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绵羊繁殖率技术探讨

2020-06-19陶果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改善方法

陶果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传统的繁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绵羊的繁殖率已经越来越受到绵羊养殖户的重视,本文重点对提高绵羊繁殖率技术进行研究,以便可以为今后的绵羊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绵羊繁殖;繁殖率技术;改善方法

绵羊养殖是畜牧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绵羊自身的特殊性,具有繁殖率和生产性能低的特点,所以改善绵羊繁殖率技术对养殖户的增产增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提高绵羊的繁殖率同时也是提高地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依据绵羊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对绵羊的繁殖率技术提出改善措施。

一、采用先进的绵羊繁殖技术

(一)人工光照技术

每年绵羊的发情期一般都在光照由长变短的时期,所以,在夏季如果想让绵羊提前进入到发情期,可以利用人工光照的技术,通过人来控制光照的时间,确保光照时间的稳定性。一般维持在9月份光照的范围内,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圈舍的干燥和通风,给绵羊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有条件的农户还可以在圈内放养公羊,促使母羊的发情。

(二)激素处理技术

在绵羊膘情和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人工给药加快绵羊的发情间隔,并形成一定的发情规律。通常来说,阴道酮栓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法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方法,可以通过激素诱导控制繁殖周期。采用这种技术一般绵羊的产羔周期可以控制在8个月,缩短了产羔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绵羊的繁殖率。另外,养殖户还可以采用早期断奶和直线育肥技术,减少绵羊的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早期断奶育肥技术

一般小羊出生2个月后就可以断奶了,这样不仅利于小羊的快速生长,同时母羊又可以缩短喂奶期,使母羊快速恢复性周期,缩短产羔的间隔,一般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三年产两胎的效率。当然具体的断奶时间,还是要根据绵羊的品种和饲养水平来判断,要酌情进行调整。

(四)人工授精技术

目前养殖业人工授精技术相对已经比较成熟,通过人工授精可以实现优中选优,培育出更适合养殖的绵羊品种。可以选用优质的公羊精液,人工注入到母羊的生殖道内,替代了传统交配产仔的方法。采用人工授精可以降低公羊的养殖数量,节约养殖成本,还可以实现集中配种、集中产羔,比较便于产羔后的管理。

(五)适时配种技术

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总结,绵羊一般在配种季节第一、二个发情期具备较高的配种率,在最佳时期配种双胎,成功的概率会比较高。10个月以上的母羊配种几率更大,公羊平均在8个月左右,但是对膘体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超过40kg才可以进行配种。除此之外,绵羊必须选择在最佳的发情时间配种,在发情后的12~16小时为配种的最佳时间。母羊发情的表现一般体现在食欲不振并伴随叫声,外阴充血,同时主动配合公羊的爬跨举动,这时可以采用双重配种的技术,提高母羊的受胎率,也增加了一胎多羔的可能性。

母羊繁殖率的高低主要是受绵羊自身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基因的影响,但同时外部的环境也会对母羊繁殖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圈养环境和饲养水平等因素,提高绵羊的繁殖率水平,是发展养羊产业和提高绵羊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相关专家学者正在加大这一方面的研究,期望可以攻破绵羊季节性繁殖的难关,实现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情配种,使绵羊繁殖率大大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将生物科学运用到绵羊的繁殖技术中,通过对环境、饲养技术和人为因素的改善,逐步提高绵羊的繁殖几率,实现科学产羔、集中配种、集中产羔和集中出栏,在饲养成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增加绵羊饲养的经济效益。

二、采用先进的绵羊饲养管理技术

(一)对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对于种公羊的管理必须采用单群管理的方法,坚持杜绝和母羊一起成群饲养,种公羊的饲料喂养一般要注重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对公羊的配种能力和精液质量有直接的关系。种公羊必须要确保身体健硕,膘情不宜太瘦,保持中上等水平,这样的种羊配种能力比较强,母羊受精概率也会比较大。公羊在配种前就应该注重饲料的强化,增加運动,有必要时对公羊进行采精训练,保证精液的质量。除此之外,在平常的饲料中可以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混合精料,多喂一些优质的草料,还要注重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像胡萝卜等维生素比较多的饲养也是比较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要根据需要,实际配种的次数对饲料适当调整。

(二)对母羊的饲养管理

对于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是对母羊膘体的控制以及饲养水平和产羔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掌握,对母羊的科学饲养和管理可以有助于母羊日后的发情和配种情况,甚至还会直接影响羔羊的体况和健康程度。加强对母羊膘体的管理,可以确保母羊的排卵数量和整体发情期,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母羊发情期前进行短期优饲,增加一胎双羔羊的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通过产羔表现来选留双羔羊充当后备母羊,多羔性是带有很强的遗传基因的,产双羔羊的母羊,以后产双羔羊的概率要比产单羔羊的母羊几率高,尤其是第一台就可以产双羔羊的母羊,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双羔羊留做后备母羊。通过优先选择,可以进一步提高绵羊的繁殖几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分别从饲养管理、养殖方法和技术等层面提高绵羊的繁殖率。绵羊养殖在我国畜牧业养殖中占有重要比重,由于绵羊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具有繁殖率低的特点,一定程度上给养殖带来了困难。养殖户一定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来不断完善绵羊养殖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在一定层面上推动了畜牧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茂伦,赵瑞莹.肉羊规模化养殖场(户)选择适度规模养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306户规模化养殖场(户)的调查数据[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5):241-245.

[2]李华振,狄冉,刘武军.绵羊繁殖轴相关组织RXRs基因的表达及RXRA基因多态性与季节性发情之间的关系[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27(08):1401-1409.

猜你喜欢

改善方法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浅析承压类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现状及改善方法
如何改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
如何改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
网络表情包对大学生人际交流效果的影响
探讨如何提高机械制造实践教学效果
浅析中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改善策略
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企业文化对交通工程施工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