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网络思政平台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0-06-19吴若菡

软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易班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摘要: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借助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平台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网络思政平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制约平台发展的因素,尝试提出解决策略,为下一阶段平台建设提供借鉴。通过提升运行水平,改善用户体验;丰富平台内容,完善服务功能;驱动技术升级,实现深度融合;行政力量扶持,多方助力发展,基于“两微一端”和网站打造并完善在线思政教育平台。把握“互联网+”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易于掌握,提升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平台;易班

DOI: 10. 11907/rjdk.19165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20)004-0276-05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网络育人作为“十大”育人體系的重要一环,要求高校“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净化网络空间,优化成果评价,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指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要高度重视虚拟空间、网络环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借助网络提升自己的“话语权”,把网络作为争夺青年学生的重要阵地,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2]。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工作,通过微信、微博和客户端打造在线思政教育平台,尤其是易班平台的出现更体现了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重视网络思政平台的建设。从2009年开始,学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研究、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证研究、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研究等方面。李志强等[3]认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把握好网络与网络群体特征,为大学生提供期望的立体化网络社区,传播优秀文化、弘扬先进,推进校园民主建设,快速提升公众情感共振,引发同感汇集点;董玉来等[4]利用易班平台对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指出基于“易班”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主要通过建立教师个人主页群、虚拟教学班级、思政课程特色栏目、互动学习组群及“教与学”测评系统等进行,还要重视对网络思政平台的政策、资金、人员、技术支持等;刘智斌等[5]利用“上海海洋大学Entropy网络行为协同分析系统”实现了对易班上大学生网络行为数据的自采集。通过数据挖掘,为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的决策支持;沈漫[6]指出信息资源整合是网络思政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易班的信息资源整合需要从高校师生需求出发,利用各高校自身的网络资源将其加工后集中展示在平台上,以文件方式、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等,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数字资源体系;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同网络思政队伍的素质息息相关,罗汝坤等[7]认为只有形成从选拔到专业化发展的全面完善的队伍建设模式,建立高效健全的体制机制,才能组建强有力的易班网络骨干队伍。网络思政平台使学校德育实现了从线下向线上的跨越[8],扩宽了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渠道[9],为大学生构建协作学习新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10]。平台收集的数据为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质量[11]。但是信息技术并不会自动导致思政教育发生深刻的内在制度变迁和组织结构变化,它只有在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支配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12]。在利用网络思政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同时,要切实保障学生的隐私权、知情权、参与权等相关权利[13]。2017年之后,国内相关的研究逐渐减少,文章的数量明显下降,关注的焦点也从对平台功能建设的宏观探讨转向具体应用。针对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出现的师生参与度不高、平台层级管理、行政推广方式难以适应社交媒体传播规律、内容建设单一、原创性不足、缺乏互动造成大学生对平台认可度不高、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刘颖洁等[14]提出运用故事化叙事,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效果;杨青山等[15]则在对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发现,网络思政平台的良性发展首先取决于平台能否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成长的时代特点,贴近大学生触网的心理和习惯;其次要实现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相结合,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网络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同生活深度融合,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必须面对的选择。对网络思政教育手段和模式创新的迫切需求与相关领域的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和制度创新,对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现实需求。

1 网络思政平台发展困境

互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融合,推动了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1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阵地基石。明确平台的根本任务,夯实平台建设是网络思政教育创新的前提条件[17]。

1.1 网络思政平台发展现状

近20年国内相继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尤其是高校,在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絮叨的话”网络思政工作平台,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依托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体平台,围绕“思想引领”“生涯辅导”“成长服务”3大主线,通过“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原创网络文章,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以辅導员为主体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如“大冰辅导员”“辅导员娘亲”“静姐姐的思语”等.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不同角度开展网络思政教育,颇有成效。2018年1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上线,作为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门户网站,具有发布信息、交流经验、集纳资源、提供服务等重要功能。该平台着眼于咨询宣传网站、成果展示园地、工作信息平台的目标定位,力图打造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的资源集散库、思想文化策源地和宣传舆论风向标。易班( E-Class)平台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网站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定制一站式服务功能,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2009年上海首先开展易班试点。2013 -2015年,易班进入全国共建第一阶段,推出易班开放平台,并进行移动客户端和Web端全新改版,推出了易班优课平台和移动开发平台。2015年至今,易班逐步在全国实现“全覆盖”,截至2019年3月,易班平台共有836所高校人驻,近1350万师生注册。易班应用广场上线,易班云的推出也丰富了易班功能,助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云南省从2017年起,计划用3年半时间,采取“四步走”战略,构建“省级相关部门主导+省中心主建+高校主体”的协同推进机制,把“易班”建设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全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网络互动示范社区,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平台”,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平台和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平台。目前,云南省76所高校均已完成易班学校机构号注册,累计注册师生40万余人。为了使大学生养成使用易班习惯,广西投入1亿多元用于自治区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了一批教育管理基地和研究中心。2016年,投入300多万元建设“广西大学生在线”,形成以“广西大学生在线”为主体的区内高校思政教育主题网站集群,打造属于广西的大学生学习交流平台。绝大多数高校依托校园网建立了思政教育平台,很多高校积极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政工作,一些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了思政教育系统。各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重要性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建设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力度都很大。但是,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与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网络思政平台发展制约因素

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零零后”一代从出生就被打上了“数字原住民”的时代烙印,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思想特征。传统的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导向遭遇瓶颈,无法适应当代青年需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相关调查显示,易班现存的不足主要体现在:①用户活跃度低和互动效果差;②平台功能不够完善、操作不简洁影响用户体验;③平台信息量小、趣味性不高,缺乏吸引力;④强制性注册,将平台使用频率和学生日常考核挂钩的方式,引起不少使用者的反感。制约网络思政平台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4个方面。

1.2.1 教师因素

综合性在线平台具有完整的体系设置。在由学生、班级、学院、校院共同组成的系统中,教师在不同受众群体中发布不同来源的信息,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往面对面上传下达的工作模式[18],减轻了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这种方式既打破了部门之间自建系统的信息壁垒,又可以及时有效地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实现了信息通畅地上传下达,节约了行政资源。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可靠的平台实现了“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可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教师要求学生使用平台而教师自己不用的现象。学院通常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来督促和管理学生使用易班,任课教师基本上不会注册,更不会主动使用易班平台。究其原因有:①绝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成熟的校园网系统,教师在本校系统上可以完成所有的在线工作;②校内各职能部门开展的线上线下活动很少通过易班平台通知和组织,加之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在线系统,如教务部门有教务系统、科研部门有科研系统、学工部门有学工系统、学院有学院的网站,易班能够提供的功能各部门通过自己的系统都能实现。易班平台的建设忽视了“学院”这个层级的作用。因此,要让大学生真正喜欢使用易班平台,首先要得到一线教师和高校行政人员的认可。

1.2.2 学生因素

易班的宗旨是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大学生是易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易班建设自始至终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19]。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易班)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为什么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且没有稳定的用户人群?调查显示:①在易班建设过程中,出现部分高校强制师生注册,甚至将参与易班情况直接与学生成绩挂钩的现象[20],这样的做法招致很多学生的反感,进而从内心对平台产生抵触情绪;②易班是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半开放社区,平台的有效服务半径是学生进入大学到毕业的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不再关注易班;③不少学生反映,易班平台内容单调,缺乏新鲜感,毫无吸引力;④很多学生认为,易班无法满足大家平常对学习信息的获取需求,平台不能及时全面发布学校日常活动信息、不能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没有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⑤缺少对学生的关注。易班平台的目标使用人群是在校大学生,平台的基本组织架构以班级为单位,缺少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易班平台是学校、学院、班级、个人4级架构,学校的任务拆解到学院这一级,学院和校内各个部门根据职能向下传达要求,学生要面对多个任务,无疑增加了负担;平台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未关注“零零后”使用社交平台的心理特征。

1.2.3 平台因素

现有的网络思政平台(易班),在资源共享、资源质量和数量方面欠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仍未将社会网络和学习网络有机整合,提供的优质学习资源匮乏。易班平台主要包括8大功能模块,涵盖新闻发布、学习资源、就业指导、轻应用、生活服务、班级管理和在线交流方方面面,在网站建设的同时还开发了手机APP,但用户反映平台建设“大而不全”“大而不精”。功能齐全但支撑功能正常运行的内容匮乏;缺少特色功能和特色資源,像把众多应用和功能组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最关键的问题是核心主题模糊。

1.2.4 制度因素

易班平台未能有效解决3个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①平台运行机制。通常一项制度的推出要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但要有缜密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易班更是如此。高校在推进易班建设中应避免采用强制注册制,尊重广大师生的自由选择权,制定柔性措施吸引师生积极参与[21]。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在运行过程中,既要坚守思政教育主题,又要区别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隐性思政教育是对传统显性教育的重要补充,能够弥合学生思政认知与个人实践之间的断裂,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在行为体系中得以体现和加强,而这正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当前社会背景下,隐性思政教育在网络环境中寻找发展路径更为有效[22];②平台推广机制。由于是公益性平台,易班的推广手段较为单一,应适当借鉴一些市场化推广手段,摸索一套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方式;③平台保障机制,易班平台建设过程中尚未实现国家层面统筹、地区层面统筹和学校层面统筹。在国家层面未实现各高校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在地区层面,亟待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支持计划;在学校层面,仍未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办公系统整合。

2 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对策

2.1 提升运行水平,改善用户体验

易班平台经过多年发展,不论是内容、功能还是系统一直保持更新,但是缺乏创新、内容单调和资源欠缺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用户缺乏吸引力,造成用户流失和口碑下降。长期以来,平台运营者和管理方把关注焦点放在提高注册人数和使用人数上,忽视了平台建设,这是制约平台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易班平台现在采取的方式是自上而下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注册,将评优评先同平台使用挂钩,在平台的学习频次和发布消息的数量被量化为考核积分,以此驱动学生使用,这种推广方式肯定不受欢迎。但是,现阶段又不能完全放弃这种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仅仅把易班当作管理学生、收集学生信息的手段,那么易班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制约[23]。只有通过提高平台的内容质量和改善用户体验才能实现易班的良性发展:①加强易班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易班网络运行环境的稳定性,重点关注手机客户端建设,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交互和使用体验;②为师生开发个性化应用功能,追求功能的简便性,上传下载的快捷性和交互的友好性;③改进易班页面设计和功能设置。页面设计要本着简洁的原则,让使用者能够快速找到目标资源。在网站创意上,引入更多趣味元素,在视觉表现、交互效果、文案设计等方面,让用户体验到乐趣。功能设置不能贪多求全,而要基于“好用”和“实用”的原则。总之,在平台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平台到底好不好,师生最有发言权。

2.2 丰富平台内容,完善服务功能

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思政工作开展的好坏既取决于内容的丰富程度,也取决于内容更新的速度,也就是内容需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变化,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要学会用学生的话语体系讲故事。例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动画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关注,团中央及时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开设专栏、及时转载,通过弹幕的形式同年轻观众充分互动,取得了良好了宣传教育效果。互联网上有丰富的优质资源,在易班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并积极引进网络和现实中反响强烈、广受好评的资源。

在重视在线内容建设的同时,丰富的线下活动有助于提升用户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在学校、学院和班级3个层面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易班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只有大家都去使用平台,才有持续改进的可能。

2.3 驱动技术升级,实现深度融合

综合性平台一是功能要齐全,即信息发布、在线互动、资源共享、生活服务、学籍管理、班级管理、个性化学习等功能齐全;二是系统要整合,即打破现存的高校之间,尤其是高校内部各部门自建系统的数据壁垒,打破“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一站式管理、一站式服务、一站式学习。易班作为综合性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要充分借鉴和吸收现有软件和网站优点,如整合00和微信的及时通讯、群组、朋友圈和公众号功能;实现同中国大学慕课、华文慕课等一批优质在线学习网站的资源共享;借鉴诸如哗哩哗哩视频弹幕网发布和互动交流的方式等。同时,要着力实现校内资源整合,构建校内各部门联动的平台资源系统。校内资源的整合需要学校各部门配合,包括党团建设、教学科研、学生事务、心理咨询、就业辅导、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要改变以往的“惩罚”手段,通过“利益激励”方式,设计合理的激励手段,帮助和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易班建设。

2.4 行政力量扶持,多方助力发展

在上海市辅导员网络素养培训班上,一位辅导员阐明了行政力量扶持对于易班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易班来说,行政力量的扶持就像一台生命呼吸机支持着它的成长。”但是,支持不等于包办,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要避免闭门造车,主动尝试同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合作,通过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引入成熟的技术、资源和运营模式,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重复建设,经受用户和市场的检验。

3 结语

如何把握“互联网+”及由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互联网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易于掌握,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创造力,打造强有力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依然是当下思政教育需要关注和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易班平台经过10年的发展,走了不少弯路,也取得了很多经验,更见证了我国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之路。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如何借助网络思政教育助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不断落实,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双好.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索,2017( 10):37-45.

[2] 冯刚.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蕴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3):170-180.

[3] 李志强,黄唏建.网络群体特征与易班实证[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20(2):308-313.

[4]董玉来,陈艳红,孔维刚,等.基于“易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2012( 17):55-59.

[5]刘智斌,雷卓伟.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上海海洋大学易班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2( 21):76-79.

[6] 沈漫.易班资源整合策略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9):71-73.

[7] 罗汝坤,李志强,刘智斌.高校易班网络骨干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 11):67-70.

[8]邬完伟,田明琦.易班微平台校园正能量一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易班网络微文化德育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13(6): 20-23.

[9]徐孝蕾,焦爱华,杨聪聪.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120-122.

[10] 陈伟.易班协作学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模式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 9):85-88.

[11] 吳昊,黄禹鑫.基于易班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思考与实践——以重庆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64-67.

[12]屈涛.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趋向:深层逻辑与风险规避——兼论易班项目的认知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3(7):77-81.

[13] 梁莉.法治视域下易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1):75-78.

[14] 刘颖洁,孟迭.易班平台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故事化叙事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13):84-86.

[15]杨青山,马云天.全方位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易班网互动平台[J].社会科学家,2019(8):138-142.

[16]沙占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4(1):50-57.

[17] 曹文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对高校“易班”网络恩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6(12): 8-10.

[18] 陈伟.易班协作学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模式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9):85-88.

[19] 王琰,尚文雅.高校大学生易班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3):126-133.

[20] 朱佳.高校“易班”建设的法治检视[J].教育探索,2016(10):131-133.

[21] 范光杰.马扎诺理论在少数民族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 9):240-243.

[22] 薛云云,朱建征.易班资源系统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5( 10):79-82.

(责任编辑:杜能钢)

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科研基金项目(2018ys15)

作者简介:吴若菡(1991-),女,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易班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