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某援鄂医疗队驻地生活区感染预防与控制

2020-06-19彭雪彭渝张宏雁陈炜刘蕾

护理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区住宿医疗队

彭雪,彭渝,张宏雁,陈炜,刘蕾

(1.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耳鼻咽喉科;b.护理处;c.院办,重庆400038;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感染控制科,重庆400037)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与重症救治, 国家卫健委及军队调派抽组各下属医院成整建制医疗队承担援鄂医疗任务。 笔者所在医院为军队抽组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 于2020 年1 月24 日整建制赴武汉开展救治工作。 为确保医疗队员“零感染”目标,对于感染的预防控制容易忽略的生活区同时实行了“零死角”管理,采取了严格的预防与控制管理措施,探索了系列防控策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现将做法及体会报道如下。

1 驻地生活区基本情况

医疗队抵达武汉在政府统一安排入驻指定宾馆,宾馆距本分队任务点单向车程约40 min,由专线公交车保障往返。 驻地宾馆除本医疗队同时还承担来自北京、 上海等地的4 支医疗队约计360 余名的生活后勤保障, 且各医疗队承担了不同救治医院的收治任务。据统计,各医疗队由于原单位编制和名额限制抽组感染病或感染控制专业医护人员占比较小,且大多无执行相关灾害救援任务经验。队员对生活区感控防范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各分队管理也存在较大差异,生活区感染预防控制管理难度大。

2 感染控制管理策略

2.1 住宿单元管理 为避免交叉感染,做好相对隔离,生活区住宿实施“准封闭式管理”,每名队员以单间隔离住宿,个人住宿单元进行合理分区。 期间,避免本人以外人员进入个人住宿单元, 包括住宿后勤保障人员。严禁分队队员间及其他分队队员互相“串门”现象。

2.1.1 个人住宿单元分区 个人住宿单元进行合理分区, 如图1 所示分为: 非清洁区(①) 和清洗区(②)、清洁生活区(③)。 进门玄关处为非清洁区,准备衣架、鞋架(鞋框)、消毒喷洒壶、简易免洗洗手台等设施和物品,主要功能为个人进出房前更换室内、外专用鞋子,脱挂外衣。 其中,简易免洗洗手台上摆放免洗洗手液、鞋套、纸巾等物品,为着或脱装前后提供手卫生条件。清洗区由盥洗间和浴室组成,清洗区门内准备洗漱、 洗浴用物。 房间内部为清洁生活区,包括:床、沙发、桌子等物品。

图1 个人住宿单元分区示意图

2.1.2 出入个人住宿单元流程 进入个人单元前,在非清洁区脱掉外出鞋和外出衣手卫生后, 直接进入清洗区淋浴, 注意使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耳道和眼睛,并不可忽视漱口。 无污染或暴露情况, 不推荐常规使用酒精或碘伏进行黏膜的消毒[1],戴眼镜者还需对眼镜进行清洗或消毒。 清洗完毕后方可进入清洁生活区活动。

出个人住宿单元前,内着装完毕后,在非清洁区着外出服、更换外出鞋,完成手卫生后方可用纸巾或直接开门外出。如需返回清洁生活区取拿物品,需重复进入个人住宿单元程序, 避免造成清洁生活区潜在污染。

2.1.3 单元消毒管理 个人单元室内物体表面消毒可采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剂(500 mg/L)自行擦拭消毒,重点消毒高频接触物体,如:门把手、开关、桌子、手机、房卡、清洗台等物体表面。不耐腐蚀物品可选择复合季铵盐或75%乙醇进行消毒处理。 地面采用氯消毒剂(500 mg/L)进行喷洒[2,3]。 因含氯制剂存在氯气污染[4],该气体具有刺激性,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有损害作用[5]。喷洒时机尽量选择外出上班前。每日房间定时通风,不使用中央空调。个人衣物用含有效氯250~500 mg/L 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 min再清洗干净。

2.2 人员管理

2.2.1 培训管理 除工作相关的专业防护培训,也应积极开展个人生活区防护管理专项培训。 控疫期间减少人员聚集,采取多形式培训模式如微信群、公众号、视频教学等方式,通过软件APP 实现培训效果考核评估。 重点培训国家发布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指南、专家建议、指引及流程等内容。同时,总结抗击SARS、埃博拉病毒等近年来传染病防控经验[6-9],加强细节培训,如:打招呼不握手的“碰肘礼”、就餐不聊天交流、不面对面近距对坐就餐、不穿工作服出入厅等日常生活防控规范。建立感控督导制度,分队感控专家定期点评指导。 对生活保障后勤人员同时按工作岗位区域化的进行各项防护工作流程、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

2.2.2 健康管理 指定队医和专人负责队员健康问诊,严密监控分队个体与群体的健康状况。建立队员个人健康卡,实行个人体温日测日报制度,特殊状况加报制度。通过发放便携设备进行睡眠质量监测、心电动态监测、 饮食状况自评等措施开展队员健康状况综合评估。通过发放室内文体用品,利用手机APP软件进行运动打卡, 运动轨迹追踪等信息督促队员业余时间进行限制区域内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2.2.3 就餐管理 驻地生活区餐饮保障为自助餐形式, 以分餐形式就餐。 餐厅门口设置免洗手卫生装置,专人监督人员进入前手卫生情况。个人携带物品存放于餐厅外临时存放点, 不可带入。 取餐时戴口罩,避免交谈。进餐时,口罩取下置于桌面纸巾上,口罩外面朝外接触纸巾。 用餐时,2 人保持至少1 m 以上距离[10],尽量选择独桌,不对坐、不聚堆、不交谈,以减少交叉感染可能。 餐毕即刻带口罩,不逗留。 延长餐食供应时间,提供加餐时段餐饮保障,加设“能量补给站”,做好错点下班无法获得正餐供应的队员饮食保障。就餐高峰时段进行人员容量控制,降低就餐费人员密度。

2.3 营区管理 驻地生活区采取军事化管理,设置门岗严格人员出入, 非救援队和生活区单位员工未经申请批准不得入内。 参照新冠肺炎防控指南[10],营区门口由外到内设置外出鞋洗刷区、口罩更换区、手卫生区、鞋消毒喷洒区、红外线体温检测区。 下班返回人员首先到外出鞋洗刷区进行进行外出鞋初步洗刷, 再到口罩更换区摘下生活区域外使用的口罩丢弃于指定垃圾桶, 手卫生后更换佩戴的新医用外科口罩,利用500 mg/L 含氯制剂消毒喷洒和湿式消毒地垫对鞋底进行消毒, 同时使用75%酒精喷洒并擦拭外套。 通过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测得正常体温后方可进入营区内。 根据新冠肺炎公共场所卫生防护指南电梯口、大堂内加设纸巾和手消毒装置,避免交叉感染[11]。

3 效果

本批入驻生活区4 支援鄂医疗队共计360 余名医护人员及百余现地保障人员通过近2 个月实践,在工作任务重、强度大、风险高、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无1 例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员健康状况良好, 各类人员对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满意率达100%。 各分队队员及生活区保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 人人主动参与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互相监督,未出现感控突发事件。

4 体会

4.1 生活区感控管理与临床救治区感控防护共同形成了一道安全、有效防范的屏障 在任务医院建立完善的医护人员防控体系的同时也应加强生活区感控管理。安全的防范隔离措施在保证自身的同时,也减轻了队员们对于病毒传染的恐惧感[12]。 有效的规范化感控管理,对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率、实现“零感染”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2 全员参与,积极反馈 全员参与管理是实现“零感染”目标的基础,提高全员感控意识至关重要。感染预防与控制不是个人或某部门工作, 而是群体行为。 参照埃援利抗埃医护感控一体化模式[11],实行医护后勤感控一体化培训管理, 人人参与实践和监督,不落一个人,才是感控督导的基本。 对生活区防控措施落实、效果的评价、人员健康情况、周边疫情动态等信息做到即时掌控分析,定期通报,并及时讲评。

4.3 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主导,总结历次抗疫经验 如抗击SARS、 抗击埃博拉病毒等传染性疾病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经验和教训, 积极听取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意见建议, 结合最新发布标准和实际情况及时对生活区感染防控方案进行必要的改善和调整。

猜你喜欢

生活区住宿医疗队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小班生活区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浅谈自升式钻井平台生活区设计要点
建筑施工生活区节电设计探索
探讨医院生活区推行物业化的可行性
P大的住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