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后浪”和“前浪”一起奔涌成“巨浪”
2020-06-19何勇海
何勇海
5月4日青年节当天,bilibili发布了献给年轻一代的演讲视频《后浪》,刷屏各大社交媒体,并在接下来的几天持续发酵。视频中,著名演员何冰用饱含深情、极具感染力的语调,细数了“后浪”们的诸多特点:学习能力强、敢于创新、思想开放,“能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电影、音乐中表现的青春,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所以,作为“前浪”,“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很显然,这则登上央視的《后浪》演讲视频,表达了以60后何冰所代表的“前浪”,对年轻一代的理解、认可、祝福和赞美,是对“青年”和“青春”的歌颂。它不仅让不少年轻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一位95后网友就表示,“我从小到大听到了太多自私、浮躁的批评,这次终于找到一种被理解、被夸赞的感觉”;也让不少中老年人颇有感触、深刻反思——一位60后网友就表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后浪‘前浪之间,真该多一份理解了”。
可以说,《后浪》之所以在社交媒体掀起“巨浪”,在于它态度鲜明、语气坚定地否定了“一代不如一代”、年轻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等刻板定论。正如《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所说,过去二三十年里,“垮掉的一代”这顶舶来的、早已背离原意的“帽子”,先后被扣在中国80后、90后和00后的头上。然而,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人们曾面对地震灾区的年轻志愿者,感慨“最年轻的80后也成了中坚力量”。而今年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90后、00后约占1/3。谁说年轻一代是“垮掉的一代”?
现在,真的到了消除刻板定论、代际歧视之时。“前浪”们要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国家与社会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一代代“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国家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是由每一代人流汗、流泪、流血甚至拼命来共同推动的,每一代人都在为我们的国家与社会负重前行。只不过,每一代人处于“后浪”时期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这也是成长的必要经历;“后浪”们比起上一代人,似乎少了点朴素、踏实,多了点奢华、浮躁,但不并代表他们消极颓废,不具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而“后浪”们,则要排除对“前浪”的异议,“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本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谁也不能违背,要看到“前浪”们对生活、对事业、对世界充满爱与热忱,这样的人永远青春。“后浪”们还当积极响应“前浪”召唤,恰如鲁迅所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用行胜于言的激情和干劲,担当社会重责,展现青春力量,为自己代言,为时代定义。
总之,无论“前浪”还是“后浪”,只要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就永远都是年轻的模样。“前浪”和“后浪”都应消除代际意识、代际隔阂,建立共同体意识,平等沟通,携手共进,一起好好守护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以及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的人们。其实,将人们粘合在一起的不是年龄,而是心境、观念和责任。朝气蓬勃的“后浪”和胸怀广阔的“前浪”和谐共生,一起奔涌成“巨浪”,就能助推我们不断迎接新的时代挑战。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