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推进分析与思考
2020-06-19权绪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工务部
权绪良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工务部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机器化耕作方式的普及,通过铁路道口的机动车日益增多,与此同时铁路也在快速发展,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开行的密度也在不断加大,公铁交叉通行矛盾日益凸显,道口安全隐患不断加大,严重时可能发生路外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列车颠覆破损等严重行车安全事故,给铁路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为加快解决铁路与公路交叉通行的矛盾,彻底消除铁路平交道口安全隐患,确保铁路运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路地双方高层通过商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联手合作,共同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本人针对安徽省境内铁路道口“平改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及实施铁路道口“平改立”后的良好效果。
1 安徽省境内铁路道口分布的基本概况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铁路运营里程达4 223 km,居上海局首位,全省铁路道口共计333 处,占上海局道口总量的32%,位居三省一市之最,其中有人看守道口103 处,无人看守地方监护道口98处,无人看守铁路监护道口132 处。主要分布在阜淮、淮南、西张、淮田、青阜、符夹、水蚌、合九、皖赣、芜铜、宁芜等干线上和其他次要线上,涉及到全省13 个地市 42 个县(区),105 个乡镇。按区域分布:合肥市64 处,阜阳市7 处,淮北市32 处,淮南市 30 处,蚌埠市 10 处,宿州市 20 处,芜湖市 39 处,滁州市 8 处,安庆市74 处,马鞍山市14 处,铜陵市8处,宣城市18 处,黄山市9 处。按线别分布:符夹线57 处,青阜线1 处,阜淮线12 处,淮南线 30 处,宁芜线 25 处,水蚌线 17 处,皖赣线 25 处,芜铜线 26 处,合九线 85 处,安庆线 21 处,合绕线 6 处,京水联络线2 处,轮北线2 处,轮南线1处,罗东联络线3 处,漯阜引入线1 处,水淮联络线2 处,芜东联络线1 处,淮田线3 处,西张线13 处。
2 道口交通事故分析
2010-2013 年全省铁路道口发生列车与机动车、行人相撞铁路交通事故92起,(平均每年 23 件),四年中,92 起道口交通事故造成死亡10 人,伤9 人,机车受损3 台,铁路中断行车合计39 h,汽车报废20 辆,受损36 辆,铁路道口设备15 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 亿元之多。频繁的铁路道口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车辆、设备的损毁和铁路运输中断,从事故发生和发展趋势分析,若再不对道口安全隐患采取措施,道口交通事故会逐年递增下去,图1 已能说明一切,因此,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已迫在眉睫。
图1 2010-2013 年安徽省铁路道口发生交通事故情况
3 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3.1 地方财政困难,道口平改立建设资金缺口大
安徽位居全国的中部,部分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像宿松县,怀宁县,祁门县,颍上等县,铁路道口“平改立”不仅要建设主体,还要对两侧的引道加以投资建设,因此资金投入较大,(合九线 K18+500 三岗路道口,K15+030 上小路道口“平改立”主体加地方引道的建设资金均达到1.5 亿和1.8 亿)
3.2 征地拆迁困难且费用高
“平改立”建设过程中,有的涉及到房屋拆迁,且拆迁量还比较大,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带的道口“平改立”,仅房屋拆迁费用高达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水蚌线K39+015 武店道口、合九线K15+010上小路道口、宁芜线K69+515 雨山九区道口均要在建主体和两侧引道中拆迁周边的居民住宅或厂房及加油站,拆迁费用较大。农村地区征地,有的涉及到基本农田,是红线,原则上不予批复。
3.3 地方管线迁改困难,涉及军用电光缆线迁改费用高,周期长
“平改立”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的需要,在施工范围内的各种杆、管、线设备要迁改,涉及到多家单位,有电力、天然气、市政,通信、石油等单位,最为困难的还有涉及到部队的军用电光缆,不仅迁改费用高,而且周期较长,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4 采取主要措施
4.1 组织措施
一个项目的管理的成功与否,首先,组织措施是关键,据此,安徽省成立以分管省长为组长,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厅、安监局和上海铁路局为组员的省铁路道口“平改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省经信委作为牵头部门,日常办公设在经信委,由铁路驻省经信委的铁路代表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同时,省铁路道口“平改立”领导小组要求各相关市、县(区)政府相应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参与“平改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其为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责任主体,并且确定市发改委铁路办作为“平改立”工作牵头部门,统筹安排辖区内的铁路道口“平改立”建设工作。
4.2 经济措施 明确铁路道口“平改立”资金分摊界限和承担施工主体
路地双方联手推进道口“平改立”,原则上铁路方承担原道口规模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地方政府承担引道建设资金,若地方政府要求扩大规模建设,则原规模以外主体工程建设资金由地方政府承担。铁路主体工程由上海局组织具备铁路施工资质的单位负责承建,引道由地方政府组织具备相当施工资质的单位负责承建。落实建设资金是顺利实施“平改立”的根本保证,省道口平改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安徽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4 年第6号)”、安徽省经信委与上海铁路局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的通知(皖经信运输函2014 第789号)”明确道口“平改立”建设资金除铁路投资分摊外,剩余的由道口属地的人民政府承担。全省13 个的铁路道口的市,按照省政府要求,落实道口平改立建设资金,合肥市财政出资9 亿,安庆市6.6亿,芜湖市7.8 亿,黄山市4.4 亿,部分财政相对困难市、县(区)政府想方设法,利用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为铁路道口平改立建设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
3 技术措施
路地双方主动沟通联系,双方调派专业技术人员会同设计部门深入铁路沿线,逐处调研,综合考虑道口安全隐患、通行流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影响因素,结合当地交通规划,合理确定道口改造位置和改造规模,铁路方充分与设计部门合作,每处道口“平改立”要做三套方案,以供地方政府比选,例如,安徽省境内合九线铁路地处山区,道口众多,铁路道口改造难度大,铁路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结合地形情况,因地制宜,通过上跨、下穿、沟通道路等多种形式,共改造150 多处道口,又比如安徽境内宁芜线地处长江沿边地带,地质属软土,施工难度大,马鞍山市宁芜线K69+515 雨山九区、K68+42 三台、2K67+754 红旗桥三处道口均属软土地段,工作坑开挖设计支护采用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钻孔桩等多种先进施工方式,克服软土地段施工困难,路地双方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攻克众多施工难题,很大程度从技术层面给道口平改立创造有利条件。
4 管理措施
省道口“平改立”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全省道口“平改立”工作调度会,对当月的道口“平改立”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调度,同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平改立”是事关安全的重要工作,相关部门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并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推进时间表下达任务指标强力推进,要求期到必成,有奖有罚,对于按时按量完成平改立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单位和个人奖励;对于无故不能按时完成“平改立”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完成情况较差的给予经济考核。市级“平改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每月与铁路部门联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总结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布置下一步工作,同时向省政府牵头部门(省经信委)书面汇报月度工作进展情况。滞后“平改立”工作计划的单位,分管领导与相关单位要专门向省政府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组说明情况,并分析滞后原因和采取何种措施。涉及到地方杆管线和军用的光缆线迁改,地方政府主动协调相关产权单位与施工单位对接,制定迁改方案,明确杆管线缆完工时间,并责任到人;在征地方面,地方政府利用平台资源,协调国土、林业、规划等部门,给予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为施工扫平障碍。
5 效果明显,成果丰硕
省道口“平改立”工作领导小组在上海铁路局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稳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因地制宜,先易后难,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总体思路,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入手,督促有关市县制定合理方案,有计划、分步骤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9 年底,全省333 处铁路道口已完成283 处,完成率达85%,在上海铁路局三省一市中,安徽省铁路道口“平改立”完成的数量和推进的进度均排在第一位。自2014 年以来,随着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的不断推进,道口数量逐步减少,全省铁路道口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公铁交叉通行的矛盾得到得以解决,铁路道口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图2)。
铁路部门增效逐渐放大,每年的看监护费用及道口设备整修节省达数千万元,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图2 2014-2019 年安徽省铁路道口发生交通事故情况
6 结束语
路地双方共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事实证明,只要双方高度重视,机制完善,措施得力,方案合理,路地双方形成合力,道口“平改立”工作就能顺利推进下去,接下来,路地双方将剩余不多的铁路道口,结合铁路线路基建和电气化改造项目,全部消灭掉,彻底消除全省铁路道口安全隐患,为沿线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和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