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中的革命

2020-06-19喊梦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喊梦

摘 要:人民生活質量与生活态度直接相关,生活态度又取决于人的生活感受,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表征人的生活感受的基本维度。本文旨在利用静悄悄革命理论进行思政教学改革,从而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静悄悄的革命 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知名教育学者佐藤学的潜心专著。这本书列举了日本许多小学的教学改革实例,并取得了一些成功。敢于创新和改革的日本教师的专业精神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务实和实践性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给我了启发。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给我带来了启发。阅读整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对本书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聆听的艺术

书中第一章第四节将倾听学生的发言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比作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学生的发言就好比是他在练习扔棒球,如果老师能准确地接触到球,无论这个球扔得好坏,那么学生的积极性都会被激发,从而能扔出更好的球,也就是说,教师的认真倾听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认真倾听呢?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课前脑子里已经准备好教学的每个流程,每个环节需要讲的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设计的教学流程中来,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预设的答案,教师心里就很急,一急就随便给学生找个理由让他坐下,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并说道:“你是不是也这样想的?”这样的对话不是倾听,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整个课堂让我们感觉学生始终被老师、被教学设计所牵着走。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会让学生失去个性发展的机会,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墨守成规的框框中。

老师的倾听不仅是在听学生的发言,而是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到孩子们隐藏的声音,并从内心发掘出真实的思想,从而引起情感共鸣,只能认真地听学生的讲话,才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该书还提到,教师除了学习听学生的话,还应着重养成学生之间听对方的习惯。 在课堂里,我注重引导学生互相倾听。 无论是谁讲话,我都会引导所有人看着发言者,当热情和期待的目光聚集在发言者身上时,给他一种无声的鼓励,他的讲话更加自信。 在聆听中,我还指导学生在思考时要善于发现和认真聆听:他说了什么,补充什么以及我不同意的观点。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润泽的课堂”。

二、积极学习

想要改变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改变就是要去改变教师。而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并不是仅仅靠几次培训,几次演讲就能改变的,因为大部分理论都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得到。想要改变教师,需要的是不断地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在书中佐藤学也提到,作为一个教育的实践者,在书中学到的知识虽然重要,但远比不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和现实中来得印象深刻而有意义。我认为频繁地开展类似评课议课这种教研活动可以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关于听课和评课,我一直认为这体现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授课者在上课时容易犯的一些小毛病可能自己从未注意或引起重视,然而听课者坐在下面却能够一目了然地观察学生的反映和老师的语言以及一些细节问题。针对一些授课者容易出现的问题听课者进行指正,同时也可以向授课者学习一些上课技巧,共同学习!总之,有效的校内教研活动,对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教师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不断完善自身,从而更好地面对学生。

三、开展“合作式学习”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合作式学习”。每个班里的每位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现有的知识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与进步。不单单是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相互讨论交流,以此来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静悄悄的革命》书中如是说到:学校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进行的学习的场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这样的活动机会。在教学设计时,多考虑哪些教学环节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来完成。比如在学习到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表现出加减法的规律,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讨论,也有可能有争执,不懂的孩子可以向学会的孩子请教,从而达到互相协作的目的。

四、尊重个体差异

“为了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就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班级中健康成长。”这是我读完第四章后最感同身受的地方。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面对着教学内容上的问题,还有学生过于低龄化的问题。很多学生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并不习惯数学学习,面对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好,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和时间,相信他们会有所改变。而不同学生身上也会体现出不同的问题,有的孩子可能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有的学生则是不能被数学所吸引,老师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切莫一种方法针对所有的学生,这样并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除了关心孩子学习上的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因为学习上的困扰,又不愿意诉说,在心里压下心结,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当一个倾听者,这又回到最开始我们论述过的问题。

结语

读完这本《静悄悄的革命》,它让我能进行更冷静、理性地思考,让我这个年轻老师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倾听学生与同行老师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自身的教学方法,但课堂的主体毕竟是学生,我们要学会照顾他们的情绪,构建润泽的课堂。也许,很多令我们看不惯、不满意的教学现状是无法改变的。即使改变,也是困难重重,但至少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课堂开始改变,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中去!

参考文献

[1]伍小玲.以“静悄悄的革命”理论为依托进行思政教学改革以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2):81-82.

[2]李祖文.学习的革命,只能静悄悄[N].语言文字报,2019-10-25(003).

[3]吴斌.教育始于倾听——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J].青海教育,2019(05):56.

[4]吴天江.构建开放的课堂——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J].江苏教育,2018(94):75-76.

[5]马天保.应对·合作·参与:课堂改革的三种路径——兼谈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9):35-37.

猜你喜欢

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