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初心:什么是顺风车的解困之道?

2020-06-21王健

民主与法制 2020年47期
关键词:顺风网约滴滴

本社记者 王健

沉寂了将近一年后,国内互联网出行市场再度热闹了起来。

先是滴滴公司推出旗下新品牌——“花小猪打车”,和嘀嗒、哈啰、高德、曹操等国内的顺风车平台一争高低,以期变相夺回此前因顺风车安全问题而丢掉的市场份额;随后,又有消息传出,嘀嗒出行已于10月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国内互联网出行市场有望迎来“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种种迹象表明,顺风车的大风起了。然而,由于发生在两年前的两起顺风车命案过于惨烈,整个顺风车行业至今没有走出恶性事件影响的阴霾。“什么才是真正的顺风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家顺风车企业。

野蛮生长过后,尽快推进顺风车行业进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回归共享经济的本源,或许才是解困之道。

安全投入——顺风车行业最低共识

2015年6月5日,一部名为《顺风车》的都市轻喜剧电影在全国公映。电影讲述了车主在堵车时,看到路人挤不上公交车的无奈与焦急,决定每天上下班免费顺路搭人而遇到的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故事。

电影主人公的原型某私家车主在2012年联合多位公益人士,首先发起“春节回家顺风车”公益活动并延续至今。

“春节回家顺风车”公益活动背后,是共享出行市场的巨大潜能。有官方调查数字显示,我国现有私家车数量已经超过两亿,这个数字位列全球之首。然而,每辆车的平均上座量仅为1.5个。这意味着全国每天有约7亿个座位在道路上空缺。

正是看到了共享出行市场的广阔前景,2014年9月1日,一个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移动出行平台——嘀嗒拼车在北京率先创立并开始运营。紧随其后,滴滴、高德、哈啰、曹操出行等多家网约车出行平台,陆续上线了自己的顺风车业务。一时间,顺风车出行市场风生水起。

顺风车市场的野蛮生长,很快暴露出各网约车企业平台在用户个人信息隐私保护、乘客人身安全、非法经营道路客运等方面存在的多重隐患,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

就在各网约车平台紧锣密鼓对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的时候,2018年接连发生在滴滴平台上的两起安全事故,直接把整个顺风车行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8年5月5日,河南郑州一空姐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司机残忍杀害。三个月后,浙江温州乐清一女子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

交通运输部为此连发九篇评论员文章,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出行平台必须依法合规经营,从根本上保障用户出行安全。顺风车行业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一直以来只承担信息交流平台责任而忽视用户安全责任的滴滴,甚至被媒体贴上“行业垄断”“一家独大”等带有负面色彩的标签。加强网约车市场监管的呼声四起。

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滴滴顺风车业务于2018年8月27日下线。

同年8月31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决定自9月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由此触发“史上最严”网约车专项整治行动。

这次专项整治,让各顺风车平台认识到,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纷纷加大对出行安全的投入。

滴滴顺风车业务整改后,提升了安全准入门槛。在司机端车主注册时,要求动态视频采集个人身份证、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保证“三证合一”;对乘客注册同样比原先更严格,需要采集乘客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进行人脸识别,而且要求乘客授权平台收集行程录音。

而作为国内顺风车行业的领头羊,嘀嗒出行从运营初始就十分注重安全问题。嘀嗒出行CEO宋中杰不但亲自起草嘀嗒出行第一版车主准入标准,而且还担任了车主审核员。

“嘀嗒平台截至8月底,有接近2000万辆私家车申请成为顺风车主,但审核通过的只有1000多万辆,接近50%的申请没有被通过。”宋中杰说,“当时我们设置了严格的车主审核门槛,这一点从审核通过率可以反映出来,虽然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竞争劣势。但现在看来,当初的坚持如今却成了竞争优势。”

这股整改风最终从顺风车蔓延到了整个网约车市场。继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公布各自的顺风车业务整改情况后,截至2019年5月,曹操专车、美团打车以及易到打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主流平台,均发布了各自的安全整改公报。

>>作为国内顺风车行业的领头羊,嘀嗒出行从运营初始就十分注重安全问题。 资料图

显然,加大对出行安全的投入,严守合乘人员安全底线,已得到了各网络出行平台和顺风车行业的普遍认可。

真假顺风——顺风车监管最大难题

一段时间的安全整改后,高德于2019年6月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2019年12月23日,滴滴顺风车也在北京、武汉、佛山、南昌、长沙等城市再次上线。各大平台重新开启顺风车领域“抢位战”。

抓住这次整改的契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及时出台了《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公司安全运行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有评论认为,这个顺风车安全团体标准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顺风车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预示着顺风车行业开始驶上规范运行的赛道。

然而,顺风车安全团体标准问世不久,哈啰顺风车平台在安全问题上再次“爆雷”。

7月份,广东梁先生和3名同事乘坐哈啰顺风车,从广州到深圳出差,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该顺风车与前方的3辆车追尾,梁先生不幸离世。其妻发现,接单司机转单给了一个叫淘车伯乐平台上的顺风车司机,而该司机刚出实习期一个月,且事故车辆的交强险正好过期。

“这种转单行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顺风车平台交易,属于完全不符合顺风车平台标准规定的出行。不是说出了交通事故或安全问题,就是顺风车的问题,也可能是非法营运的问题。”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委会干事、北京华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毅律师认为。

这位国内不多见的坚持研究顺风车行业发展的女律师,同时也是一名顺风车资深乘客。她的感受是,相比其他出行场景,真正的顺风车出行,发生安全性事件的概率反而是很小的。但是,顺风车发展不应舍依法合规经营,而仅求安全。

在她看来,顺风车安全的命题最终也应当回到顺风车行业的起点,即什么才是真正的顺风车?

>>嘀嗒出行CEO 宋中杰 作者供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仅给出了概括性的定义: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从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出,顺风车和传统的网约车不同,属于“合乘车”,本质特征可以总结为六个字:“真顺路、非营利”。通俗地讲,“顺风车”须满足两个核心要素:其一是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即车主有明确的出行计划和路线;其二是定价要让车主以分摊部分出行成本为导向,即车主本着省点油费的心态将空座分享给顺路乘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俊海也认为顺风车和传统的网约车有明显区别。他说,辨别顺风车和网约车并不难,“一是看发起路线是不是符合顺风车主一般从家庭到单位,从单位到家庭的出行规律,或偶尔的临时外出行为。二是看收费的内容。顺风车显然要比网约车便宜一些,但是便宜也要覆盖的不只是油钱,因为你真的只给车主油钱,他不愿意接单”。

其实,顺风车在法律上与“网约车”也不是一个概念,也不受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制。

记者也注意到,关于“合乘车”的规定,《暂行办法》仅仅在末尾略有涉及,原文是:“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也就是说,《暂行办法》将“合乘车”的立法权限和管理义务下放到了市一级人民政府,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根据《指导意见》,嘀嗒、滴滴等头部顺风车平台都实行了车主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嘀嗒出行甚至要求车主在注册账号时即设置常用路线,从而挤出借顺风车营运的专职营利司机。然而,还是有一些遵守平台规则的顺风车主被认为是非法营运。比如说,有的地方执法时,发现顺风车实际运营的起始点与车主设置的起始点距离过远,认为这并非顺路载客,而是非法运营。

其次,《指导意见》未明确如何分摊出行成本,地方规定又极不一致。如何设定顺风车价格,成了目前顺风车行业最大的争议之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上海市关于私人小客车合乘(即顺风车)的相关规定,顺风车收费标准基于“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不具有营运性质。但按照滴滴顺风车目前设置的价格标准来看,大大超过“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标准,被认为有变相营运之嫌。比如,如果总里程10.9公里的路线,顺风车给出的预估价格为27.2元,按这一总里程数,出租车价格约在36元左右。如果按照“分摊部分出行成本”的原则,只应分摊油钱和部分通信费用,大约是出租车价格三分之一左右。在顺风车平台的定价标准均高于地方规定的情况下,已经有多位顺风车车主被交管部门以收取乘客路费和其车辆能耗及通行费成本,两者差距过大,认为其属于非法营运。

>>嘀嗒顺风车官方图片 作者供图

“有的地方在分摊出行成本这个关键问题上,简单机械地以燃油消耗作为成本分摊依据,没有综合考虑车主等待乘客的时间成本、绕路成本等实际情况,把真正意义上的顺风车当非法营运,打击了车主集约通勤、绿色出行的积极性。”甘肃省司法厅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牛兴全感概地说。

搭建标准——顺风车发展最佳路径

经过短暂的寒冬后,顺风车这个共享出行行业开始迎来春天。不过,当大众视野再次聚焦在这个行业的时候,才发现行业格局已经发生变化。

《2014-2020中国顺风车行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各地有17家信息平台公司在400多个城市开展顺风车业务,累计注册车辆3000万辆,注册乘客3亿人。而以顺风车起家的嘀嗒出行公布,拿到了近七成顺风车市场份额,并在成立6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晒出了成绩单:截至8月31日,平台整体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8亿,注册车主数量突破1900万。

艾媒咨询机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顺风车用户规模将达2.49亿人,中国顺风车需求长期存在且呈现日渐增多的趋势。顺风车并非只是一个小市场,未来有可能成为大众出行的主流市场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顺风车行业至今无统一的具体规定,也无实操性很强的标准,特别是在成本分摊及定价,如何界定真顺风车与非法营运的执行层面上,各方都未达成完全统一的意见,这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顺风车这一利国利民的出行方式应有社会价值的发挥。

对于嘀嗒出行来说,要想持续领跑顺风车行业发展,必须主动扛起建立科学、合理的顺风车行业标准的大旗,把国务院关于顺风车的科学定义具体化,让平台的“家法”让位于“国法”,让顺风车真正回归共享经济的轨道,从而推动顺风车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此,嘀嗒出行于2019年7月联合中国交通报、中国公路学会、城市智行研究院共同启动了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为政府治理提供决策。

同年9月21日,课题组邀请用户、行业代表、媒体、专家学者在浙江杭州召开“顺风车行业标准联席共研会”,为顺风车行业标准制定建言献策,并共同发表了《落实顺风车规范发展政策 开创顺风车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西湖共识》。

此后,课题组又两次邀请行业、媒体、专家学者,分别在珠海和合肥,连续举行顺风车法律论坛,发布了《引导顺风车事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珠海行动计划》和《引导顺风车事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合肥行动计划》,并成立了顺风车法律及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宣布将会同全国性法律研究、道路运输、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机构,尽快出台首部顺风车联合团体标准。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围绕“平台、车主、乘客三方关系与边界”“平台运营规范标准”“平台安全保障措施”等相关议题,截至目前,已经有2500万人次参与讨论,其中参与投票人数超过260万。

顺风车行业标准的最终出台还有待时日,宋中杰希望更多的政府、用户、平台、行业研究机构、法律机构和媒体能够参与进来,共建共治共享,让顺风车行业标准更加实事求是,更好地反映用户的意见和心声。

“制定顺风车行业标准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平台企业保障用户权益,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的出行信息服务,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才是行业标准的立项之基。”城市智行研究院院长沈立军认为。

但是,宋中杰看到的是顺风车行业背后的“大生意”。他说,中国顺风车发展刚刚起步,无论是车主端还是乘客端,都还有巨大的蓝海待开发。嘀嗒出行希望通过顺风车行业标准的建立,在未来几年,私人小客车上路次数中,参与顺风出行的比例将再提升20%。

可以期待的是,一个切合实际的顺风车行业标准规范的建立,迎来顺风车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的同时,必将推动整个顺风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顺风网约滴滴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滴滴”上的叮咛
“大同黄花”搭上公益直播“顺风车”
网约车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网约车问题研究及对策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滴滴断臂求生?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梦不是反的
滴滴Uber 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