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生态理念创新地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2020-06-19刘杰
刘杰
摘 要:以德育生态理念为视角,审视和剖析新时代地方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应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自我发展需求的以人为本理念,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的发展理念,营造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的自然理念,构建生态型师生关系、增加师生的良性互动的和谐理念等四方面创新地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關键词:德育生态理念;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2-080-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要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这为新时期地方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德育任务。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富有成效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实施有效的德育工作必须弄清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认真思考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 努力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德育生态理念视角,针对新时代地方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的路径,为地方高校德育创新提供参考。
一、德育生态理念
(一)德育生态理念的涵义
德育具有生态性,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德育的“生态性”受到自然生态的启迪,以“生态世界观”为参照,将学生个体的成长作为关注重点,培养学生自由成长和道德品质,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为目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使命,参照自然生态体系而构建的一种全新德育工作模式。[2]所谓德育生态理念是指德育工作者要把德育工作视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生态功能的整体,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从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需要,从维护和促进人我关系的和谐出发,选择正确的德育方法、德育手段,构建科学的德育生态系统。[3]笔者认为,德育生态理念就是德育工作者要从维护和促进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的和谐出发,建构科学的德育生态系统。德育生态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理念、自然理念、和谐理念、发展理念等,树立德育生态理念,有利于克服传统教育的非生态性,遵循人的道德发展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德育生态理念的内容
1.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在德育生态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强调一切德育内容都应满足人本身内在和外在的需求,尊重人的特性和本能需求,满足德育对象对生命本身的需求。[4]简言之,即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动力,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高校德育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重点”。以人为本落实到高校德育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单是被教育的对象,更是无可替代的独立生命体。因此,高校德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学生的自由成长。总之,以人为本在德育生态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校一切德育活动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2.和谐理念
德育生态的和谐理念强调用和谐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包括德育关系的和谐、德育管理的和谐以及德育环境的和谐,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和谐的德育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5]德育关系的和谐,即在德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老师要关心学生,而学生要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配合老师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体谅,实现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同学之间应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促进学习的进步,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德育管理的和谐包括德育方式、过程以及手段的和谐。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方式,秉承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这实质上是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3.自然理念
自然理念强调的是从人的本性出发,顺应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修养。自然理念是德育生态的一个重要理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需求,在遵循道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尊重个体的生命发展规律,倡导教育者把学生和学生的需求作为关注的重点,让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营造和谐自然的国际化育人环境。地方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在这个优良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4.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也是德育生态的重要理念之一。德育活动旨在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人的高尚品德,从本质上说一切德育活动都是培养人的活动,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学校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德育活动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教育的基础在于教育人,作为老师要懂得挖掘学生德性成长的闪光点,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6]
二、地方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的目标与内容脱离实际
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是紧密联系的,高校制定什么样的德育目标,就需要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去支持。丛德育目标来看,很多地方高校不重视德育工作,对自己培养什么样人没有清晰的认识,即德育目标不明确。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单向地给学生灌输各种道德教条,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活动为辅,学生没有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理论脱离实际,没有通过具体的实践予以落实,德育目标是只注重德育的效果,而忽视了德育方式的选择。从德育内容来看,也是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者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沿袭陈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固定不变的德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偏离了以学生为目标的德育初心。
(二)德育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高校德育管理制度有助于师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一方面随着地方高校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大部分地方高校德育管理制度基本形成规范化、科学化,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德育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执行力度不够,存在“不照章行事,事在人为”的现象。比如,部分地方高校内部德育管理制度被频繁更改,導致学校管理制度失去应有的规范和指引作用,对学校德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制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德育评价制度也存在不健全、不合理之处,缺乏常规性的监督和评估。
(三)地方高校德育缺乏良好的育人平台
良好的育人平台是地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地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高校的德育育人平台主要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第三课堂。第一课堂主要指课堂教学,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985、211 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又推进“双一流”建设工程,地方高校与研究型大学的界限划分得更为明显。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导致大批师资力量流失,国际化师资力量欠缺,这直接导致了第一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德育实效性低等现象。第二课堂主要指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对应,地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平台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地方高校往往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活动比较少且类型单一。与第一、二课堂相比,第三课堂主要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地方高校由于信息闭塞、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平台类型单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套不完善等问题。
(四)地方高校德育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自我发展需求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具有个性特征,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遵循道德发展规律,尊重其本性,满足其发展需求。但在现实中,首先地方高校德育只把教师当做道德教育的主体,对学生的需求缺乏考虑,将其看做被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一味地填充、灌输知识,学生很难自觉地接受道德教育。由此看来,地方高校德育模式往往过于重视教育者权威,倡导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视为被动者。在德育方法上,地方高校往往过分采用强制灌输,严重影响受教育者的积极性,难以达成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德育生态理念对地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自我发展需求
以人为本作为最重要的德育生态理念,是德育活动的基础。地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主体与客体等,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遵循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主体性与差异性。首先,教师需要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德育教学的核心,不仅要把学生当做教学的对象,而且要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自由。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时刻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要在科学的德育理念下因材施教,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不同。第三,教师要竭尽所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认识到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要融入进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学生不参与,只有教师的引导,最终产生的德育结果是差强人意的,任何时候都要清楚认识到教育对象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满足他们的需求。[7]
(二)发展理念: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课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是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课堂教学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教育途径。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去,感受到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地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含了爱国篇、道德篇、人生篇等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道德素质、公民道德意识以及人生观等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通过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等。其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者注重增强学生对国情、党情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党情怀,引导学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后者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第三,“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与“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重要地位。“形势与政策”课程有其特殊性,即采用专题讲座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通过呈现历史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主要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历史脉络清晰,能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利益诉求出现多种多样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仅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借助其他学科,多学科共同发力,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注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它挖掘了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深化了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孤岛”处境。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通识课程相结合。通识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所有学生,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地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抓住通识课的大阵地,开设一些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政治信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内化于思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高校开展的专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专业课程以外,还需要进行专业实践活动。高校在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时,可以从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