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回望:大时代与小细节

2020-06-19廉综

廉政瞭望 2020年5期
关键词:抗疫武汉新冠

廉综

江水浩荡东入海,千舟竞渡万重山。

岁 末年初,武汉,这座坐镇水陆中央、号称“九省通衢”的重要城市,和其他城市一样,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气中。谁也没料到,安宁祥和很快被打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并迅速蔓延全国。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考验着中国人民,14亿中华儿女怀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奏响了一曲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科学防控、战胜困难的壮歌。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抗疫之初我们人手不足,有的居民有些情绪,这也是我最难过的时候。”

“对群众出现的一些情绪宣泄,我们要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这是阳春三月,在战“疫”最艰难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来到东湖新城社区与志愿者交谈的场景。

1月下旬,疫情开始肆虐发端,武汉告急。危急关头,党中央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严守“四道防线”,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获全胜,决不轻言胜利”。

谋定而后动。党中央一声令下,千万人口之巨的武汉“封城”,进入隔离状态。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付出巨大牺牲,实现了“隔一座城,护一国人”。

武汉绝非一座“孤城”,一时间,所有力量汇聚湖北。

这是一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救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号召全力开展对口援助湖北全省,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毅然成为疫区危难之际最可靠的“守护神”,各级党政干部、社区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克服种种困难确保大批医护用品、生活物资等得以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运往战“疫”前线。

这是一次只许成功、不容失败的能力比拼。数万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地驰援武汉和湖北,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科学家行动起来,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一周之内破译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并公之于众;建设者冲上去了,他们十天左右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小汤山式”医院以及多座“方舱”医院。

这更是一次为国尽责的实战演练。危难时刻,14亿中华儿女自觉坚守“闭门不出”、严防死守,上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筑起了一座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迎难而上 越挫越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95后”护士陈颖和男友黄千瑞戴着口罩隔着玻璃亲吻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

疫情发生后,陈颖义不容辞地冲上抗疫一线,黄千瑞每天凌晨2点视频护送她回隔离宿舍。他们原本打算在今年情人节登记结婚,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他们再次约定,等陈颖从医院出来,他们就去领证。3月20日,两人领了证,终于把“大事”补办了。

历史总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向前发展,人类总要破解一个个难题才能昂首前行。困难是压力也是动力,灾难是坏事也能转化为好事。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像一个熔炉,锤炼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格,淬炼出和衷共济、迎难而上的民族精神。

在难忘的日日夜夜里,生与死的考验摆在面前。张定宇、宋英杰、江学庆、李文亮、张静静……他们用生命践行着医者使命,用大爱护苍生。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那一封封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那一道道口罩勒出的深痕,那一个个彻夜照顾患者的身影,正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这些置生死于度外的医务人员的感召下,亿万中国人在这场战“疫”中抱团取暖、无私互助,斗志昂扬、勇往直前。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他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

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这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越挫越勇;同频共振,坚不可摧;顾全大局,甘于奉献;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磨难淬炼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磨难也使民族精神得到新的提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上述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鼓舞每个人的强大力量。?

胜人者力 自胜者强

在世卫组织召开的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指出,中国有针对病例激增的预警,可以非常迅速地展开调查,这是人们需要看到的快速行动能力。

这种快速行动能力贯穿于抗疫过程的始终。1月26日,隨着汽笛鸣响,经过充分补给和消毒杀菌的大型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载着1000多位船员驶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驶向公海。一场“巨浪滔天”的航程化为“波澜不惊”。

这艘原计划1月25日停靠在天津的邮轮,有15人出现发热症状,船上共有148名湖北籍旅客。经上报和协调,从1月25日凌晨1点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出指令,到1月26日零时天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该邮轮应急处理工作不到24小时全部结束,堪称“教科书式”处置速度。

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加快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步伐,那么,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次更为透彻的“体检”,也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疫情发生后,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万名党员迅速行动起来,成为抗疫中坚力量。从重症病房到城乡社区,从工厂车间到科研院所,到处都有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身影。力量下沉,缓解了基层人手紧张的问题,同时,大量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保证了基层应急和公共服务的正常供给。

抗疫中,“科学防治”贯穿始终。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科学防治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了管人管地的精准防控,不仅为风险人群画像、帮助社区实现即时防控,还提供了复工线上服务,走对了防控的“路子”。

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科学治理模式,通过破除治理层级,提升治理效能;通过统一治理平台,打通治理经脉;通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打造服务型政府。科学防治的预警性、精准性和即时性将大大改变基层治理面貌。

经过近百天的艰苦努力,湖北重症及危重症病例从最高峰时的超万例到实现清零。截至5月初,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290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120例,治愈率达到94%以上。每一个生命奇迹,都源于永不放弃的努力。所有的“重生”,都在诠释一个理念: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在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我们既要立足当下,成功战“疫”,更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起重大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猜你喜欢

抗疫武汉新冠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