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20-06-19张学秋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办学学院学校

摘 要:地方高校的二级学院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创新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有效调整校院两级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落实学院办学自主权,激发二级学院的内生动力,将有利于保证高校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 管理模式 创新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进程的加快,地方高校推行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校、院二级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和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管理模式将高校内部资源统一配置的基础上,实现共享。其目的是使高校的管理重心下移,二级学院成为重要的权责实体。

创新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将是保证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二级学院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处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枢纽地位,可有效地保证高校的生机和活力。

一、我国高校学院制的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功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是客观的体制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是主观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总的而言,我国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上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度建立存在问题

我国地方高校在二级学院的设置上缺乏应有的科学论证,不能很好地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又未建立基本的约束机制。学院被赋予的权限与所掌握的财权、人事权等不匹配,办学重心偏向学校层级,学院没有真正成为办学主体,直接影响了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内部定岗、定编制度缺失,导致工作不能执行到位。编制内合约管理、聘期管理多有名无实、形同虚设,进人指标、职称指标、绩效分配等存在“大锅饭”问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管理岗位的激励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很好激励学院和全体教职员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2.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地方高校内部管理多呈现条块分割局面,管理碎片化、条目化,“头重脚轻”。校部机关虽掌握大量办学资源,但易陷入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抓战略发展、宏观管理和对二级学院办学的监督上;而学院的日常工作则疲于应付机关管理部门具体事务的要求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的建设与创新上。看似校院两级工作任务都很繁忙,其实工作质量并不高、效率偏低。绝大多数新建地方高校对二级学院的定位不很清晰,忽略了二级学院内部管理对高校教学所具有的独特影响。有的领导还没有形成清晰、成熟校院两级管理的清晰思路,很少考慮二级学院内部管理机制的问题,对二级学院工作很少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意见。有的二级学院在学院组建之后,没有对学院的内部组织进行重新整合,学院内部管理关系比较混乱,甚至陷入无所适从的状况。

3.校院二级管理权责划分存在问题

目前地方高校管理的实际状况是权力过多地集中在学校一级,二级学院的工作范围在不断扩大,事务性工作在逐渐增多,相应的任务加重,却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主要表现在办学、科研、教学、人事等方面。权责挂钩是二级学院在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原则,它是构建学院制管理的灵魂,有利于检验学院制管理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和合理。而目前很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责权不清的现象还很明显。主要体现在校、院之间的权力、职责和基本职能没有进行合理的划分,出现责、权、利不明确,甚至责权不对等,这样一来,大大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功能和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难以在整个地方高校内部形成协调、高效运行的整体。

总的来说,当前地方高校内部管理的现状:该放的没有放下去,该管的没有管好;校院两级没有形成合力,办学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国家倡导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目前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院与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院与教职工争先创优。因此,创新地方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是实现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创新我国地方高校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建议

1.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要想解决好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二级学院的管理体制就需要改进和完善,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自我管理,促进自我意识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者就应该主动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文化素养,在促进内涵式发展的同时对外展示良好形象。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管理工作者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具有特色的管理文化。通过培训等各种形式,使二级学院管理者明确各自所处的地位和应担负的责任,明确工作重点和范畴,深知管理的重要性,注重驾驭、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能制定出科学、有效、合理的应对方案,积极探索二级学院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做好教学、科研、学科团队建设。

2.落实“校办院”向“院办校”办学理念转变

校院两级关系的重新认定是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前提和基础。校级和院级在大学管理中的地位是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发展需求而发生变化,校院两级管理权力也要适时做出调整。由于传统校院管理中,学院的发展完全依附于学校,是纯粹的“校办院”模式。那么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需要构建有利于学院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调整学院设置,积极探索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资源、权责、制度、流程合理的学院治理结构,二级学院探索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谋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从而提升治理能力,初步形成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充满创新活力的院系管理运行机制。

3.增强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

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激活二级学院办学活力,校级集权过多,不利于二级学院自主管理工作开展。这就需要校级管理层在管理重心和管理方式上作出调整,既从微观的参与性管理向宏观的调控性管理转变,以“放”为主,“管服”跟进,通过系统改革,使学院成为拥有较大办学自主权的责任主体,最终建立起权责清晰、制度规范、激励体系健全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使学校办学充满活力、富有高效,促使学校科学健康发展。

(1)决策权,学校应该将更多重大决策权下放到二级学院。校院二级管理改革是对决策权下放的必然诉求。二级学院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行政权力以院长为主,集体决策权以院党委为主,院长在民主的基础上行使独立决策权,即院长可决定拍板,独立承担责任。院党委支持院长履行职责,凡由党委决定的事项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形式,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行使决定权。

(2)财权,随着二级学院自主发展需要及其自筹资金能力提升,学校应该从资金具体分配掌控转向资金管理办法及资金分配政策上。这需要学校在学院资金来源自主权上作出调整,将部分资金来源责任转移到二级学院的同时,将相应的资源配置权下放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在遵守国家和学校总体方针前提下可以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获得相应资金配置权。这不仅有利于学院对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也有利于加大学院与社会的联合,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的发展。

(3)人事权,二级学院对人事权的诉求主要来源于学院学术性活动的自主性以及如何激励学院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需要。比如,由于学校对学院教师高级职称人数名额的限定,以及对职称评定在工作年限上的硬性规定,学院很难对优秀人才进行自主提拔和管理,这不但容易造成优秀青年教师的流失,还会产生高职低能问题的可能。所以,学校要将适当的人事聘任、人事奖罚制度、人事调配、教师进修等权力从校级职能部门下放到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对本院教师聘任、资格认定、学术成果评定、人事调配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自主管理。

4.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实行二级学院的地方高校,其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中的各层次的机构职能不明确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学校要出台系列相关制度,特别是及时根据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现状明确学院的职责、权力,确保以学院为中心的管理机制的有序运行。同时,也要有相应的宏观调控制度,校部的权力下放之后,要担负起全校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调查监督、评估等管理工作,使学院工作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而开展,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是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学院要以学校的大局为重,保证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有序运行。学院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目标,坚持自主发展、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制定学院章程,按照充分尊重利益相关者权益、激活各类要素资源效率的原则,实行党政联席会、教授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内部治理结构,各权力主体各有分工,相互制衡、相互配合,使资源、权责、制度、流程的配置与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发展的职能相一致。坚持“院为实体”,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授予学院办学资源支配权,增强学院自身发展动力。坚持权责匹配,明确校院二级管理权限和责任,用制度管人管事,实现学院建设目标与办学资源配置一致。从大学治理的角度看,二级学院治理是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因此,建立新型校院关系,优化学院治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成为二级学院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未来将任重而道遠。

参考文献

[1]石中英.大学办学院还是“学院办大学”[N].光明日报,2016-5-16.

[2]张德祥,李洋帆.二级学院治理:大学治理的重要课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7(3):7-7.

[3]宣勇.论大学的校院关系与二级学院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6(7):1-5.

[4]谭婷.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5,(7):10-14.

[5]陈廷柱.院系治理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其系统化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7,(1):8-12.

作者简介

张学秋(1966-),女,辽宁鞍山人,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办学学院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学校推介
西行学院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