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研究
2020-06-19徐英
徐 英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5)
城市公共厕所已成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吃喝拉撒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厕所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它是私密性与公共性的统一,是城市公共卫生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1]。透过小小的厕所,一是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一座城市整体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能看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三是能最真实地检验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四是厕所的卫生状况反映出市民对待自身生存环境及公共空间的态度。习近平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2]贵阳市要提升城市文明层次、全面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厕所革命”是重要内容之一。2018 年2 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贵阳市城管局《贵阳市公共厕所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指出要按照国家现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及《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加强公共厕所的软硬件建设,并提出了2018年—2020 年的具体任务。落实好《方案》中的标准和任务,建设好、管理好公共厕所,逐步解决长期以来公共厕所存在的少、脏、臭难题,将促进贵阳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贵阳市城市公共厕所的基本情况
公厕是城市必需的公共卫生设施和服务功能,属于城市运行和生活资源配置的范畴。[3]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与市民的健康关系密切。解放初期,厕所蛆虫蚊蝇孳生,导致霍乱、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高发,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巨大灾难。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政府力推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活动,贵阳市公共厕所的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质量及标准不断提高,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街道、景区等公共场所的厕所脏、乱、臭、偏、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入厕难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一)公厕界定与分类
为加强贵阳市城市公厕管理,提高城市公厕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贵阳市人民政府于1998 年6月24 日发布了《贵阳市城市公厕管理规定》(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49 号),这项地方规章对贵阳市公厕的规划、建设、维修、保洁、使用、奖励、处罚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1.公厕界定。历经二十多年的实践,贵阳市对《贵阳市城市公厕管理规定》共进行了四次修正。2018 年10 月26 日最新发布的《规定》中明确:城市公厕是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商店、饭店、影剧院、体育场、展览馆等)附设的公厕。本市市区及郊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工矿区、旅游区范围内的城市公厕管理和维护,适用本规定。[4]
2.分类。贵阳市公共厕所按照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可分为三类:环卫公厕、配套公厕和对外开放公厕。环卫公厕是指由贵阳市政府主管并直接投入资金建设,由市容环卫部门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的公厕。配套公厕是指辖区内公共活动区、城市商业街、文化街、机场、火车站及汽车客运站、公交始末站、文体设施、集贸市场、展览馆、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配套建设的公厕。对外开放公厕是指由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牵头,以社区为主对外开放的公厕。贵阳市公厕于2011 年实行免费,已经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大多采用服务外包的管理模式。
(二)环卫公厕基本情况
环卫公厕的主管部门是贵阳市综合执法局,根据中央“放管服”精神,目前按行政区划由各区(市、县)分管。从表1 可看出:2017 年,贵阳市环卫公厕共有579 座,云岩区和南明区所占比重分别为32%和24%,两区共占比重达56%。环卫公厕按市—区(市、县)共管模式管理。运行维护经费根据贵阳市综合执法局对每座公厕的评估,三分之一由贵阳市财政划拨给各区(市、县),三分之二由各区(市、县)承担。实际情况是各区(市、县)通过招投标服务外包给公司进行管理,中标的运行维护费除去市里划拨部分,差额部分由各区(市、县)承担。由于目前各区(市、县)中标情况不同,运行维护经费也不同(如:公厕数量所占比重较高的云岩区和南明区,每月每座公厕分别约为8000 多元和6000 多元),因此,各区(市、县)所补差的金额也各不相同。
表1 2017 年贵阳市各区(市、县)环卫公厕数量及占比情况
(三)旅游公厕基本情况
贵阳市配套公厕和对外开放公厕中大部分属于旅游公厕,它是旅游公共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旅游公厕的主管部门是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具体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管理。环卫公厕与旅游公厕存在部分交集。为满足市民和旅客对公厕服务质量的需求,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全域发展、质量提升、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的基本思路,采取“新建与改扩建结合、建设与管理并举”的方式,在市域内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线路(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交通集散点(包括旅游集散中心、机场、火车站、码头等)、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旅游街区等重点区域新建旅游公厕,并对原有的旅游公厕进行改扩建。从表2 可看出:2015-2019 年贵阳市各区(市、县)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公厕共647 座。计划2020 年建设旅游公厕68 座,其中新建32 座、改扩建36 座。
表2 2015-2019 年贵阳市各区(市、县)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公厕情况
二、贵阳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卫公厕和旅游公厕是贵阳市公厕文明行业创建的主体。随着贵阳城市的发展,人口及旅游人次的增加,人们对公厕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公厕服务标准也不断提高。公厕因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管理,由于认识、基础条件、经费等问题,贵阳部分公厕仍存在少、脏、臭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城区公厕存在的突出问题
云岩、南明两个区环卫公厕数量比其它区(市、县)多,人口也比较集中,人流量也较大,管理难度随之增大,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环卫公厕数量减少且分布不够合理。由于旧城改造、地产开发等原因,部分公厕被拆后,还建困难,导致环卫公厕不增反而减少。截止到2019 年9月,云岩区、南明区环卫公厕分别为183 座和137 座,比2017 年分别减少2 座;一些大型楼盘(如:中天花园、未来方舟、花果园)和一些人流量较大的重要路段由于拆后未还建,导致这些区域只有少量公厕,甚至没有,分布极其不合理。
2.各区(市、县)承担的运行维护经费不平衡。运行维护经费各区(市、县)除去市里拨付部分,需要补足中标的不足部分。云岩和南明公厕总量较大,所需要补足的运行维护经费总量相比其它区(市、县)要多。
3.运行维护经费缺口较大。维持公厕正常运行的主要管理费用有人员工资、水费、维修维护费等,重头是人员工资和水费。按规定:人员工资不能低于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工资支出也相应增加,公厕一般为24 小时开放,工资支出占大头;水费自2011 年贵阳北控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公厕按非居民用水标准4.04 元/吨收费,比过去按居民用水标准的一半收费高出一倍多,据测算一座公厕每月平均用水300 吨,水费比过去多支出600 多元。通过招标,南明区目前每月每座公厕的运行维护经费约为6000 多元,主要是人工管理费、水费及其它费用,运行维护有一定的压力。
(二)部分公厕硬件存在缺陷
1.部分老旧公厕改造难。贵阳市老城区部分公厕由于建设时间早,大都是建在化粪池上,占地面积小,虽有公厕改建标准,但由于先天不足导致公厕内异味较重,如果要安装除臭装置每套需要十多万元,改造费用高,全部改造难度大;设施配备、蹲位数量及空间狭窄等问题也较难解决。
2.部分公厕用材防水防滑因素考虑不够。公厕使用频率较高,保洁随时需要用水擦洗,由于地面用材防滑因素考虑不够,在潮湿的情况下地砖防滑效果不佳,一些公厕为防滑采用其它材料铺垫,导致清扫不方便、不彻底,并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公厕的隔间板及门等材料不防水防潮,变形、生锈损坏严重,影响正常使用。
3.部分公厕的设备安装没有充分考虑人们行为习惯。如:冲厕阀门采用手按式,一些人存在着按钮不洁观念,用脚代替或不冲,导致设备损坏和污秽物存积。
(三)从业人员对厕所管理标准化程度理解不够
公厕管理人员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对公厕的标准化管理理解不够。表现在:
1.注重定时清洁,忽视及时保洁,导致污秽物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影响使用。
2.保洁的规范性不够,个别管理员为省事,把纸篓里的脏纸倒在地上当拖把清扫地面,造成二次污染。
3.不注意公厕内整个空间的清扫,存在顶、墙壁、窗户、灯等有积尘或蜘蛛网的情况。
三、加强贵阳市公厕管理的建议
公共厕所“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公共厕所硬件建设相对来说较容易,只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及质量标准认真落实即可,不需要太奢华,关键是安全、适用、耐用。而公厕的管理则是一项经常、细致、长期的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无言的服务和无声的命令中提高管理效率。[5]贵阳市要管理好公共厕所,关键要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提升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水平,让厕所变得更干净、更实用、更人性化。
(一)政府推进,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建共管的机制
一是各级政府要重视。各级政府要认识到公厕既关系到城市形象,也关系到民生,公厕建设和管理需要市—区(市、县)政府联合推进。二是建设管理模式要创新。要探索企业、社会参与公厕建设、管理的方式方法。目前,贵阳市综合执法局与贵阳银行合作,由贵阳银行投入资金420 万元,对筑城广场、达德书院、六中旁3 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现已竣工投入使用,通过这3 座政企合作的示范性公厕的建设和运行,可总结经验并推广。三是社会各界要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各界人士参与公厕的监督和管理,形成社会组织和个人关心公厕建设管理的良好氛围。四是逐步解决实际问题。如:公厕用水问题,特别是云岩区和南明区的许多公厕地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的很多居民家中无厕所,如厕只能在公厕,应考虑对这部分公厕的水费进行减免或补贴。五是依规确保公厕还建。公厕属环境卫生设施,应按照《贵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厕经批准拆除的应当先建后拆;若确需先拆后建,拆除单位应修建过渡性公厕,并且按照修建评估价专户储存修复资金,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限期修复。
(二)加强管理,逐步形成公厕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模式
一是制定公厕管理标准。市级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贵阳市实际,编制公厕管理维护标准,配套相应的监督考核办法,对公厕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统一管理。公厕的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按照标准对公共厕所进行维护管理。二是形成公厕体系。环卫公厕、配套公厕和对外开放公厕均应纳入贵阳市公厕体系,根据贵阳市的实际情况,分类制定统一标识,统一卫生标准,统一服务质量,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管理和考核。三是建立导示体系。规范公厕导向标志标识,对主要交通干道、中小道路、公共场所等公厕的导向标志标识进行统一设计、规范制作,使公众方便地找到公厕的位置。四是明确管理责任。对公厕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和培训,让各级监督、管理人员知晓自己的职责及岗位要求,使之落实到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五是强监督促落实。加强监督促进公厕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贵阳市免费公厕管理规定》,确保公厕保洁质量要求,如:及时清洁地面、大小便池、确保地面无污物和积水、大小便池无堵塞且无污秽物、纸篓不溢满;定时对厕所进行消杀,确保公共厕所清洁无蛆虫蚊蝇无恶臭;每日对厕所的门窗、墙面、灯具等进行清扫,做到无积尘蛛网等。六是确保运维正常。公厕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公厕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更换修复受损设施,确保公厕正常使用。七是关心公厕管理人员。公厕管理制度的落实关键在人,要从生活等方面关心关爱为公厕清净作贡献的环卫工人,做得好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起他们的敬业心和责任感。
(三)创建平台,实现精准智能化管理
公厕管理要实现高效优化,可运用“互联网+”将智能化管理引入公厕管理。应该对贵阳市环卫公厕、配套公厕、对外开放公厕三类公厕摸查清楚纳入到公厕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分类统一编号,实现一座公厕有两个标识:一个号码、一个二维码。“二码”是建立贵阳市公厕数据平台,对公厕实现智能化监督管理的基础。数据平台至少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可查询。若有需要,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寻找就近公厕,实现公厕的人性化服务。二是可评价。每一座公厕对应的号码和二维码、监督电话应挂放在显眼位置,入厕人员可通过扫码或打电话对入厕感受、卫生状况、公厕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等进行评价,可对公厕的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三是可管理。市级相关部门、区(县、市)级相关部门、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承包公司管理部门可通过平台上及电话中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经核实后作出整改意见,同时可根据标准进行考评。贵阳市公厕数据平台可以汇集到贵阳市的一些民生服务平台或旅游平台,如“筑民生”综合服务平台或“智游贵阳”平台。鼓励广大市民和游客通过电话和平台积极投诉举报问题公厕,共同推动厕所革命建设进程。
厕所虽小,但人们的如厕感受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良好的如厕环境不仅是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必需,也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公厕管理,将对提升贵阳城市文明层次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