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的效果分析

2020-06-21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消毒器戊二醛杀菌

谢 冰

(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手术室是医院治疗患者的重要医疗场所,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程度与手术感染关联密切,因此手术室空气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1-2]。实践表明,消毒2h后手术室内的空气细菌含量会恢复至原有状态,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感染风险不断升高[3]。近年来,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在医院得到了逐步应用与推广,其具有灭活率高、灭活速度快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同。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手术室消毒方法,解决传统的医院手术室空气持续消毒问题,提高灭菌效果,文章就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的效果展开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n=92)。纳入标准:(1)遵医嘱接受治疗;(2)患者同意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临床资料缺失;(3)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4)生命体征不稳定。采用刮刮卡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22~74岁,平 均(52.29±4.37) 岁; 体 重 42~ 89kg,平均 体 重(66.25±9.43)kg。对 照 组 男 25例、女 21例,年龄21~75岁,平均(52.48±4.75)岁;体重43~90kg,平均体重(66.38±9.59)kg。组间基线数据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

(1)消毒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5h。观察组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手术室消毒,连续对观察组46例患者的各台手术加以监测,观察组将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挂在手术间侧壁中间,与地面相距约2m。消毒前对手术室地面、物品、器械进行预处理,并使用普通营养琼脂完成采样工作,作为消毒前的细菌采集样本。在消毒后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全程保持空气消毒器呈开启状态,每间隔30min采样1次,以此作为术中不同时间段的采集样本。对照组采用戊二醛进行手术室消毒,使用2%戊二醛展开手术室消毒,消毒前对手术室内的器械、地面和物品进行预处理,并采样作为消毒前的细菌样本。然后关闭门窗,使用2%碱性戊二醛溶液1mL,添加水4倍稀释,以5mL/m3进行手术室喷雾消毒,消毒后30min采样,再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不再进行空气消毒,每隔30min采样1次,作为术中不同时间段的空气细菌采集样本。(2)采样方法。手术室面积30m2,采样设置4个角和中央共计5个采样点,四角与墙壁相距1m,采样高度与地面相距1.5m。分别在两组采用的消毒方法前后,将采样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min,完成细菌培养采集。并在手术开始前30min、术中30min、术中60min和术中90min展开采样,采样结束后盖好,将培养皿立即送到实验室,使用恒温培养箱培养48h,温度37℃。(3)细菌计数方法。根据1994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细菌计数,菌落数=50000N/AT,其中N代表各培养皿内的平均菌落数;T代表培养皿中暴露在空气内的时间,min,A代表培养皿的面积,cm2。根据卫生部固定的Ⅱ类手术室标准,每平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数<200cfu/m3即可判定为杀菌合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数,统计杀菌合格率。(2)比较不同手术时间段空气中细菌数,包括术前30min、术中30min、术中60min、术中90min。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至SPSS23.0,以X2检验定性资料(%、n),以t检验定量资料(),P<0.05,象征有差异。

2 结果

2.1 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数对比

消毒前,两组空气中细菌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消毒后,观察组空气中细菌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杀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表1 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数对比

2.2 不同手术时间段空气中细菌数对比

术前30min、术中30min两组空气中细菌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术中60min、术中90min观察组空气中细菌数低于对照组,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手术时间段空气中细菌数对比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消毒、隔离的重要医疗场所,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工作,才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当前常用的手术室消毒方法包括戊二醛喷雾消毒、甲醛熏蒸消毒、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层流净化等,其中甲醛等化学药物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耗时较长,造成手术室准备工作的不便,且对人体的刺激性较大,而层流净化尽管能够借助高效过滤器持续过滤空气,在手术期间持续杀菌,但结构复杂,需由专人负责操作,设备费用较高,经济性较低。因此有必要研究更加合理的消毒方法。本研究中消毒后观察组空气中细菌数降幅更高,杀菌效果更加卓越。研究后发现,利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对手术室进行空气动态消毒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无毒、高效、使用便捷的消毒方法,还可对室内空气进行持续消毒。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主要包括高强度紫外线灯、过滤系统两部分,能够有效过滤空气内的尘埃,杀灭进入消毒器中空气含有的致病微生物。在手术室中应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时,可借助紫外线灯和过滤器进行持续、动态的空气消毒,提高杀菌效果。

有报道显示,在手术室消毒中,与常规戊二醛消毒方法比较,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空气动态消毒能够明显减少空气中细菌数和术中60min的细菌数,证实在临床手术期间借助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展开动态消毒,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消毒效果,适用于缺乏层流净化设备的手术室。本研究中术前30min和术中30min组间空气中细菌数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术中60min、术中90min观察组空气中细菌数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消毒方法可有效维持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内细菌数的稳定,防控手术时间过长存在的细菌菌落数明显增长问题。分析后可知,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使用的低三氧紫外线灯可在手术期间展开动态消毒,适用于缺乏层流净化设备的封闭空间,在开机30min后即可维持空气中细菌菌落数20~125cfu/m3,实现动态消毒杀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实施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数,维持手术期间手术室内细菌数稳定,提高杀菌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消毒器戊二醛杀菌
SPECTRA婴儿奶瓶消毒器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为手机设计的智能消毒器
GB 28235—2020《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正式发布
UV杀菌消毒器
食品工厂的洗净杀菌
物理杀菌装置的应用效果
戊二醛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美国FDA批准新型外用药物多杀菌素用于治疗头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