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分析考试焦虑影响因素
2020-06-19
上海市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六、七、八年级学生整体的焦虑中等,且已经达到明显不适的程度;从个体看,有不少学生,面对考试明显感到紧张和不适,其中,有一半学生,面对考试紧张焦虑程度比较高,有必要深入了解、研究、分析造成学生考试紧张、焦虑的影响因素。
学业自我效能感
考试焦虑得分较高的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不高
不少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不高、智商不高。有同学表示,自己的背功不如其他同学,记忆类知识总记不住;有同学表示班级里同学好聪明,他好笨啊,辅导班里的同学就更厉害了;有同学表示,自己在学习上没有天赋,爸爸妈妈学历不低的,自己没有遗传到好的学习基因。
近十分之九的学生觉得自己即使很努力也难以解决难题,约十分之一的学生觉得经过努力能解决一些难题,约二十分之一的学生觉得不懈努力基本能解决学习难题。有同学说,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没有得到好的回报。有同学说,努力了也解决不了。
自我认知
错误认知严重影响学生的考试情绪
约四分之三的学生觉得考试和毕业升学紧密联系,有同学说,考试是一扇门,通往未来的门;约二十分之一的学生觉得考试是为了了解、检查这一阶段知识掌握的情况,约二十分之一的学生觉得考试没有什么作用。
约七分之一的学生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没有信心,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法预知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约二十分之一的学生深信自己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约一半学生表示自己不能全身心投入复习;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有时不能全身心投入复习;约六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基本能全身心投入复习。
学生对考前复习、考试难度、考试结果与作用的错误认知,都会加重其考试焦虑程度。
外在压力
外在压力对学生的
考试焦虑情绪影响较大
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父母、老师和同学会影响自己的考试情绪,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父母、老师、同学有时会影响自己的考试情绪,约二十分之一的同学表示,父母、老师、同学不会影响自己的考试情绪。有同学说,他们的看法让我讨厌考试,会让我感到自卑,会让我情绪低落;有同学说,妈妈急了会骂她,她很伤心;有同学说,爸爸妈妈希望他取得更好的成绩,将来能去理想的高中学习,希望他更努力一些,这样的想法有时会困扰他;有同学说成绩不好,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压力很大;有同学说,考得不好老师会批评,这让他感到自卑;有同学说,同学会嘲笑的,会看不起他,他感到没面子、很自卑。
父母、教师期望值总体过高,批评指责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分析考试惨败因素,打击学生自信,诱导学生对考试的反感,加重学生的考试焦灼感,同学间的嘲笑、分数的比较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抑制潜能的发挥,使学生厌恶学习厌恶考试,加重学生考试焦虑的程度。
躯体反应
躯体反应严重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
约五分之四的学生在进考场时存在紧张焦虑感,即使准备很充分,也会有这种感觉,有同学会觉得自己越复习越紧张,有同学觉得自己总没有复习好,想多看几眼,有同学总担心自己忘了复习的知识。约十分之一的学生进考场时有时会有紧张、焦急、忧虑感,约十分之一的学生进考场时没有紧张、焦急、忧虑感。
约五分之三的同学表示自己考试时依然很紧张害怕,会产生躯体反应;约四分之一的同学表示考试时有时自己会感到紧张害怕,产生躯体反应;约十分之一的同学表示自己在考试时专心做题目,不觉得害怕,没有躯体反应。感到害怕的同学會伴随一系列躯体反应,比如不自觉抖动、发烧、心跳加快、要上厕所、头疼、发冷、手心出汗、指尖疼、心情急躁、胡思乱想、不知所措。
所有同学都表示考试失败会让自己不高兴。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说不高兴情绪会持续一天,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说不高兴情绪会持续一周,约七分之一的同学说不高兴情绪会持续一个月,约七分之一的同学说不高兴情绪会持续两个月,约二十分之一的同学表示,如果期末考试没考好,整个暑假都很不开心,开学三周后这种不愉快情绪才渐渐消散。
访谈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低,在学生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产生困扰,影响了他们的考试情绪,甚至或多或少影响了他们的考试成绩。
(作者:上海市长江第二中学 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