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与俄罗斯国际合作通道建设问题研究

2020-06-19于晗张琢

北方经贸 2020年5期

于晗 张琢

摘要:吉林省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地处“中俄”国际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中俄国际合作通道建设是两国继续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本文在分析中俄已建成的铁路、公路通道以及港口口岸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中俄通道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推进中俄国际合作通道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俄国际合作;通道建设;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5-0024-03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hannel between Jilin Province and Russia

Yu Han,Zhang Zhuo

(DalianOcean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Jili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important node of primary international shipping route of Sino-Russian, which is also the significant region of Sino-Russian Economic Corridor for “Eurasian Un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posed by the Chines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hannel construction of Sino-Russian is the crucial field of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and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the completed rail, road transports and ports of China and Russia, this paper further crystallizes the four main prominent problems confron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channel, and then proposes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for our country with respect to this international channe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One Belt One Road program.

Key words: Sino-Russi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assage construction; One Belt One Road

吉林省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与俄罗斯陆路相连,是“中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区域。在新一轮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吉林省总体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俄罗斯也将推动远东地区实施跨越式大开发战略,两地交流往来更加频繁,经贸合作更加紧密。2016年上半年,吉林省对俄边境口岸过货量为177.2万吨,同比增长48.1%;出入境人员161 459人次,同比增长13.2%。吉林省与俄罗斯在通道建设问题上应加强交流协作,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我国地区对外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吉林省与俄罗斯通道联动建设的“长珲哈”特殊功能区,选择长春、珲春和俄罗斯哈桑地区,实现了货物贸易在特殊功能區之间的高效便捷流转,深化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务实合作。珲春是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具有一眼望三国的便利的交通条件。珲春市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在珲春周围形成了海参崴、纳霍德卡等众多港口群。珲春正在完善水、陆、空运输货物渠道,加之正在建设的长吉图先导区为珲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实施,以珲春为中心,使其成为以东北腹地到珲春沿海商品运输的重要中转基地、物流结转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东北地区是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窗口,吉林省与俄罗斯加强通道建设国际合作将带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贸易更加活跃。

一、吉林与俄罗斯通道建设现状

近年来,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俄罗斯远东跨越式发展战略,让两地的往来频繁,经过中俄两国政府、外交、铁路、口岸等部门多年来的努力,中俄国际通道建设成绩显著。

(一)铁路建设方面

珲春境内已有铁路总长度78公里,珲春距离俄罗斯边境14公里, 通过珲春铁路口岸,中国铁路可以直达俄罗斯的波谢特港。中俄珲春—马哈林诺区间国际联运铁路于2013年8月1日带货试运行,2016年上半年已实现双向过货112万吨。660万吨珲春铁路国际换装站工程和俄方卡梅绍娃亚口岸联检设施建设于2013年12月1日竣工并投入运营。经中国珲春铁路国境站—俄罗斯马哈林诺口岸—扎鲁比诺港铁路全长81.5千米,年运输能力700万吨,现已规划复线建设以及珲春—俄罗斯海参崴高速铁路,这是中俄间的第一条跨境高铁,将使两国贸易变得轻松便捷,也将进一步推进吉林与俄远东地区甚至是整个东北亚区域的合作。筹划中的滨海二号国际通道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政府正推进建设的国际性物流通道,与吉林省珲春口岸相对接,使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交通体系融为一体。

(二)公路建设方面

珲春长岭子公路口岸—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口岸—扎鲁比诺港73千米,珲春长岭子公路口岸—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口岸—海参崴港170千米,珲春长岭子公路口岸年过货能力60万吨。珲春至海参崴港的人员和货物往来主要通过公路,由于路况不佳、绕行等原因,两地的单程车程需要5个多小时。吉珲高速铁路于2015年10月正式运营通车,长春至珲春全长460千米高速公路全面贯通,长春至珲春的车程只需3个小时,珲春到北京、沈阳、哈尔滨等省外其他高铁沿线城市的时间也大幅缩短。珲春正准备再建一个珲春东站,以货物运输为主,对内可连到黑龙江,对外则连到俄罗斯扎鲁比诺港。

长春至珲春高速公路全面贯通,后又相继开通了珲春至州内的延吉、图们等九条县市客货运输线路;珲春至长春、蛟河、抚松、吉林、江源等五条跨地区客货运输线路;珲春至哈尔滨、沈阳、牡丹江、绥芬河、东宁等五条跨省客运线路;珲春至俄罗斯斯拉夫扬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跨国客货运输线路。

(三)港口建设方面

吉林省珲春市与俄罗斯可通行的港口主要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波谢特港和扎鲁比诺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2015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开放海参崴为自由港。扎鲁比诺海港位于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的图们江口北侧的日本海海岸,距离中国边境18公里,是俄远东地区的天然不冻港,有铁路、公路与俄内陆和吉林省珲春市相连。波谢特港位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东南部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哈桑经济特区的日本海边,距离长吉图先导区的窗口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珲春市的长岭子口岸43公里,是天然不冻港,可以停泊万吨轮船。

二、中俄通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道建设是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发展的关键所在,它体现着区域内各国开发开放的水平。从当前的现实来看,图们江区域虽然已建立起基本的交通物流网络,为国际合作提供基础通道保障,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国际通航方面距离国际交通枢纽的功能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内外经贸往来也受到一定阻碍。

(一)两国铁路轨距不同制约铁路“通而不畅”

目前在两国铁路接驳处,要么重新装卸货物,要么更换列车底盘,耗时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由于受到历史、军事、政治等因素影响,我国铁路为国际通用的标准轨距1435mm,俄罗斯的铁路轨距为宽轨1520mm,世界上60%的国家都是标准轨距。轨距的不同导致中俄两国经铁路运输的货物,必须经过换轨程序。这增加了货物运输时间和企业贸易货物的经营成本,同时加大了铁路车辆在口岸的过货能力及物流组织协调等方面的难度。近年来,吉林省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稳中求进,俄方希望通过国际运输走廊带动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据2016年4月25日俄罗斯《独立报》报道,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建议在俄境内铺设从珲春至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的铁路采用标准轨距。

(二)通关环境欠佳

目前两国海关监管结果互认只限于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公路口岸、东宁—波尔塔夫卡公路口岸等三组公路试点口岸,中俄铁路口岸尚未实现两国海关监管结果互认。铁路货物的通关速度和口岸运转效率未有效提高,延长了企业等待检验时间,难以保障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水果、蔬菜的新鲜度。只有两国海关部门协调合作,才能实现顺畅通关。2013年10月,中俄总理在会晤期间,双方海关署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深化中国海关总署东北地区边境海关和俄罗斯海关署远东海关局及西伯利亚海关局边境海关合作纲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海关在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和执法合作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入。

(三)俄境内铁路建设进展缓慢,积极性不高

吉林珲春与卡梅绍娃亚铁路曾因俄方原因两度停运,直到2013年8月才恢复运营。中国境内至珲春中俄边界的铁路已按期修筑完成,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用于从事国内运输。俄方未能按期履行协议,不仅意味着中方一侧已经建成的部分未能发挥用处,而且先期投入的大量资金不能按期回笼。财政资金是铁路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俄铁路建设资金不足,境内段铁路通道建设缓慢。在强调远东实现创新发展的新时期,俄方认为中俄跨境铁路运输走廊的建设,会更侧重于俄罗斯原材料向中国的输出,因而并不急于改善双边口岸、运输等基础设施情况。

(四)珲春公路等级低,运力较差

珲春、图们作为通道的境内终端可以保证图们江地区通海物流的需要。目前在中国方面,已建成了图们—珲春国家二级公路和珲春至圈河口岸高等级公路、长春—珲春高速公路、珲春—东宁省界二级公路。俄罗斯方面,目前建成了克拉斯基诺至中俄边境线的公路和铁路,并正在修建一条海参崴—克拉斯基诺中俄边境高等级公路。总体来说珲春公路等级低,运力差,与腹地的联系较少,无法实现其窗口带动作用,还需继续加强公路通道建设,提升通道能力。

三、对策建议

(一)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营造便利高效、公正透明的通关环境

加快珲春口岸在促进与俄罗斯经贸相关的物流网络、物流配送、保税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珲春口岸功能,简化查验手续,积极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站式通关服务,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推进我国与俄罗斯两国海关监管结果互认制度的施行,在口岸通关时间、旅客出行通畅等方面促进口岸经济繁荣。

(二)合作改造扎鲁比诺海港

扎鲁比诺港是俄远东地区的天然不冻港,港区可常年通航,有铁路、公路与俄内陆和吉林省珲春市相连。由于該海港基础设施出现老化,难以满足中方借港出海的要求。扎鲁比诺大海港建成后,珲春—扎鲁比诺—第三国航线将使中国东北的货物进出口大大便捷。同时,珲春可完善连接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配套设施,对接大连、丹东、满洲里、绥芬河等港口和口岸。

(三)加速推进珲春—海参崴高速铁路建设

两国贸易产品中,对俄出口商品以服装、农产品等生活原料为主;进口商品以资源性及能源型产品、化工诚品等生产原料为主。这些货物运输量大、受温度影响小,因此为降低成本应选择较低运费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时效高,但运输能力受限而且运输成本高昂,因此在实际运输中以水路和陆路运输为主,尤其以铁路运输为主。在提升现有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的基础上,推进新铁路通道建设,突破陆运能力有限的瓶颈,为中俄两国经济增长、共赢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立国际区域“大合作”“大通关”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为有效解决两国合作的实际问题,普京总统表示将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与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进行对接。这为中俄铁路通道建设和跨境运输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未来我国与俄罗斯的铁路、边检和口岸等部门要积极利用中俄双边贸易开展和铁路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展边境通关和执法互助等领域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和协调。就铁路项目建设时间、轨距选择、扩大海关监管结果互认范围、提升俄国铁路口岸通过效率等事宜尽快达成一致意见,携手推动中俄贸易发展,助力吉林有效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 旭.畅通中俄贸易大通道[N].吉林日报,2017-08-23(5).

[2] 崔 愿,耿彦斌.“一带一路”战略之中俄铁路通道发展对策研究[J].综合运输,2016,123(12):20.

[3] 张 丽,闵融融.中俄东北跨境铁路运输走廊构建刍议[J].东北亚学刊,2019,1(1):28.

[4] 李 铁.图们江区域合作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 徐小梅.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53.

[6] 吴可亮.推进图们江区域国际运输通道建设[J].新长征,2012(3):25.

[7] 李 铁.吉林与海洋——从边疆近海到沿边通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金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