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君子汤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2020-06-19王林燕窦晓兵杜仲燕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君子汤药理学脂质

黄 铭 王林燕 窦晓兵 杜仲燕#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酒精性肝病(ALD)是一种由于长期过度饮酒导致的脂肪性肝脏疾病。近年来研究显示,我国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发病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1-2]。然而ALD的临床治疗缺乏理想用药,中医中药正受到肝病学界的广泛关注。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委员会制定了脂肪肝的辨证分型标准,且经过临床统计发现以肝郁脾虚型患者较多[3]。因此,益气健脾在ALD的治疗中非常重要,四君子汤是益气健脾的代表方,据临床报道,运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ALD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4-5]。但作用机制尚未得知,仍亟需解决。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四君子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防治ALD的复杂网状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揭示四君子汤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网络药理学工具: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四君子汤活性成分及靶点;TT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获取酒精性肝病靶点;基因相互作用检索工具STRING数据库进行PPI分析;Venny2.1工具映射共同靶点并绘制韦恩图;Cyto‐scape3.7.0软件构建网络,并通过其ClueGO插件进行GO和KEGG分析。以上工具的使用时间截止至2019年7月。四君子汤防治ALD的研究路线图见图1。

图1 四君子汤防治ALD的研究路线图

1.2 四君子汤主要活性成分以及靶点预测:本研究通过 TCMSP数据库,以 REN SHEN,GAN CAO,FU LING,BAI ZHU为关键词,检索四君子汤的全部化学成分。并基于TCMSP数据库中ADME参数对化学成分进行筛选,主要采用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及类药性指数(Drug-like Index,DL)≥0.18这两项指标作为筛选标准。随后逐一收集有效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再通过Unipot数据库对靶点名称进行标准化。

1.3 ALD相关靶点获取:通过TTD、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以“Alcoholic Liver Disease”为关键词检索获取ALD疾病相关的靶点,并去重。

1.4 四君子汤防治ALD的靶点映射:通过Venny 2.1获取四君子汤防治ALD的靶点交集,并将交集的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中构建“四君子汤-防治ALD靶点-对应活性成分”可视化网络图。

1.5 成分-靶点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为探索靶点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四君子汤防治ALD的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中,获取PPI网络,再通过R语言分析STRING中获取的文件,并绘制Barplot图。

1.6 GO和KEGG分析:把四君子汤防治ALD的靶点上传至Cytoscape的ClueGO插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P<0.01)。

2 结果

2.1 四君子汤活性成分筛选: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Ingredients选项,并根据OB≥30%,DL≥0.18筛选各获得人参22个、白术7个、茯苓15个和甘草92个活性成分,去重后,获得四君子汤135个活性成分。

2.2 四君子汤靶点预测:根据获取的135个活性成分,再通过TCMSP数据库,逐一获取相对应的靶点,结果显示人参对应靶点有256个(其中5个活性成分无靶点信息),白术有23个(其中3个活性成分无靶点信息),茯苓有30个,甘草有1769个,去重后共为258个潜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标准化后,获得214个预测靶点。通过检索TTD、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各检索获得ALD相关靶点0个、16个、84个,去重后共100个靶点,与药物靶点映射,共得到21个四君子汤防治ALD的靶点(图2和图3)。

图2 四君子汤防治ALD对应靶点

图3 四君子汤防治ALD具体靶点

2.3 PPI网络的构建:为了更好地理解四君子汤防治ALD的作用机制,基于PPI关系,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了四君子汤防治ALD相关靶点的PPI网络(图4)。PPI网络包含21个蛋白质节点,81条相互作用关系(连线),其中1个蛋白质节点无相互作用关系。再通过R语言计算靶点的degree,并绘制Barplot图,显示IL1B、IL6、CCL2、CXCL8、IL10、STAT3、NFE2L2、PPARG、SPP1、NR3C1为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图5)。

图4 四君子汤防治ALD靶点的PPI网络

图5 四君子汤防治ALD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

2.4 网络构建及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ALD-四君子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网络模型,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68个活性成分的21个潜在治疗靶点对比到ALD上,不同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相同的靶点,也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点,根据Degree值筛选,排名前2的活性成分分别为quercetin(槲皮素,18)、kaemp‐ferol(山萘酚,15)、licochalcone a(利可考酮,4)、naringenin(柚皮苷,4)、formononetin(福莫宁,4)、isorhamnetin(异鼠李素,4);排名前3的靶点为PPARG(69)、MAPK14(48)、GSTP1(5)。

图6 四君子汤防治疗ALD的靶点-成分网络关系图

2.5 候选靶基因功能分析:根据四君子汤防治ALD相关的靶基因,通过Cytoscape软件的ClueGO插件进行GO生物学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发现参与调节RNA聚合酶Ⅱ转录pri-miRNA、急性炎症反应的调节、过氧化氢的生物合成过程等9个功能组被显著富集,其作用涉及脂质储存的负调控、脂质储存、急性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图7)。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主要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的代谢、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相关(图8)。

图7 四君子汤治疗ALD的GO生物功能富集结果

图8 四君子汤防治ALD的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

3 讨论

ALD虽然致病因素单一,但致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细胞损伤、氧化应激、代谢异常、炎症、免疫损伤等均可导致ALD,临床尚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6]。中医古籍中“伤酒”“酒疸”等描述与ALD十分相似,临床统计发现以肝郁脾虚型患者较多。四君子汤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甘草、茯苓、白术四味药组成,是益气健脾的简易名方[7]。临床研究发现四君子汤加减治疗ALD疗效显著;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对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8]。

为了系统探讨四君子汤防治ALD的具体机制,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采用TCMSP平台筛选出四君子汤防治ALD的活性成分135个,有槲皮素、山奈酚、迪奥普、豆甾醇、β-谷固醇、菊黄素、鬼臼胺等成分直接、间接地作用于CCL2、CXCL8、IL10、STAT3、PPARG等靶点,涉及脂质储存的负调控、脂质储存等GO生物学功能,涉及PPAR、IL-17、TNF等信号通路。

本研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筛选得到排名前2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多项研究证实,槲皮素可改善ALD小鼠的氧化损伤、细胞凋亡以及肝脂肪变性,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吞噬[9]等相关。山奈酚可显著降低ALD小鼠氧化应激以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并增加抗氧化防御活性,可能与降低肝脏CYP2E1的表达水平和活性有关[10]。

本研究根据STRING和Cytoscape筛选核心靶点,排名前1的为PPARG。PPARG是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在脂质代谢和预防氧化应激中具有重要作用[11],肝脏内的PPARγ可促进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从而导致酒精诱导的肝损伤[12]。GO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也发现与脂质代谢、脂质调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亦发现与PPA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是ALD的重要发病机制,由此推测四君子汤主要通过作用上述受体及对应信号通路来防治ALD。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验证了四君子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ALD的作用特点,预测了四君子汤防治ALD可能与脂质代谢、脂质调控、炎症反应等相关,涉及的通路有PPAR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核心靶点可能是PPARG,为后续实验验证提供了思路和依据,也为阐明四君子汤防治ALD的机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更为四君子汤这一中医经典方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四君子汤药理学脂质
足三里穴位植线联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Potential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Clearing Heat and Dampness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艺术药理学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加味四君子汤对碱烧伤食管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