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四个维度
——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钟扬报道为例
2020-06-21文_曾艺
文_曾 艺
以报道和传播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为核心的典型人物报道,在国家发展、时代进步中始终发挥着价值引领、思想教育、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融媒体时代,以往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传统性、组织性较强,模式化、脸谱化较强的典型人物报道已不能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亟待创新,探索出一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路。
梳理分析主流媒体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钟扬的报道,对如何做好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应当有所启发。
用充沛情感激发心灵共振
情感是打开读者心门、引发心灵共鸣的“密钥”。
2018年以来,主流媒体推出的关于钟扬的宣传报道,深深感染了读者。人民日报长篇通讯《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文章立意高远、思想深邃,着力于用一个“情”字贯穿全文,将钟扬及其家人的有情有义,大情大义全面展示,从而深深打动读者。
文章开篇,记者就将真挚的情感带入。雪山巍巍,江水泱泱,短短数字将意蕴和情感提升到悠远的境界,而文中揪人心弦的真挚情感更是让读者一路跟随记者的心路感其所感,情由心生。
报道讲述了钟扬脑溢血后想到不能再照顾儿子而流泪的场景: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溢血……此时,钟扬的血压已可怕地飙升至200,他试图安慰一下被吓坏的儿子,可右手已经不听使唤,用尽全身力气只能用左手摸摸儿子头顶。“孩子们也许不得不开始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了。”想到这,泪水禁不住浮上了钟扬的眼眶。还有什么比一位铮铮铁汉的泪水更打动人心的呢?[1]
人民日报中心厨房出品系列微视频《钟扬的故事》
太担心儿子,钟扬的母亲给他写了一封信:“扬子,再不能去拼命了,人的身体是肉长的,是铁打的,也要磨损。我和爸的意见就是,今后西藏那边都不要去了……想到你的身体,我就急,不能为你去做点什么。”
面对钟扬的第三次援藏,妻子明知劝阻无望,但还是想试试。“现在是藏大的关键时期,就像人爬到半山腰,容易滑下来。”“我想带出一批博士生团队,打造一种高端人才培养的援藏新模式……”听到这儿,妻子流着泪,默默点了点头。
懂事的孩子不敢刺激妈妈,哭着在QQ空间里悄悄写道:“父亲,我还没长大,你怎么敢走……”
和每一个普通家庭一样,父母、妻子、儿子的声声呼唤已经唤不回钟扬了,但这些最深切的情感、最无奈的遗憾,也最能折射钟扬的大爱与情怀。报道所营造出的是社会性的共同情感经验领域,这种情景为情感角色的领会和情感体验提供了感受的源泉,让读者在感动中深思、共情,达到可亲、可近、可学的效果。[2]
读罢这篇报道,读者脑海中的钟扬,已定格为照片中温和而坚定的微笑。标志性的双肩包、褪色的卷檐帽,这个魁梧的汉子在雪域高原笑得如此灿烂,一副永远在路上的模样……
施拉姆认为,传播双方如果要有效地互通,必须有一个共同意义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的获得,则有赖于传播者对受众心理需求的深刻了解。“采访钟扬,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无数次在泪水中敲击键盘,在每写完一篇报道后大哭一场。”这是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手记中的一段话。要真正做到文随情至,就必须用情其中,俯下身与采访对象心贴心,唯有这样才能动真情,只有真正感动了自己,才能拥有直抵人心的笔触,流溢出深切充沛的情感,引发读者共振共情共鸣。
用真实细节凸显崇高精神
善于抓细节一直以来都是人物报道的圭臬。细节使报道生动鲜活,最能触动读者的感官和内心。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说过:“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但抓细节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抓得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而是要善于抓真实典型的细节、对凸显人物个性有重要价值的细节、特别能体现人物精神的细节,这些才会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强烈冲击力。
传神的细节可以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主流媒体对钟扬的报道中,不少好的作品抓住了鲜活、个性化的细节,以小见大,凸显了钟扬至诚爱国、忘我奋斗、改革担当、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
从上海到拉萨穿越大半个中国,一飞就是大半天。怎样才能最大可能保证有效工作时间?答案是先坐最晚的航班从上海飞到成都,再坐第二天最早的航班从成都飞到拉萨。“钟老师就利用中转的两三个小时,在机场里找个台阶,和衣而睡。”
2015年,钟扬突发脑溢血住院……半夜3点钟,在医院陪床的学生徐翌钦被钟老师的手机闹钟吵醒。“这是用来提醒我睡觉的闹钟。”钟扬第二天笑着告诉他。
车祸出在凌晨,钟扬披星戴月,正赶去银川机场……[3]
发生在凌晨5点的车祸、在机场楼梯间和衣而睡、凌晨3点提醒睡觉的闹钟、常用5分钟解决盒饭……马不停蹄就是钟扬的日常,时间表永远超负荷。这些细节都是钟扬忘我奋斗最无声的注脚。
强烈的改革担当精神也是钟扬身上最为突出、宝贵的品质。新民晚报的一篇回忆文章,通过质朴平实的细节描写凸显了这一点。那天他晚上好像还要出差,衣服行装都放在办公室。我对他说,你给我一个小时,今天我们得商量出一个结果。他疑惑地问:什么事情?要花一个小时来讨论?我告诉他招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他想了一想,爽快地说,古籍保护专业既然是多学科,那就把名额分到所涉及的学科去,名额由研究生院专门拨下去,具体招生工作就委托各学科来办,等学生招进来了,你们再进行综合教育,全面培养,不就解决了?……[4]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最能冲击人心的细节,无疑是一个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这凸显他内心最珍视的是什么。脑溢血后第4天,他想了又想,拨通了原学生兼助理赵佳媛的电话……“我想写一封信给组织,已经想了很久了。”钟扬吃力地开口。赵佳媛在惊愕中忍住眼泪,在ICU各种仪器闪烁的灯光和嘀嘀声中,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怎样才能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筑建屏障?关键还是要靠队伍。为此,我建议开展‘天路计划’,让更多有才华、有志向的科学工作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就我个人而言,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
署名:钟扬,于长海医院ICU病房。
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只有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读者才能对典型人物有深刻理解,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有强烈共鸣。而要真正呈现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性光辉,绝不可能依靠材料的拼凑和泛泛的采访,也绝不可能靠传统的事迹堆砌和总结概括。不管处于什么时期,好的人物报道必须始于扎实、深度的采访,好的报道永远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结晶。在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记者往往面对大量的“二手资料”,如何能在汗牛充栋的资料和采访中避免“炒冷饭”和“隔靴搔痒”,这就需要记者提前研究、多下功夫,沉下心观察和多方搜集尽可能新的材料,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采访机会,努力做到独辟蹊径、挖深采透。
钟扬生前新闻报道已经有很多,他不幸逝世后,又经过了多轮的宣传报道。如何能够挖掘到更多独特的素材、如何能够在一轮轮报道后还能写出新意?采访行程紧凑,有的记者争分夺秒,在采访间隙仔细翻看每一件物品和材料,找寻到不少感人的细节。特别是在西藏采访期间,有的记者强忍高反的痛苦,到钟扬工作过的地方深入采访,获得大量新素材。到现场与不到现场,深入采访与泛泛而谈,其差别不言自明。好文章哪里来?关键就是要踏踏实实迈开双脚、实实在在走在基层。当我们的足迹遍布新闻发生的现场、采访对象的生活深处时,报道就会有底气、灵气和锐气。[5]
着墨于矛盾冲突彰显人性光辉
写作是新闻报道是否具有可读性的核心环节。如何提高写作的艺术,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提升可读性的重要元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在于,他们面对矛盾冲突时的选择是常人之不敢想、不能及,甚至与常理背道而驰。正是这些矛盾碰撞、情感斗争与坚定选择凸显出人物的崇高。不少报道聚焦钟扬人生中的矛盾碰撞和“走的不寻常的路”,带着对人性本真的追问。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多年前,他放弃33岁副局级的“大好前程”,到复旦大学当了一名没有职务的教授……“搞科研嘛,不愿当官,写点论文,走点捷径,奔个院士总应该吧?”钟扬的学术成果300余项,早有资格坐在办公室里,“指挥手下一批人干活”。可钟扬就是“不通世故”,非要撑着多病的身子去高原采集种子,“既无经济效益,又无名无利”……这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植物学家,这样深情解释:“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6]
在写作中,强烈的对比反差最能让人受到情感的冲击和触动,让报道更加生动深刻。比如:他花29元在拉萨地摊上买的牛仔裤,破了两个巴掌大的洞,自己找一块蓝布补起来,补丁又磨破了还不舍得扔。这样的“破衣服”,钟扬衣柜里还整整齐齐叠着很多件……他的院长办公室里,座椅扶手磨秃了皮,材料边边角角的空白被剪下来当记事贴,桌子一角,堆放着档次不一、来自大宾馆小旅店的卷纸、一次性牙刷,水面高低不齐的矿泉水……他的妻子,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至今还穿着30年前做的外套……正是这样一个“这么抠的大教授”,资助西藏老师和学生出手就是几十万元!他对自己的心底无私和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无疆,通过一系列强烈对比生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典型人物报道来说,人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对比、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对比,最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激荡,这也要求记者在采访写作过程中始终做个“有心人”,善用对比思维,深入挖掘具有强烈对比性的素材,突出呈现具有强烈矛盾冲突效果的情节。
用深邃思想把握时代的脉搏
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精神与使命,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如何写出人物在时代发展中的成长、选择、冲突,体现人物的根本动力和深厚情怀,弘扬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这是典型人物报道是否能有时代性、深刻性的关键。[7]
为什么,他身上患有多种高原病,每分钟心跳4 0多下,医生严禁他坐飞机、进藏,可他却越着急、越拼命,饱尝病痛折磨之时,满腔热血奉献边疆,一颗初心仍然滚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和使命。”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家宽说,我们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需要有一批这样的科学家无私奉献,需要有一批这样的共产党员负重前行。
受众接受典型报道的过程是在获得真实信息、受到情感触动后,还希望在深层次上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迪。在报道中,只有将人物发展的脉络置入国家发展的历史坐标中,才有可能真正让读者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钟扬是改革开放的同行者,是中国梦的追梦人,科教报国、改革创新的信念深入骨髓,他始终跟着时代走,又始终走在最前列。钟扬曾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我的科学探索之路延续。”[8]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始终不乏先锋者,报道钟扬绝不是只写钟扬,他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教师的缩影。“有了大写的人,才有大写的国。正是一代代科学家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投身国家发展伟大事业,挺起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自信脊梁,绽放出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精神力量。”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都将钟扬事迹跳脱出个人故事和形象塑造,将其时代坐标标注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征程的宏大背景中,彰显了以钟扬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人民教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实质,因此才激发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