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06-18李晋张利恒王鑫众罗浩玄锋学郭梓恒孙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伤性关节镜踝关节

李晋 张利恒 王鑫众 罗浩 玄锋学 郭梓恒 孙铭

距下关节是人体距骨和跟骨之间的关节,有前、中、后三个关节面,是人体后足内外翻运动的重要关节,更是足力学的重要枢纽[1]。因突如意外而导致跟骨骨折,极易引发距下关节面破损,应及时接受复位治疗,但是仍有不少患者会因遗留的关节面不平整而加快磨损关节,最终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患者康复[2]。创伤性关节炎作为现阶段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多是由于暴力外伤、承重失衡、活动以及负重过度等原因所致,其病理特点包括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继发软骨增生和骨化,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最为多见的便是青壮年。以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通过消炎止痛药物治疗,但是临床效果并不太理想[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关节镜凭借良好的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深受临床工作者和患者的喜好。故本次实验尝试对本院收治的50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关节镜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42.02±3.86)岁;病程0.5~4年,平均病程(2.03±1.15)年;左距下关节创伤23例,右距下关节创伤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2.01±3.67)岁;病程0.7~4年,平均病程(2.02±1.11)年;左距下关节创伤10例,右距下关节创伤1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4~54岁,平均年龄(42.03±4.00)岁;病程0.5~3年,平均病程(2.04±1.02)年;左距下关节创伤13例,右距下关节创伤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保守治疗无效者;②出现距下关节退变患者;③存在步行疼痛缓解期患者;④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⑤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自愿接受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合并骨性疾病者;②同侧肢体关节出现其他病变;③依从性差的患者;④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无法清楚表达自身意愿患者;⑥肝肾功能障碍和晚期骨癌患者。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仰卧位,脚侧作为手术入路点,充分曝露创面,通过切骨或者刮骨清理患者距下关节受损部位,表面光滑后剥离患处粘连,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治疗:首先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麻醉,指导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并在两腿间放置一个软垫。选择2.7 mm、30°关节镜,由外侧中间入路,注入10 ml生理盐水,注意入针方向平行于患者关节平面,穿刺成功后在外侧中间和前外侧之间作一3 mm切口,将穿刺锥穿入骨窦,关节镜从外侧中间进入,并对患者距下关节间隙、外侧沟和跗骨窦内的瘢痕组织及关节面的破损情况进行仔细探查,做好清理工作,使巨根骨韧带充分显露,随后将关节面打开并进行观察,清理松动软骨碎和瘢痕组织,通过离子射频治疗已破损的关节面。最后二次观察外侧角,松解关节,检查关节活动度,在此期间要注意保证残余粘连纤维维持张力,以此便于更好的进行清理。两组患者均需在术后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

1.5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治疗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距下关节未见疼痛感,可自主活动;有效:治疗后患者距下关节疼痛感明显得以改善,自主活动基本得以恢复;无效:治疗后患者距下关节疼痛未见任何改善,患者不可自主活动,甚至病情明显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制定的踝-后足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自主活动、步行距离、前后活动、地面步行、后足活动、踝后足稳定性、足部对线,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越好。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治疗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治疗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治疗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治疗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0.05)。

2.3两组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主活动、步行距离以及后足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前后活动、地面步行、踝后足稳定性、足部对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目前,跟骨关节损伤是临床较为多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这类骨折患者在接受相关手术治疗后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累及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另外,因距下关节腔间隙较窄,加上其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

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常常伴随后足疼痛、后足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应该加大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力度。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可在取出内固定物的同时彻底松懈患者关节,但创伤性较大,而且术后不能及时进行运动锻炼,功能锻炼时间较长,更加容易出现关节再次粘连现象,为患者带来更大困扰[4]。而关节镜下松解可完美避开传统开放手术易诱发关节再次粘连的缺点,创伤性相对较小,患者在清醒后可直接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关节功能[5]。另外,关节镜治疗能够更好的清理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创面和修整活动软骨边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关节疼痛,保证患者关节尽早恢复。本次实验中观察组以患者外侧中间和后侧作为手术入路点,可更好的清除干净瘢痕组织,同时清理后内侧关节面时,以外侧入手,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对患者后内侧胫神经血管束带来损伤,尽可能的处理好患者跟骨、距骨两骨面相互融合的部位。临床将关节镜用于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和治疗时间,加快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是临床理想的治疗手段。但是临床在使用关节镜清理距下关节时,也具备一定的局限性,①以外侧作为手术入路点,不能完好暴露出患者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内侧和内侧沟部位,特别是距下关节严重粘连患者,这就需要及时松解关节,逐步打开关节间隙。②外侧入路不能更好的对患者距下关节前关节面和中关节面进行探查,而内侧入路也会增加血管损伤和神经损伤的发生风险。基于此,临床应该特别加以重视,以更好的处理措施进行防范。

综上所述,关节镜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在减轻患者疼痛感、恢复踝关节功能、加快康复速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创伤性关节镜踝关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关节镜下双后入路结合前方入路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