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育和发展宁南县农村新型林业经济之探讨

2020-06-19胡发惠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林业经济新型培育

胡发惠

摘 要:结合宁南实际,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林业经济。整合完善现有林业专合组织,解决存在问题。依托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职能部门加强监管,搞好服务。推动林业生产逐渐向现代化迈进。

关键词:培育;发展;新型;林业经济

一、林业生产概况

(一)地形地貌

宁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东临金沙江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全县以山地为主,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南北走向,沟谷呈深切割,坡度大。宜林地带广阔。

(二)自然气候

宁南县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季节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9.3℃。具有高山区冬春相连,二半山四季分明,河谷坝区长夏无冬的立体气候特点。为植被的多样化分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林木分布

植被种类繁多,从河谷到高山呈垂直分布。适宜从亚热带到寒温带的多种林木生长。海拔从低到高渐次形成了干热河谷以木麻黄、新叶合欢为主的防风林带和以蚕桑、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林带;中二半山区以阔叶树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带和以蚕桑、北温带水果、青、红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带。海拔3500m以上的无人区主要是大片的高山原始草甸,林木低矮,多为针叶类。

二、现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类型及基本情况

(一)类型

1.造林大户。经营林地面积达到500亩从上,并具有专业种植水平和林地管理经验,能通过植树造林获得相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林业经营者。

2.林业专业合作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从事林木种苗繁育、花卉生产、植树造林、森林管护、森林采伐、林下种植、林间养殖、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林业生态旅游。林产品销售、贮运、加工等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互助型经济组织。

(二)基本情况

1.经营户数量。全县共有造林大户16户。其中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的15户,集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1户,林业专业合作社9户。其中拥有注册商标的1户、创办了加工实体的2户,合作成员2879人,涉林企业2家,分别是宁南县玉丰核桃有限责任公司和凉山州现代核桃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前者为凉山州重点龙头企业。

2.经营种类及规模。造林大户经营面积总计32315亩。主要分布于俱乐镇和幸福镇。经营品种以核桃为主,搭配少量油橄榄、茶树等。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披砂、竹寿、华弹等交通便宜、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以经营花卉、苗木及芒果、枇杷、香蕉等特色水果为主。

三、新型农村林业经济发展趋势

(一)体制保障

随着林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林业产权制度的完善,国家为造林人提供了有权、有责、有利的体制保障。极大地提高了造林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以家庭为主,对森林进行保护性开采利用的多种经营方式已逐渐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为培育和发展适应现代化林业工作的新型林业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市场推动

要让林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获得经济效益。必须克服单家独户、小打小闹、零星分散、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的经营格局。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经济合作体,建立足以抗御市场风险的长效机制,发挥规模效益。才能更好地调动营林积极性,有效提高林木产能,切实助农增收。林业专合组织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已成功举办了几届“枇杷节”和“核桃节”。打响了宁南特色林产品品牌,促进了林果业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困难,规模效益差

1.林地不成片,整合难度大。宁南是传统的农业县,除国有林外,农户自有林地多与农耕地插花。尤其在二半山以下农业主产区,除桑树种植相对成片外,林地集中连片的很少。而且还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农耕土地不宜流转,大规模营林比较困难。

2.農户珍惜自家林地,不愿转给他人。随着林地分山到户,农户种植经济林木的热情很高。通过这些年的辛苦经营,已经见到了收益。虽然种植零星,效益不高,但也很难割舍。给涉林企业流转林地增加了难度。集约化程度低,林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没有拳头产品,自然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二)对现有经济实体缺乏有效监管

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社名存实亡: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社准入门槛低,致使一些牵头的农户为享受资金补贴和政策倾斜跟风而上。造成部分专业合作社从未以专合组织的名义开展经营活动,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建议及意见

(一)整合现有经济实体

1.择优培育。组织专人对现有的27个林业经合组织进行清理整顿。对组织松散,管理跟不上,从来没有开展过经营活动的“空壳社”坚决予以取缔。本着求精求实,发展一个带活一方的原则。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管理相对完善,经营活动开展较好,经济效益显著,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经营体。

2.完善制度。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一个经济实体良性发展的保证。专业合作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不能让规章制度成为应付上级,骗取扶持的表面文章。必须做到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运用到经营活动上。让合作社管理走向规范化、民主化。达到得人心、聚民意、有效益、促发展的目的。

(二)因地制宜,合理推进

1.着重培育林产品经销实体。针对林地分散,土地流转困难的问题,探索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在家庭经营为主的基础上,按规范化种植标准进行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通过订单生产、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产品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经销,以提高林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合作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营造“一村一品”的林业产业基地,打造生态旅游景观。通过举办赏花、采摘、垂钓、品原生态农家美食等活动,带动林家乐的发展。

六、结束语

宁南自然条件优越,林业是传统的富民产业之一。可开发利用林产品种类多、品质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政府对林业生产十分重视。林权改革更提高了群众的造林热情。特别是移民安置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为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林业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要认真总结前几年林业专合组织发展的经验教训,解决存在问题。在依托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前提下,通过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培训技术、搞好服务。因地制宜谋发展,引导林业生产逐渐由传统模式向集约化,现代化转变,促进新型农村林业经济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林业经济新型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西藏林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