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能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积极性吗?*
——基于增量贴现效用模型的模拟分析
2020-06-20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6)
一、引 言
在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或“居保”)基本实现“全覆盖”的背景下,养老金待遇的逐年提高与保险缴费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人社部近几年公布的《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城乡居保基金收入2 052亿,其中个人缴费636亿,占比为30.99%;到2017年城乡居保基金收入达到3 304亿,其中个人缴费仅有810亿,个人缴费占比下降到24.52%。城乡居保设计有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大筹资渠道,反映个人与政府共同承担城乡居民的养老责任,而当前个人缴费在基金收入中占比不断下降,意味着人均缴费额并未随着财政投入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这既不利于提高城乡居保保障水平,实现“保基本”的制度目标,又会进一步缩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比,导致个人责任与政府责任的失衡,使城乡居保逐步“蜕变”为一项社会福利制度,从而影响制度的长期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当务之急在于促使更多农民提高缴费档次,除了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等措施外,适当的激励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在城乡居保合并实施之初,就设置有以政府补贴为载体的缴费激励机制,通过增发基础养老金、补贴个人账户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的参保收益,补贴激励既是调动居民参保积极性的关键举措(赵文,2015),也是实现城乡居保“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任务目标的主要措施。然而当下政府补贴金额逐年升高,而个人缴费占比不断下降是否说明现有补贴政策存在缴费激励效应不足的问题?要完善补贴政策应从补贴方式入手,还是着眼于补贴数额?这些都是亟须回答的问题。
政府补贴是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大亮点,也是现行制度更受农民欢迎的根源。自2009年制度试点实施以来,短短几年就基本实现养老保障“全覆盖”,说明各地制定的财政补贴政策不仅发挥了一定激励和引导作用,增强了农村居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王敏,2017),而且客观上起到了提高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和促进社会公平的效果。不过当前以定额补贴为主的补贴政策还远称不上完善,王雯(2017)指出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模糊了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制度边界,导致补贴政策效率低下。赵建国和海龙(2013)发现在自愿选择缴费档次的原则下,现行的政府补贴制度容易诱发“逆向选择”问题,即引导农民选择最低缴费档次参保。不仅如此,由于尚未建立补贴金额的正常调整机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还存在较大压力(黄丽等,2014)。现有文献除了分析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就如何改进完善政策效应做出了有益探索,如殷宝明(2013)提出从财政分担方式、改用比例方式补贴缴费等方面对城乡居保制度进行优化设计。张慧芳和雷咸胜(2017)提出可采用负所得税理念,建立差异化的补贴机制。但这些设计考虑角度较为单一,对补贴政策也缺乏通盘考量。
要更为系统地优化补贴激励机制,先得厘清补贴政策与农民参保缴费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金刚和柳清瑞(2013)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辽宁省调研数据检验了个人账户补贴及基础养老金变动对农民缴费行为的影响。陈云凡和谭璇(2015)在对现行补贴制度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测算各缴费档次纯收益分析了现行制度的激励效应。不过现有文献主要运用收益率模型和精算模拟等方法来评价补贴政策激励效果,没有直接刻画农民的参保决策过程,对补贴政策与农民参保行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也不够系统,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不同于形式较为简单的储蓄,养老金涉及更为复杂的、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现金流,没有足够金融知识的农民未必能准确理解累进补贴、记发月数等要素对其参保收益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较低(张欢欢和熊学萍,2017),使用收益率模型来刻画补贴政策对农民参保决策的影响可能并不是最优选择。不过作者注意到,农民是否参保,选择何种缴费档次参保本质上是一种跨期选择行为,即根据自身的时间偏好配置现金和保费,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本文在作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张宁等,2017),依照发放时点和发放方式将补贴政策变量进行分类与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补贴政策变量的增量贴现效用模型来刻画农民的参保决策行为,通过模拟分析来检验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并根据目前各地补贴政策所采用的模式进行政策情境模拟。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政府补贴是相较于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大区别和最重要的改革。从养老基金来源结构来看,政府补贴不仅为养老基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还对个人缴费行为存在激励和引导效应。政府补贴按补贴性质可划分为固定补贴、累进补贴、年限补贴和对特殊群体增发补贴四类;按发放时点可划分为缴费环节的“入口补贴”和待遇发放环节的“出口补贴”(陈云凡和谭璇,2015)。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出口”环节的基础养老金发放,2018年5月人社部发布《关于2018年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决定从2018年1月1日起,将全国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8元;地方财政既要承担“入口”环节的个人缴费补贴,也会根据地方财力酌情提高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设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补贴激励政策。
当然,88元/月的基础养老金和30元的个人缴费固定补贴只是最低补贴标准,地方政府还根据自身财力和各地现状增设了种类规模不一的补贴政策,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模式:
模式1:全方位提高各项补贴标准。目前只有上海采取这种补贴思路,说明模式1需要地方政府有较强的财力作支撑,且当地的养老负担不能过重。
模式2:同时提高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与最低缴费档次,不设置年限补贴。这相当于强制参保农民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并通过加发基础养老金的方式大幅提高参保农民的养老金替代率,目前主要有北京、天津、海南等地采用这种补贴模式。
模式3:各项补贴处于平均水平,调升最低缴费档次。这一模式以江苏为代表,优势在于不会额外增添财政负担,但可能对缴费能力较低的农民群体造成经济压力。
模式4:提升基础养老金各项补贴,不调整最低缴费档次。目前主要是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采取这种模式。
模式5:对500元以上的高缴费档次不设缴费累进补贴。当前只有辽宁采用这一模式,更多地是为应对当地人口老龄化比率高、养老保障负担较重的现状。
结合各地发展现状可以看出,选择何种补贴政策模式,既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考量,也反映出各地不同的政策思路。那么是否存在相对更优的补贴政策模式呢?本文将通过补贴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和补贴政策情境模拟,寻找更适合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政策思路。
三、模型设计与参数校准
分析补贴政策对农民参保行为的影响,先得厘清农民如何做出参保选择。根据前文的分析,农民是否参保、以何种缴费档次参保的选择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跨期选择,理性的农民会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在两者间分配资金比例,以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站在参保的时点上看,假定农民在此时取得当年收入,那么农民缴纳保费后所持有的现金是现时收入,而缴纳保费后所能领取的养老金就是一种延期收入,由此便可运用贴现效用模型的分析框架,以使总效用最大化的参保选择来代表农民在现实中的参保行为。
本文在张宁等(2017)建立的增量贴现效用模型(DIU)基础上,通过加入补贴政策变量,构建一个反映补贴政策变动的DIU模型来刻画农民的参保缴费行为,在具备相同特质的农民群体具有同质性参保行为的假定下,模拟分析不同农民群体的参保缴费行为。具体来说,本文首先依据当前的统计数据和补贴政策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然后变动单个补贴政策变量,就不同补贴变量取值对农民参保行为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依据前文总结的五种补贴政策模式,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政策情境模拟。
(一)补贴政策变量定义
根据第二部分的归纳,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按来源可划分为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按补贴时间可以划分为入口补贴和出口补贴,按补贴方式可以划分为固定补贴、累进补贴和年限补贴。为了研究便利,本文将各种财政补贴的总和定义为补贴政策,将某项具体的补贴定义为补贴变量。由于本文聚焦于补贴方式和数额对农民参保行为的影响,故不对补贴的来源有所区分,仅根据补贴时间和方式定义补贴变量。目前各地仅在缴费端设置累进补贴、在领取端设置年限补贴,因此本文未考虑个人缴费年限补贴Syear和基础养老金累进待遇Bprog这两种可能的政策组合方式。此外,考虑到财政每年均会对基础养老金发放数额进行调整,我们引入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增长率r,反映基础养老金的年增长率。具体的变量定义见表1。
表1 城乡居保补贴政策变量定义
(二)增量贴现效用模型构建
依照上文提出的思路,本文把农民的参保选择行为抽象为在当年收入的约束下,通过分配社会养老保险费与现金来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跨期选择过程。刻画跨期选择过程最早是用贴现效用模型(DU),该模型包含一个常数(指数)贴现因子β,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u(·)为效用函数,x0代表0时刻获得的回报,xt代表t时刻获得的回报。
贴现效用模型更多提供的是一种分析框架,其本身对跨期选择行为的刻画是较为简略的。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文献均发现人们的时间偏好并不是随等待期间线性变化的,而是呈现下降速率越来越慢的双曲函数特征(Pol和Cairns,2002;Frederick等,2002;Wang等,2015),使用双曲贴现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这一现象。相对于贴现效用模型,双曲贴现模型最大的区别是用一个双曲线形式的贴现函数w(t)代替了常数贴现因子β,形式如下:
Blavatskyy(2015)提出了增量贴现效用模型(DIU),通过贴现延期回报的边际效用来刻画跨期选择行为。增量贴现效用模型考虑了不同时间段获得效用之间的相互关系,脱离了贴现效用模型中某一期效用与其他期回报间相互独立这一假设,是对贴现效用模型的改进与推广。该模型设定如下:
如果行为人在时刻t∈{0,1,2,…}获得回报xt≥0,则行为人的总效用函数U可以表达为:
其中x0代表消费者在0时刻所获得的回报,xt代表t时刻获得的回报,w(t)∈[0,1]为度量时间偏好的双曲贴现函数。u(xt)是消费者具有的效用函数。
由于农民在进行参保决策时,未来每年能领取的养老金之间显然不是独立的,即这一跨期选择过程会涉及许多相关的现金流,不符合DU模型隐含的未来每一笔效用间相互独立的假设。因此使用含双曲贴现函数的增量贴现效用模型来度量农民的参保行为更为合适。
我们令x岁农民当前的收入为Y,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为P,假定农民面临预算约束,其仅根据当年收入进行参保决策,不考虑初始财产与借贷,那么参保农民缴费后的可支配收入为Y-P。当前城乡居保共设有从100到3 000共计14个缴费档次,农民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参保,那么P∈{0,100,200,…,1000,1500,…,3000},其中P=0意味着放弃参保。参保农民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包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由政府财政负责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由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值按照139个月的计发月数发放。①养老金记发月数是在假定记账利率的前提下,根据预期寿命期内个人账户精算平衡计算得出的,故我们不再在模型中重复考虑个人账户领取期的孳息问题。为了分析的便利,未来的现金流均以201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将农民本次缴费的时刻定义为t=0,第t年领取的养老金用PMTt来表示,第t年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PMTpool,t,第t年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PMTpers,t,那么有:
如果τ为退休年龄,n为预期寿命,i为个人账户的累计利率,那么x岁的农民当年所交保费对应可在第t年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PMTpers,t(年领取额)可以表示为:
同时代入补贴政策变量后,农民第t年能够领取的基础养老金PMTpool,t(年领取额)可以表示为:
其中y为缴费年数,由于城乡居保规定至少要缴费满15年才能获得养老金领取资格,而缴费未满15年就将退休的农民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15年保费,因此我们假定45岁以上群体的缴费年数为15年,45岁以下群体的缴费年数为τ-x。
参考张宁等(2017),我们假定农民仅仅就“当下”的情境出发,根据不同参保选择带来的边际效用多寡做出参保决策,我们也仅考虑当次缴费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不考虑整个生命周期收入或缴费档次的变动,那么农民的总效用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u(·)为效用函数,我们假定农民的效用函数为常相对风险厌恶型(CRRA),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为ρ,具体形式如下:
总效用模型中w(t)为贴现函数,本文使用Harvey(1988)提出的双曲贴现函数反映农民的时间偏好特征,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h为时间偏好参数,我们假定同一群体内的农民具有一致的时间偏好。
(三)数据来源参数校准
在分析补贴政策与农民参保行为相互关系之前,我们先根据统计数据和现有文献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作为敏感性分析的基准值。
(1)补贴政策参数。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均衡,为了尽可能地增加研究的代表性,本文选用了发展水平和政策设定相差较大的两个地区——湖南省长沙县和龙山县的数据作为补贴政策样本,力求增强样本数据的代表性。长沙县毗邻省会长沙,为全国经济百强县,而龙山县位于湖南西部,属较贫困地区。两县均设定了1元/月的基础养老金年限待遇Byear,不过龙山县的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仅为103元/月,而长沙县则达到了175元/月。此外,长沙县还增设了10元的个人缴费固定补贴Sfixed。关于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增长率r,尽管近几年基础养老金增长率高达10%,不过未来基础养老金绝对数额提高后,如此高增长率是难以持续的,因此本文选取6%作为的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长期增长率的基准值,这与现阶段的经济内在增长率基本一致。补贴政策参数的校准值见表2。
表2 补贴政策参数校准
(2)时间偏好参数。时间偏好即行为人的主观贴现率,公式(7)中的h即为双曲贴现函数的时间偏好参数。一般文献多用实验研究法来匹配具有不同期限的回报,从而估算人们的时间偏好。作者在前期研究中对湖南省长沙县和龙山县500余名参保农民进行了调查,本文直接使用估算结果作为参数校准值(张宁等,2017),具体见表3。
表3 时间偏好参数校准
(3)其他模型参数。近年来少有文献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居民的风险偏好①周业安等(2012)与何浩然和徐慧(2017)分别对北京214名在校大学生和贵州200名大学生开展了风险厌恶的实证研究,由于受试对象的年龄、职业等特征与本文研究对象跨度过大,故我们未采用其实证结果作为参数校准依据。,本文采用Carotenuto等(2009)对贵州省部分农民进行的彩票选择实验结果作为相对风险厌恶系数ρ的取值依据。尽管不同年龄、性别或地区农民群体的风险厌恶情况可能存在不同,不过由于现有文献中没有相关实证结论可作引用,因此我们参考张宁等(2017)的处理方法,假定不同农民群体间具有相同的风险偏好。
我们将最近10年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值作为个人账户累计利率的基准,将湖南省2017年居民预期寿命作为样本地区居民预期寿命的基准。对于退休年龄,考虑到当前城乡居保仅对年满60周岁的居民发放养老金,故我们将退休年龄的基准值定在60岁。人均收入按照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长沙县为29 209元,龙山县为8 494元。
表4 其他模型参数校准(括号内为龙山县数值)
四、补贴变量敏感性分析
探究城乡居保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要在诸多补贴变量中找出影响农民缴费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运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逐一测算分析单个补贴变量对农民缴费档次选择的敏感性程度,并进行跨年龄、跨收入的比较。
(一)分析方法
本文以年龄和收入为标准,对农民群体进行划分。具体来说,我们分别选取30、45、55 岁这三个年龄来代表年轻农民、中年农民和年长农民群体,以平均收入上下浮动33%来代表较低收入、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我们定义使农民总效用最大的最优缴费档次为P*,即理性的农民总会选择的缴费额。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选择P*所带来的效用总会不小于选择其他缴费档次P所带来的效用:U(P*)≥U(P)。通过比较农民选择不同缴费档次能获得的总效用大小,便可以确定哪一缴费档次对其而言是最优缴费档次P*。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动某项补贴变量,就可以分析参数变化对农民参保选择行为的影响。本文先使用长沙县男性农民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再换用龙山县女性农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分析结果在更大范围上的适用性。
(二)实证结果
我们根据前文对农民群体的划分,分别就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农民群体缴费行为对补贴变量变动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个人缴费补贴敏感性分析
从图1结果可以看到,个人缴费累进补贴Sprog的提升对较年长、较富裕的农民群体存在正向缴费激励效应,考虑到较年轻及收入较低的农民群体本身缴费积极性偏低(张宁等,2017),要显示出这些群体最优缴费档次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增大补贴参数的模拟范围。不过本文着眼于分析补贴变量对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方向,现有的分析结果足够说明个人缴费累进补贴Sprog能够激励参保农民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累进补贴数额的提高并不能促使参保农民选择1 000元以上的缴费档次,这是因为1 000元以下的缴费档次以100元为间隔提升,而1 000元以上的缴费档次以500元为间隔提升,这就导致高缴费档次的实际补贴率较低,从而减弱了政策的激励效应。考虑到城乡居保存在“逆向选择”现象以及补贴率随缴费档次的提高而逐级递减,提高个人缴费累进补贴既能促使部分中低收入农民选择较高档次参保,缓解“逆向选择”问题,又能确保中低收入农民实际享受更高的补贴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除此以外,还可以看到个人缴费固定补贴Sfixed没有缴费激励效应,不管补贴数额提高多少,都不能促使参保农民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
图1 个人缴费补贴敏感性分析结果
为了验证缴费固定补贴Sfixed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上的缴费激励效应,我们假定该项补贴金额为0,然后重新模拟农民的最优缴费档次选择(见图2)。
图2 不存在缴费固定补贴情境下的参保选择模拟
结果显示,在不存在缴费固定补贴Sfixed的情境下,除开临近退休或收入较高的农民群体外,大多数农民群体均会选择以100元最低缴费档次参保,这与实际状况比较吻合。当前长沙县缴费固定补贴为40元,而基础养老金高达每年2 100元,不难看出即便不存在缴费固定补贴,不参保从而失去基础养老金领取资格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说明在当前以基础养老金为主的制度下,缴费固定补贴Sfixed更多体现的是福利效应,而不是激励效应。
2.基础养老金补贴敏感性分析
通过图3结果可以发现,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及其年增长率r′对农民的缴费档次提升存在负向激励作用,较年轻、富裕的群体对政策变动更为敏感;而年限待遇Byear没有明显的缴费激励效应,对年轻群体“趁早”参保的激励效果也难以明确。
图3 基础养老金补贴敏感性分析结果
这部分结果中,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及其年增长率r′具有负向的缴费激励效应,这与一般的直觉是相悖的。为什么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越高,农民越是会选择较低档参保呢?一方面,随着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及其年增长率r′的提高,基础养老金占总养老金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以选择1 000元缴费档次的55岁居民为例,当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为100元/月时,其预期退休后第一年的总养老金领取额为1 935元,其中基础养老金占94.2%,若降低一个缴费档次养老金会下降0.56%;当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提高到200元/月时,其预期退休后第一年的总养老金领取额为3 637元,基础养老金占比达到96.9%,此时降低一个缴费档次会使养老金下降0.30%。这说明当基础养老金占比较高时,降低缴费档次对养老金领取额影响较小,把更多的钱用于现期消费有利于总效用的提升,即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及其年增长率r′的提高对个人缴费具有“挤出效应”。另一方面,这一结果可以用Camerer等(1997)提出的狭窄框架效应(narrow bracket)来解释。农民在参保决策中会设置一个目标养老金,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缴费档次,当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或者其增长率r′提高时,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同样能达到目标养老金数额,因而农民可能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参保。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各地基础养老金均以约10%的增长率在逐年增长,而缴费累进补贴Sprog却少有调整,那么按照前文对补贴政策变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农村养老保险缴费金额应该逐年下降,而不是逐年上升。要如何解释这种异象?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收入提升“冲抵”了基础养老金的缴费负向激励效应造成的。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采用C县55岁男性的数据,分析当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提高10%时,不同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下农民的参保选择情况。
根据图4的结果,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提高10%之后,如果收入不变,较高收入群体的合意缴费降低到1 000元一下,其选择高档次的意愿明显被抑制。不过把人均收入提高3%之后,较高收入群体的最优缴费档次会回到1 000元水平,说明收入增长逐渐“冲抵”了基础养老金增长带来的缴费负向激励,甚至当收入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时,中等收入群体也会选择更高档参保。由于当前我国人均收入增速远高于3%,这一分析结果也能够部分解释为什么城乡居保的人均缴费额在逐年缓慢提升。
图4 不同收入增长幅度对参保缴费的影响
3.与现有研究结果比较
关于入口端补贴的缴费激励效应,本文发现仅有缴费累进补贴具有正向影响,缴费固定补贴不是敏感因素。石玉梅和张敏(2011)通过测算发现个人缴费固定补贴Sfixed的实际补贴率会随着缴费档次的提升而降低,从而引发逆向选择,对农民的缴费行为产生负向激励。而我们认为由于当前基础养老金占总养老金比重较大,农民会为了基础养老金领取资格而选择参保,固定补贴下不同缴费档次的实际补贴率并不是农民参保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一观点可在本文对不存在缴费固定补贴情境下的参保模拟结果中得到佐证。
对于出口端的补贴,学者们普遍认为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及其年增长率r′对农民的参保缴费行为有积极影响。如姚俊(2015)通过分析四省的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基础养老金逐年上调能够激励农民连续参保。不过现有的研究只关注农民的缴费能力,没有涉及主观缴费意愿,本文对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及其年增长率r′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增加固定发放形式的基础养老金会“挤出”农民的个人缴费,促使农民选择较低档次参保。此外,我们发现基础养老金年限待遇Byear对缴费行为无影响。具体比较结果见表5。
表5 敏感性分析结果与现有文献结论对比
(三)适用性检验
上文使用湖南省长沙县数据进行了补贴政策敏感性分析,但分析结论是否能向全国推广,还需要换用不同地区的数据进行检验。我们改用湖南省龙山县的数据重新进行敏感性分析,龙山县属于国家贫困县,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到地方补贴政策力度在全国都处于较低水平,如果换用龙山县数据后敏感性分析结果依然稳定,则说明不论地区贫富,本文的结论均具备较好的适用性。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及结果对比如表6所示。
表6 稳健性检验及结果对比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到,换用龙山县数据后,各变量变动对农民缴费行为的影响方向没有改变,说明本文所做的敏感性分析具备更大程度的适用性。在横向对比方面,龙山县居民对缴费累进补贴Sprog较不敏感,对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Bfixed的变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年增长率r′较不敏感,这体现出两地经济水平和基础养老金现有待遇的差距,说明要缩小城乡居保待遇的地区差距,适当倾斜的补贴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湖南省两个县级行政区,但我们设置的补贴变量没有拘泥于当前制度现状,而是考虑了各种可能的形式。此外,本文使用龙山县数据得出的分析结果与主样本并无二致,说明地域的变动不会影响主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以推广的。
五、补贴政策情境模拟
上一节探究了单个补贴变量变动对农民参保缴费行为的影响,但补贴政策是多种变量的组合,补贴政策的调整也必定是包含多项补贴变量变动的“组合拳”,因此我们根据目前的政策路径,模拟分析各地选择的五种补贴政策模式对农民参保缴费行为的影响。我们以长沙县现行政策作为基准情境,根据不同补贴模式和政策力度共设置25种政策情境。①因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政策情景设置表,感兴趣的读者可在《经济科学》官网论文页面“附录与扩展”栏目下载。
本文模拟了不同政策情境下各个年龄、收入档次农民的参保缴费行为,发现以55岁高收入人群为代表的高缴费意愿群体对补贴模式变动较为敏感,而其他8个群体的缴费行为对补贴模式变动的反应都是相似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展示30岁男性低收入群体和55岁男性高收入群体的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
从高缴费意愿群体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到,提高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的模式1、模式2和模式4在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的同时,均会促使他们选择较低档参保,不过模式1同时提升了缴费补贴,其对高缴费意愿群体的冲击较小。由于全方位提升补贴标准的模式1需要雄厚的地方财力作为支撑,因此在适度提高各项补贴的同时,将新增财政支出聚焦于缴费累进补贴是更好的选择。缴费补贴覆盖范围的缩减,对原本有意愿选择较高缴费档次群体会产生负向影响,模式5更多地是东北地区为应对养老基金缺口的权衡之计。最低缴费档次的调升起到一个“托底”的作用,可以“强制”农民选择一个较高的缴费档次,从较低缴费意愿群体的模拟结果也能说明这一点,采用模式3可以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提升个人缴费水平。考虑到养老金待遇往往呈刚性增长,不论在何种补贴模式下,基础养老金数额总是不断增加的,因此适度地提高最低缴费档次对激励农民个人缴费尤为重要。
图5 政策情境模拟结果图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政府补贴是城乡居保制度的一大特色,补贴方式和数额的变化会对农民参保缴费行为造成重大影响。为了分析补贴政策对农民缴费行为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补贴政策变量的增量贴现效用模型来刻画农民的参保决策过程,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的参保行为对不同补贴变量变动的敏感性,并对五种政策情境下农民的参保选择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各地政策实践,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与政策建议:
(1)基础养老金增长对缴费积极性具有“挤出效应”,适度提高最低缴费档次可以提升政策激励效果。在当前制度下,基础养老金占总养老金的比例很高,而提高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会进一步降低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总养老金比例,进而减少多缴费带来的效用提升。另外从农民参保决策的“狭窄框架”来看,当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提高后,既然少缴费也能领到预期的养老金,提高缴费档次自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尽管收入增长能够部分“冲抵”基础养老金增长带来的缴费“挤出效应”,不过在养老金待遇刚性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尽可能地扩大政策激励效应是补贴政策调整的重要目标。根据当前各地城乡居保制度实践,建立最低缴费档次适时调整机制是最合适且切实可行的方案,各地可根据人均收入、基础养老金增速等指标确定最低缴费档次调整标准。当然,必须考虑到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缴费能力,可以通过代缴保费等手段保障其基本养老福利,实现养老扶贫。
(2)缴费固定补贴并不能刺激缴费,新增财政资源应向个人缴费累进补贴适度倾斜。同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本文从跨期选择的视角验证了累进补贴的缴费激励效应,并发现年龄和收入的高低与累进补贴缴费激励效应的敏感性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本文发现无论存在年限补贴与否,理性的农民均会参保,但年限补贴的数额高低不会影响缴费档次的选择,这说明在目前城乡居保基本实现“全覆盖”的背景下,固定补贴和年限补贴更多体现的是福利性,而不是激励性。因此各地政府应在把握公平效率平衡的基础上,适度突出具有“多缴多得”激励效果的个人缴费累进补贴,建立具有梯度的累进补贴政策,引导参保农民根据自身负担能力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
(3)较落后地区及部分群体对政策变动较不敏感,探索差异化补贴制度促进养老保障“梯度融合”。根据补贴政策激励效应的横向对比发现,在目前以缴费固定补贴、累进补贴和基础养老金固定待遇为主的补贴政策框架下,较落后地区农民的缴费积极性对补贴力度变化相对不敏感,说明在同样的补贴政策力度下,城乡居保缴费额及待遇水平的地域差异会有扩大趋势。而在现行的制度下,年龄较小、收入较低的农民群体有更高意愿选择以较低缴费档次参保,不过引致这一行为的原因并不相同。年轻群体更不愿为未来的收益付出“等待”,而对于贫困群体而言,缴费能力不足可能才是他们选择以低档次参保的主因(张宁等,2017)。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建立高层级的城乡居保基金统筹的基础上,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对年轻群体开展更加深入的政策宣传,对特殊贫困群体可以采用政府代缴保费的方式,为其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当然受数据资料和作者水平的限制,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不同农民群体的划分不够细致、一致性时间偏好和一致性风险偏好假设过于宽泛等。未来可以在非一致性时间偏好/风险偏好的前提下,将农民群体生命周期内的参保决策作为一个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