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本身是一种冒险

2020-06-21孟依依

南方人物周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读的书心态桥梁

孟依依

张立宪在新库房的智能分拣系统前 图/江建华

 你有没有想编大部头书的冲动?

有时候人会求大求全。写小说的人都有长篇小说情结,好像写短篇对自己没法交代。相对来说,我在这方面比较克制,这种克制主要是因为我认为读者需要的是小书,不是大书。厚的书看起来很过瘾,看大书也让人觉得很性感,但我觉得它真正的阅读率很低,能让人读进去并产生影响的是少部分。普通读者更需要桥梁。这种桥梁是通过转码或者说翻译工作,让读者乐于理解、接受,我们做的是这种桥梁。

 你说的“让书像书”和“让书更像书”这两句话里,书的指代有什么不一样吗?

抱歉,我觉得这有点太过于计较了。我所说的我父亲的故事可能是让我可以做得更坚决一点吧。因为说真的,一本书搁在现在市场环境下,卖五千本和卖五万本有什么区别呢?即使能卖五万本,放到整个的滚滚洪流、信息海洋中,也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觉得原来我们看重的一些东西,其实完全没必要那么看重的。当然对我、对《读库》来说也没那么清高,清高到我可以不去计较这些,不去考虑这些,但是不要把它的权重放得那么大就行了。

 你为《读库》选稿时追热点话题吗?

主要是追不上,尤其是现在自媒体时代,一件事超过了应该有的传播率,带来的后果就是极容易疲劳。

有人说技术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会导致数字元媒体上更多只是呈现、堆砌、涌现。

所以我想至少目前来看,纸质书不会消亡,抛开这种情怀和价值判断,而是从事实判断来讲。像皮亚杰所说的,知识,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也是帮助你架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是流媒体时代不能给你的。书,尤其是一本结构相对完整、有深度的书,至少会让你领会到一个事件背后的思维方式。而我们日常的其他閱读,屏幕上的阅读,得到的是一种情绪、一个金句、一个段子,能刺激感官的东西,背后的思维方式、逻辑链条是不知道的。

 说到网络,最早你们在西祠胡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氛围?

在没有网络之前,你的生活被“三同”所占据,同学、同乡、同事,这个人你再不喜欢,你也得跟他交往。有了网络之后,你忽然可以找到一个远隔十万八千里但和你特别默契的人,恨不得拥抱在一起。最初的网络形成了对人群的筛选,也不能说良币驱除劣币,就是你一看人家发言你就不敢说话了。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对问题的探讨极有水平,大家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有思想的快乐、交锋的快乐。所以我觉得那个年代对我自己的文风、三观形成了很大冲击。

那个时候是“搜时代”,你会迫不及待去找这个人,找这个文章、博客,去交谈。现在叫“推时代”,主动推给你的信息你都消化不了,你就懒得求结识什么人了。现在我看你是看得起你,给你贡献流量啊,完全是上帝心态、施舍心态,这个心态很害人。另外就是同人,你找的都是跟你相似的人,结果你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为你自己。

 怎么去应对这些呢?

阅读。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它会冒犯你的某些观念、某些意识,但如果你接受了这种冒犯,或者试图去理解这种冒犯,是一种自我成长。说真的它不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儿,对文字进行阅读、理解、消化和重组,其实是很吃力的。

 那你会通过《读库》去培养读者的一些阅读习惯吗?

我觉得没有人有自信说我能够培养别人,对吧?我觉得更像相互寻找吧。我们有这种需求,也有一部分读者有这种需求,我们相互能找得到,然后一起把这个事情做下去就行了。如果支撑我们这个想法的这些读者过于少,那我们就活不下来了,可能我就去干别的养家糊口了。如果现在市场条件还允许,读者的群体还足够让我们维持良性运转,我就继续做下去。

 你说现在看过的东西特别容易忘记,这个变化是生病导致的吗?

是到了这个年龄,短期记忆能力就是在下降。所以我就说读书必须要趁早,十几岁、二十几岁读的书会渗透到你的血液、骨骼、灵魂中。真的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再读的书,就是披在你身上的衣服,是一个装饰品,你可以引用一下或者启发一下,但成不了你自己的东西了。

这话听起来真是残忍啊,对于不再年轻的人……

但是如果不去读书的话,你连这种受刺激、被激发的可能都没有。

猜你喜欢

读的书心态桥梁
我看的不是书,是我走过的路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还是“看掐架”心态
语文教师应该读的书
论心态
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