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料理中的生鸡蛋安全吗
2020-06-19赵力超陈少华
赵力超 陈少华
在日本,生鸡蛋拌饭是一种很流行的吃法。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淋上一颗生鸡蛋,再加点酱油,不到一分钟就能做好,且味道还很不错。热米饭让生鸡蛋稍微凝固,鸡蛋黏滑的质地又使白米饭的口感不那么生硬,不仅不腥,还能“激发”出它特有的香味。如今,国内很多餐厅也推出了类似的吃法,但消费者接受度似乎并不高。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中国消费者担心生鸡蛋的卫生问题。这种吃法到底有没有安全隐患呢?什么样的鸡蛋才可以生吃呢?
沙门菌,污染鸡蛋的“元凶”
在我国,有70%~80%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人一旦摄入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畏寒和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沙门菌并不是一种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统称。其中,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沙门菌分布非常广泛,大型养鸡场非常容易传播该菌,且养殖规模越大,沙门菌的传播能力越强。
沙门菌存在于鸡的肠道、卵巢和输卵管中,会在鸡下蛋的过程中,附着在蛋壳上,随后污染鸡蛋内部,造成致病菌传播。有些类型的沙门菌会让鸡出现疾病症状,而有些类型则不会,故无法通过观察鸡的状态来判断其是否感染沙门菌。美国曾经在沙门菌上吃过大亏,所以目前管理非常严格:养殖规模超过3000只的养鸡场所出产的鸡蛋,必须经过清洗才能进入市场,且在销售和消費环节,鸡蛋应低温储存。
生食鸡蛋有要求
鸡蛋能否生吃,关键在于其养殖、加工、流通过程是否符合标准。
先来了解一下标准化养殖过程是什么样的。一般来说,高产蛋鸡养殖采用的是育雏和育成一体化方式。何时育雏、何时补光(刺激雏鸡生长)、何时让鸡下蛋,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不论散养还是喂养,都应遵守这个规定。当雏鸡长到150天左右,体重达到约1700克,就开始下蛋了(生蛋率为50%)。长到210天时,鸡的体重约为1750克,生蛋率可达94%,此时是下蛋的高峰期,且鸡蛋质量最好。到了近600天,鸡的生蛋率降到80%时,这些鸡就要被淘汰了。除了时间上有严格规定外,养殖条件也有相应要求。蛋鸡的养殖采用一体化笼养方式,温度、光线、环境卫生等都由电脑系统控制,鸡所食用的饲料也是经过科学调制的。这样严格的育雏、育成、饲养标准,基本上可以从源头上保障鸡蛋的安全。
除了从源头严格把关之外,对鸡蛋在清洗、包装、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质量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刚下的蛋,要先进行清洗;然后立刻进入冷链,在低温下储藏,防止细菌入侵与繁殖;接下来,鸡蛋被配送至客户手中,这一过程应尽量减少储藏、运输的时间,以保证鸡蛋的新鲜。
只有按照上述要求生产和储运的鸡蛋,才可以生吃。在美国和日本,鸡蛋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都更为严格,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生吃鸡蛋的安全性。
国内生鸡蛋的流通模式大多为“批发市场+农户”,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买到的生鸡蛋只是普通的纸箱包装,鸡蛋表面还残留许多细菌,甚至粪便。有研究表明,我国鸡蛋及其制品中沙门菌检出率达3.9%~43.7%。而可以生食的鸡蛋,要求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也须达到即食产品水平。按这个标准,我国绝大部分鸡蛋达不到可以生食的级别。如果直接生食鸡蛋,发生沙门菌感染的风险很大。
鸡蛋应该做熟吃
在我国,生吃鸡蛋“危险系数”较高。除了生鸡蛋拌饭、石锅拌饭、寿喜锅等看得见生鸡蛋的食品外,还有一些食品中的生鸡蛋是看不到或“不显眼”的,包括家庭自制冰激凌、溏心蛋、单面煎制的煎蛋等。
其实,就算是食品安全有保障的鸡蛋,也最好不要生吃。因为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很难被充分消化吸收(生鸡蛋的消化吸收率比熟鸡蛋低30%~50%);生鸡蛋中还含有蛋白酶抑制剂,会进一步阻止蛋白质被消化和吸收。所以,生吃鸡蛋不仅令鸡蛋的营养价值“打折扣”,也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而鸡蛋做熟后,蛋白质结构由紧密折叠缠绕状态变得疏松,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专家提醒:
总而言之,只有标准化的养殖和加工技术可以保障安全性时,鸡蛋才可以生吃。且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生吃鸡蛋并不科学,做熟吃才能保证营养不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