、狭隘现象发挥着巨大作用。总结高校在线教学经验,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通识课程群建设,创建视觉艺术、艺术设计网络学习平台,提供更多优质通识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是当前推进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力点。

参考文献:

[1] 林智仁,陈强.锦标主义腐蚀艺术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3-03-13.

[2] 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 王天德.大学生媒介素养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 王志强.视觉艺术通识课程构建刍议[J].美术大观,2016(10).

[5] 王志强.刍议“泛在学习”模式与视觉艺术通识课程[J].美与时代,2017(6).

[6] 刘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价值理念与实践逻辑的有效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2020(1).

[7] 叶信治.高校“金课”建设:从资源驱动转向制度驱动[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

[8] 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 罗刚,杨茂庆.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师生互动分析——基于信息文化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6).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大学生艺术教育通识课程群建设研究”(T-c/202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艺术设计伦理概论研究”(17YJA760055)]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泛在学习视觉艺术
陈科磊、路畅、吕金鸿、于孟祺作品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爱“拼”有奇迹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