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2020-06-21郑倩倩
郑倩倩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来,凝结了先辈开天辟地的智慧力量,孕育了今日中国之强大,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文明,俨然是神州大地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闪耀在民族之林,如何使得这颗“明珠”不畏岁月蹉跎,在每一个时代皆流光溢彩,习近平主席这样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而如何结合时代要求,使传统文化既来源于过去,又属于现在,始终是一道难题。因此,在当前的融媒体语境下,要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搭上融媒体号列车,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高校学子面前,使他们耳目一新,需要全方位的探索。
关键词:融媒体;传统文化;高校;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9.018
1 强化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1.1 应势而谋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将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媒体,致力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构建出理想的全媒体格局。融媒体时代从根源上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具有高效的传播速率,沉浸式的呈现方式等特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大浪淘沙而中创造和继承下来的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它虽具有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趋势,但是其曲高和寡的特点依旧使其束之高阁。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要想得以生存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独特地位而使一小部分人不离不弃,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与时俱进,从根源上进行颠覆式的创新,改变“你传他读”的思维模式,在内容分发渠道上作出改变,在生产制作上进行创新,积极贴近新媒体用户习惯。
1.2 因势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事关国民素质,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和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要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社会各个领域开花结果,首先就必须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校园之中生根发芽,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是为莘莘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以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阵地。其中,尤其需要重视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当前高校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社会各界应用型才为主,分专业分领域学习,很容易导致专业之间的文化断层现象。因此,除了传统文化相关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很少接触传统文化。这就要求学校因势而动,在融媒体语境下创新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
1.3 顺势而为
在融媒体背景下,文化国界也正在逐步消融,舶来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大学生在碎片化的阅读和自主选择的信息接收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漠。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具朝气和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后备力量。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不可缺失,而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阵地,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顺势而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使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高校这片沃土,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成为专家学者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通过走访了国内多所高校学生,笔者了解到,部分高校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较冷漠。此外,传统文化在国内许多高校的传播多是流于表面,真正落实到建设层面的时候,总是无法彻底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新瓶装旧酒的问题普遍存在,并且国内许多高校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没有自己的传播体系,“随大流”问题突出,为了口号而“融媒体化”成为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常态。
2.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大学生是国家人才建设的主要后备军,他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及传承行为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文化根基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高速发展,实现了包罗万象的内容积累与万物互联互通的操作系统,网络这种开放包容的形式,对青少年的认知及行为有着密切的影响。在此次调研中,笔者了解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不同地区的以及不同类型高校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及普及方法也不一樣。笔者走访的学生中,几乎都认为传统文化十分重要,也感兴趣,但是有近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表示不会以兴趣爱好为由主动去了解传统文化。当问到有关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方式时,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学校有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及讲座,但是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手机或者网络终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许多大学生都处于模糊的状态,分不清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区别,找不到传统文化与国家发展的联系。因此,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不浓厚,对其具体内涵认识也不到位。
2.2 高校融媒体意识缺位及相关人才不足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随着科技的创新与网络的发展,人们进行信息传递与获取的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课堂讲座,宣传教育等宣传方式,融媒体时代的短视频、音频、图文并茂的推文、带有体验感的游戏更受大学生青睐,但是国内的高校对于传统文化在融媒体时代传播的途径作出探索与实践的并不多,并且这类高校多为985、211院校,其余多数院校依然采用传统校报、授课、讲座等形式履行其文化传承功能。一些学校认为融媒体建设是社会的责任,认为高校只需要做好教书育人、传达思想的课堂教育就行,融媒体意识严重缺位,阻碍校园融媒体建设的具体落实。融媒体意识的缺位以及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不创新、不探索,必将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开放性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使传统文化束之高阁,无法为传统文化增加“路人缘”。
2.3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前,“地球村”已然成为现实,各国文化在国际上交流共享,西方文化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如白色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平安夜以及吃西餐等现象风靡全国,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便是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技术的革新,面对网络中多、杂、散的信息,用户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寻,“算法推荐”将用户在网络中留下的数据收集分析,找到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從而不断推送相关内容与产品,如此一来,用户便会陷入自己建筑的“茧房”,很少接触其他信息。对于社会压力小、上网时间多的大学生来说,通常信息浏览以娱乐为主,他们会自动屏蔽掉晦涩难懂的知识,追求新颖。因此,当“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式的推送方式将他们禁锢于自我的茧房时,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会越来越深,从而使得传统文化边缘化。
3 融媒体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传播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3.1 拓展渠道:文化多元呈现
融媒体时代也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但是“内容”和“渠道”两张牌要一起出,才能赢。传统文化严肃、深奥、晦涩的形象早已刻画在学生心中,而在融媒体时代,人们掌握了信息获取渠道选择的主动权,因此,要想传统文化薪火相传,除了内容上需要“去糟粕,取精华”,还需要适应当下传播格局,利用好每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根据调查,大学生对网络最频繁的使用可以分为信息获取平台、社交平台、娱乐平台。其中,微信、QQ、微博、抖音以及“荔枝FM”类音频APP等都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很大的市场。据此,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开设相关的官方账号,进行内容创新,例如:微信公众号的开设、微博官方账号的经营、抖音官方账号进行创作等方式,多渠道整合资源,使传统文化得到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呈现。
3.2 创新符号:年轻化叙事交流
高校大学生是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个群体,是社会最新鲜的血液,他们有年轻的思维、敢于尝试、善于创新。传统文化要在这样的群体中成为焦点,就必须要一改旧貌,推陈出新,以“新”融入“新”。当前,人们的交流叙事不再局限于文字、语言,网络时代兴起的表情包文化、短视频叙事、H5呈现等都深受大学生喜爱。例如,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微信斗图新宠,以趣味、生动的形式将甲骨文呈现,人们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认识甲骨文,从而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各大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和学校特点,打造,“校园传统文化表情包”让师生在日常交流中学习传递传统文化。此外,学校也可以创新短视频、音频叙事交流。例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在抖音上创建的仅30多秒的古诗词讲解视频,在一周的时间播放量达到了3000多万次。因此,以年轻化的符号进行叙事交流,更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普及。
3.3 建设人才队伍:融媒思维强化
习主席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万物互联的网络时代,高校需要具备融媒体思维逻辑,与时俱进,创新传播模式。根据融媒体的建设状况来看,国内高校在融媒体领域的探索稍见成果的集中在部分重点高校,大部分高校存在人才短缺,融媒体意识缺位的现象,各大高校亟需加强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具体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打造校园融媒体人才队伍,既培养了传媒型人才,强化学生的实践经历,又能够以专业的人才强化高校融媒体意识,从而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顺利传承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在高校“开花结果”。
4 结语
在互联网操控大局的时代,高校要以融媒思维开创传统文化全新的传承模式:通过建设融媒体人才队伍,搭建平台,盘活校内资源,在传承中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拓宽传播渠道,整合内容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双向性的特点了解大学生群体整体变化,创新表达符号,让融媒体技术和资源助力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周立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课程的必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20,(8).
[2]周丹.浅析融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模式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