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感化学生
2020-06-19甘阿芳
甘阿芳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工作十余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双向的,试问自己如果没有付出,又何以点拨、引导、感化学生呢?
用“情”去感化学生
所谓的“情”就是指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以及亲人之情。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崇高的人格,还要有丰富的情感。用自己真实的“情”去感化每位学生,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做人的道理,学习到丰富的知识。
1.师生之情是一种高尚并且具有特殊意义的情感。这种情感会让学生与老师难以割舍;这种情会让师生相互牵绊;这种情会让师生互相关心;这种情感会让师生相理解。而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时,首先要学会珍惜这一份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已经懂得珍惜的同学更加珍惜,让还不懂得珍惜的同学,真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好。
2.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时会变成朋友关系。一个优秀的老师会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朋友,把自己的问题、想法坦诚地与老师交流沟通。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抛开教师的身份。而既然是朋友关系,就要求老师学会尊重学生,交谈时放低姿态,相互坦诚,相互付出,课上是师生,课后是朋友。当然朋友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份严格之水,再掺上九份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3.部分教师的年纪与学生相差不多,这让学生与教师的代沟减少,学生更愿意也容易亲近自己。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更像是是姐姐、家人。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姐姐”“家人”,就要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弟弟妹妹那样,呵护、关心他们,对学生偶尔的错误要及时指正并主动帮助他们,将亲情溶入师生情谊中。
用“心”去感化学生
所谓用“心”就是用爱心、恒心、耐心去感化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还要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以自己切实可行的方法去指导学生。
1.爱心是教育的源泉,是班级工作成功的动力。有爱师生就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有爱教师就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有爱,教师就能有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去宽容学生。教师要注意、理解并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教师要体谅学生的错误。比如一个学生迟到了,迟到的原因是暴雨把路给拦住了,学生全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连早饭也没有吃,并且他已经知道错了。此时,教师应怀着爱心,关心他衣服湿了,并递给学生一个面包一瓶牛奶,由此触动学生的心灵。
2.我们经常对学生说学贵有恒,其实班主任的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许多教师在开学初雷厉风行,为管教好学生,各种措施手段齐上,规章制度严抓,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其实不然,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思想工作具有很强的反复性。班主任的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一个潜移默化的過程,有些措施的落实也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没有恒心是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好坏,关键不是看开头怎么样,而是看你能否持之以恒,是否能取得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
3、耐心是班主任必备的素质,没有耐心做不好班主任的工作,急性子也不能胜任班主任的工作。面对屡教不听的学生,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例如,成绩不理想思维又比较慢的学生,他们通常要教师解释很多遍后才能理解一道题目,这时,教师不应指责他们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或者干脆不讲,而要心平气和地让他们重新理清思路,或者让其先掌握课本知识点,再来做作业。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工作,需要班主任用“情”、用“心”去包容、关心并感化学生,以此实现教育的宗旨。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岩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