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0-06-19殷长春
殷长春
【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目的是对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探讨分析。方法 将于2017年10月~2019年5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0例,按照数学统计法中的随机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标为实验组,另一组标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的干预方式设定为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的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设定为常规护理方式干预,为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的干预方式为患者带来的影响,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所出现的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0.65%)优于对照组患者(19.36%),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本次实验说明急诊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来说,护理效果更为优越,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心肺复苏;患者康复效果;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2..01
急診室中的心肺复苏是对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是急诊室中较为主要的治疗措施。心脏骤停是临床中出现最为紧急的疾病,心脏若出现骤停情况,在6分钟内未及时进行抢救复苏,则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心脏复苏的治疗手法将每五年进行一次更新,目的是更好的为患者提高心脏复苏的康复效果。在心脏复苏治疗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可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择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份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治疗的患者共为80例,将若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在(58.63±3.6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8例,最小年龄为34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59.35±4.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实验数据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设定为常规护理,在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治疗后,实施以下操作:对患者的基本病情做详细记录观察,严格遵循医生为患者所开处的药方,对患者用药进行监督。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心脏复苏康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急诊优质护理干预,实施以下操作:由于患者康复后的心脏还不够稳定,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若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头部的复苏,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湿敷,降低患者的脑痒代谢率,改善脑灌注给患者带来的损伤程度;加强患者的气道管理,要在无菌条件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使用胶带固定插管;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监控,并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心脏复苏的健康知识,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以SPSS 19.0统计学计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使用例数(n)和百分比(%)形式将其进行记录,采用x2和P对相应数据比较检验,若P<0.05时则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作对比,其中实验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10.65%)优于对照组患者(19.36%),其实验结果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 论
心脏的骤停可分为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大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少数患者而在此之前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发病时面色苍白、丧失意识、头昏眼蒙,在4分钟后会出现心室静止的情况,在此期间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抢救,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优于进行复苏治疗后的患者心神不够稳定,故应留院进行观察,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必要的措施之一,经本文研究后发现,急诊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产生[2]。急诊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精准的掌握心脏复苏的有关知识,并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操作技能的检查,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护理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每两小时的心电观察,若出现不良情况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大大减少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艳梅.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73-174.
[2] 王小敏.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