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6-18赵丹
赵丹
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科疾病[1],主要指的是在黏膜小细管、皮肤扩张以及渗透压增加的影响之下发生的以局限性为特征的水肿反应,一般情况下荨麻疹会在2~24 h内有所缓解,但是该病极其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2]。目前,荨麻疹在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常规西药治疗虽然能够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但根治困难、复发率高[3]。本次研究主要以荨麻疹患者为中心,就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重点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3.78±3.41)岁。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3.26±3.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医诊断标准 以《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为依据制定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发病突然,皮肤症状表现为出现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水肿性斑块,且边界清晰,皮疹具有反复发作性,瘙痒感剧烈,消退后无痕迹残留。患者病程>3个月的为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3个月为急性荨麻疹。
1.3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①风热犯表:风团色为鲜红,瘙痒程度遇热变强,遇冷则有所减轻。或者是风团呈现出热感,同时伴有恶寒、发烧、咽喉肿痛等症状,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②血虚受风:风团发作呈现出反复性,发作时间连续数月或者是数年不等,多于午后时分或者是入夜表现出加重趋势,伴有神疲、腰酸、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同时舌淡,脉沉细,苔薄[4]。③风寒束表:皮损颜色苍白,遇风或者遇冷呈现出加重趋势或者是遇风发作,遇热缓解,舌质淡白,脉浮紧,口不渴,苔薄白。④胃肠湿热:风团色为红或者是淡红,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1.4方法
1.4.1参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西药主要包括氯雷他定片(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34)和维生素C(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139):氯雷他定片,口服,10 mg/次,1次/d;维生素C,口服,0.28 mg/次,3次/d。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2研究组 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①风热犯表证:多发生于急性荨麻疹,药方为荆防方加减[5]。组方:荆芥15 g,生地15 g,浮萍15 g,防风15 g,地肤子15 g,丹皮12 g,牛蒡子12 g,银花12 g,黄芩6 g,薄荷6 g,僵蚕6 g,蝉蜕6 g。其中有大便干结者另加15 g生大黄和20 g枳实;有口渴者另加30 g天花粉和30 g玄参;有瘙痒剧烈者另加30 g夜交藤和20 g白蒺藜[6]。②血虚受风证:多发生于慢性荨麻疹,药方为当归饮子加减。组方:何首乌20 g,茯苓20 g,夜交藤20 g,生地20 g,熟地黄15 g,当归12 g,川芎10 g,防风10 g,白芍10 g,荆芥10 g。有气虚者另加30 g生黄芪;有失眠多梦者另加30 g合欢皮和20 g炒枣仁。③风寒束表证:多发生于寒冷性荨麻疹,药方为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组方:丹参15 g,白芍15 g,白鲜皮15 g,荆芥10 g,杏仁10 g,丹皮10 g,陈皮10 g,防风10 g,僵蚕10 g,干姜皮10 g,桂枝6 g,麻黄桂枝6 g。有瘙痒剧烈者另加15 g地龙和15 g乌梢蛇;有寒甚者另加15 g附子和15 g肉桂[7]。④胃肠湿热证:多发生于慢性荨麻疹,药方为平胃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减。组方:苦参15 g,葛根15 g,枳壳10 g,陈皮10 g,苍术10 g,生白术10 g,防风10 g,半夏10 g,厚朴10 g,荆芥10 g,黄芩10 g,苏叶梗10 g,炙甘草5 g,黄连5 g。有大便溏稀者另加20 g薏米和20 g炒山楂;有恶心呕吐者另加20 g茯苓,10 g藿香和10 g佩兰。以上药方均以水煎服,先将各种药物浸泡30 min左右,首次加水500 ml,将水煎至200 ml,二煎加水300 ml,将水煎至150 ml,将二次所煎出来的药液给予患者温服,1剂/次,2次/d,分别于早餐和晚餐后进行服用[8]。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在服药期间需叮嘱患者切勿食用油腻、海鲜及辛辣等食物,停药6个月以后展开随访。
1.5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皮疹和瘙痒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未出现复发现象判定为痊愈;皮疹和瘙痒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判定为显效;皮疹和瘙痒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减少为有效;患者各项症状未呈现出好转现象或者呈加重趋势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50%;参照组患者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2.50%;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13,P=0.005<0.05)。
3 讨论
荨麻疹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过敏、冷热、感染、日光等刺激,精神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9]。荨麻疹在临床上的常见表现主要包括基本损害和其他损害,其中基本损害为患者皮肤出现风团现象,患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还有极少一部分患者会伴有水肿性红斑等[10];其他损害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随着患者病情程度的加深,还会逐渐出现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脉搏细弱、心率加速以及血压下降等表现[11]。
荨麻疹在中医中属于“瘾疹”、“赤白游风”、“风疹块”等范畴[12],在治疗之中需重点突出“风”这一病机,风之所以生,通常是由卫外不固所造成,其他因素还有风热、风寒致使肌表形成邪客,或者是虚风内生[13]。风邪存在于各证型患者病程的全过程之中,风携痒而来,要想实现止痒的效果,那么疏风则是其中关键,中医中两大最基本的祛风药为防风与荆芥[14],根据各证型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遣药组方,以祛风邪为主,同时配伍具有针对性的药物,为患者进行施药治疗,以取得祛风止痒、表散寒、调和营卫、补气养血等功效,实现治标治本的目的。综上所述,在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