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渔鼓
2020-06-19雷金息
雷金息
天上星星盼月亮,
林中鸾鸟盼凤凰,
盼到那条状元路,
讲得故事十里长,
一段姻缘传佳话,
从古到今美名扬。
——桂林渔鼓《状元路》
“敲起渔鼓拉起了弦,唱一个小段名叫《五分钱》……”那轻松朴实而悠扬的旋律,回荡在桂林的大街小巷、林间湖畔。
桂林渔鼓是广西代表性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因伴奏乐器“渔鼓”而得名。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桂林渔鼓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厚重、质朴的唱腔,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2014年,桂林渔鼓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打渔鼓 唱道情
桂林渔鼓俗称道情,是桂林的地方说唱艺术结合桂林方言特点而形成的。唱词短小精悍、方言叙事、通俗易懂,曲调朴实而不失优雅,深受群众喜爱并广为传唱。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岭南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桂林渔鼓就是代表之一。
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记载了当地人能歌爱乐的情景:“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描写的仿佛就是桂林人唱渔鼓的场景。
桂林渔鼓的叙事说唱、道情表演形式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早在明末清初,来自湖南的渔鼓艺人就在桂林传唱渔鼓谋生,并落户桂林。从此,桂林的市井坊间、乡村山寨便有了渔鼓声声。据说在清末民初,一些堂馆请民间艺人开本唱书,一个故事连唱几天,听众不但未减,反而越来越多。有的人听后回家自制渔鼓,在家中自打自唱,自娱自乐。
“真正让桂林渔鼓变得家喻户晓,是在王仁和老师出现以后。”桂林渔鼓国家级传承人李蔚琛说。二十世纪30年代,负有盛名的桂林盲艺人王仁和向已落户桂林的湖南祁阳艺人学习渔鼓,在掌握了渔鼓的基本曲式、唱腔基础上,发挥自身的艺术素养,把这门艺术的潜质进行充分的挖掘,形成了具有浓郁桂林特色的说唱艺术风格。
1953年初,王仁和创作和演唱了桂林渔鼓曲目《王老头子学文化》,并成为代表作。后来他又创作、演唱了荣获广州军区文艺汇演五项大奖的《水上抓匪》等曲目,使桂林渔鼓名扬四方,逐渐在八桂大地流传开来。
二十世纪60、70年代,在桂北地区,桂林渔鼓深受老百姓喜爱,年轻人结婚、老人做寿或者老人过世办丧等场合,都会请渔鼓艺人来唱渔鼓。桂北的许多村落都有庙会,在传统庙会上也会请渔鼓艺人来表演助兴。80年代,有人在全州县东山瑶族乡锦荣村吊水井屯,收集到李邱田于清光绪三十三年保存的渔鼓唱词木刻本《三姑记》,这篇长达六百多句的渔鼓道情,在桂北兴安、全州、灌阳、资源等地的民众心目中,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南北两路 风格迥异
二十世纪30、40年代,民间艺人王仁和在继承渔鼓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南路、北路板式变化体。北路板式表现明朗、欢快、高亢、激昂的情绪;南路板式则表现忧郁、低沉、思索、悲愤之情。
李蔚琛老师现场演唱了王仁和创作的曲子《王老头子学文化》,诠释桂林渔鼓南路、北路两种板式的不同腔调。她先用北路板式唱:“王老头子五十八,两撇撇胡子花头发,一支钢笔在胸前挂,识字课本在手内拿……”给人感觉就是一个身体硬朗的老头子,昂首阔步,到学校去学好文化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物形象。接着,又转用南路唱腔演唱上面的唱词,让人感觉到好像在唱另外一个人物:老头子病怏怏的,对学文化好像毫无兴趣,一点精神也没有。
李蔚琛老师又用南路板式唱了《二姐做梦》的开头:“夕阳西下鸟归窝,成双成对多快活。二姐我独自门前坐,思想情哥心事多(哇),掐指一算今年有了二十一岁,(嗯!)怨爹娘为什么还不替我找婆婆。你看我姐姐十九出了嫁,你看我嫂嫂十七嫁我哥哥,你看我妹妹比我还小三岁,胖胖的娃娃在怀里抱着。(唉!)真是气死我。”低沉、婉转的唱腔把一个青春少女对爱情亦忧亦虑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渔鼓是桂林渔鼓伴奏的主要乐器,由直径约十公分、长约二尺的楠竹制成,鼓面可蒙上蛇皮、蛙皮或猪板油皮制成。另配以简板、二胡、中胡、月琴、中阮、三弦、笛子、碟子、酒杯等辅助乐器。
渔鼓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打单筒”,即一人左手抱渔鼓,右手击鼓,自打自唱;另一种是带伴奏、伴唱形式,有二人组、三人组,还有七八人甚至十余人不等的组合。二人组是演唱兼奏主胡,另一人司鼓。三人组的演唱者兼奏主胡,另有司鼓及配胡。
桂林渔鼓如今已入选中国曲艺音乐志、中国曲艺志等文献。其传统曲目多为中、长篇,目前挖掘到的传统曲目有《玉带记》《蓝丝带》等50多个,并有《二姐做梦》《水上抓匪》等数十个新创作的曲目。
桂林渔鼓因风格独特、旋律简约、故事性强、易学易唱等特点,在百姓当中广泛传唱,经久不衰。
坚守,只为传承
李蔚琛,1941年生于桂林,是著名曲艺大师王仁和的嫡传弟子。熟悉掌握桂林渔鼓的演唱技巧,在长期工作中,她搜集、整理桂林渔鼓曲目数百万字,创作的曲艺作品多次荣获大奖。
二十世纪60年代,朱德总司令来到桂林,听了李蔚琛的演唱后,高兴地鼓励她“好好干”。那段时间,李蔚琛还参加了全国曲艺优秀曲目调演、中南六省戏曲观摩汇演。她还参加了电影《刘三姐》的拍摄,她清脆、甜润的唱腔风靡一时。她口齿清晰、行腔温婉、台风大气,具有鲜明的表演特点,并长期坚持辅导曲艺爱好者演唱渔鼓。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渔鼓代表性传承人。
李蔚琛从青丝到白发,坚守一辈子,她与越来越多的曲艺家共同将桂林渔鼓传承和发展。为了保护传承桂林渔鼓,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桂林民间文艺家就着手搜集、整理、研究桂林的地方传统艺术。2013年在广西文化厅的资助下出版了《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优秀作品集》,书中精选了桂林渔鼓传统经典曲目长篇3部,中篇4部,原创优秀作品12部。
然而,桂林渔鼓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文字上,只有展示在舞台上,才能将其鲜活呈现。2015年,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桂林渔鼓山歌传承基地成立。李蔚琛经常到基地指导排练,并由其嫡传弟子、桂林渔鼓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彭承红在基地组织演唱桂林渔鼓。她先后组织排练新编渔鼓剧目300多场次。
“渔鼓声声响四方,乡情难解又难忘。手捧渔鼓天天唱,中华文化永传扬!”从那时候起,每周二到周六的晚上,不管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每当夜幕降临,桂林渔鼓就在桂湖边唱开了。曲调悠扬的旋律伴随着潋滟的波光,吸引了一批批游船上的宾客、一群群过往的游人驻足观看,有的游客纷纷向他们学习打渔鼓、唱渔鼓,成为桂湖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2018年,经广西曲艺家协会批准,在桂林成立了“广西渔鼓专业艺术委员会”;2019年在正阳步行街建设了“桂林渔鼓传承展示中心”,为桂林渔鼓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几十年来,李蔚琛在表演、编导、传承的同时,也坚持不懈地创作。她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中华文化永传扬》《百孝美少年》《江上接亲船》《象山传说》《好山水 好银行》《火凤凰》《芦笛岩好风光》等。诸多作品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其中《中华文化永传扬》是桂林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全市小学生传唱的曲目,至今已演唱三百多场。
近年来,随着娱乐方式不断增多,传统曲艺日渐式微,如何让更多的青年人喜欢桂林渔鼓?李蔚琛和一批曲艺传承人走进各大高校、社区进行曲艺知识普及,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接触、喜欢这些曲艺形式。
他们还走进城乡小学,将渔鼓的填词编成各种短小的儿歌,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们在娱乐中传唱,从小接受熏陶,也让桂林渔鼓可以更好的传承。
2019年12月26日,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柬埔寨国立马德望大学共建的国立马德望大学孔子学院在柬埔寨举行揭牌仪式。仪式上马德望大学学生会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演出团进行了别具特色的精彩表演。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演唱的桂林渔鼓《中华文化永传扬》深受与会嘉宾和学子们喜爱,桂林渔鼓优美的旋律在异国他乡回荡。
李蔚琛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一直在为桂林渔鼓的传承而努力。79岁的她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仍然坚持创作,搜集、整理资料,保存文献,到基地指导排练,进校园普及曲艺……马不停蹄,不辞辛劳,无怨无悔。
桂林渔鼓优美的旋律,如清澈的漓江水,在甲天下的山水间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