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泊水网地区乡村建设中的鸟类栖息地保护规划

2020-06-18潘延宾

绿色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栖息地候鸟鸟类

潘延宾,郑 涛

(1.湖北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系,湖北 武汉 430025;2.河南省洛阳市国花园管理处,河南 洛阳 471000)

1 乡村鸟类的多样性状况

乡村鸟类的丰富度较小,而多样性较大。其原因:乡村人口相对稀疏,对鸟类的干扰相对较小;乡村有较多的猛禽,如鸮形目和鹰科、隼科鸟类较多,小型鸟类天敌较多;城市生活垃圾较多,为小型鸟类提供了较多的食物;城市由于建筑密度较大,为岩居性鸟类,如麻雀、家鸽、家燕等提供了巢穴。

2 湖泊水网地区乡村鸟类保护的意义

2.1 维护湖泊水网地区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

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生物链上占据重要的一环。在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每1个种群都有其独特的生态位,发挥着自己在生态系统中不可代替的作用。任何一种鸟类的消失都会引起生态系统功能的波动,严重的后果是生态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鸟类是城市环境的指示物种。由于鸟类对生态环境反应敏感,而且容易观测,人们可以通过鸟类研究城市环境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在环境监测中使用鸟类作为指示物种,到80年代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在水污染、核辐射污染、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农业污染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2 对世界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中部湖泊水网地区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保留和规划提供候鸟的过境通道、栖息地、取食地,对维护世界鸟类多样性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最新研究认为,目前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徙路线,分别是大西洋—美洲迁徙线、黑海—地中海迁徙线、东大西洋迁徙线、中美迁徙线、环太平洋迁徙线、中亚迁徙线、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太平洋—美洲迁徙线、西亚—东非迁徙线。迁徙路线涉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雨林、湿地和沼泽,美国大沼泽地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哥斯达黎加岛、非洲大裂谷都是鸟们为自己选择的栖息地,对于栖息地的生态有着苛刻的要求。

在全球鸟类迁徙线上,中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中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中国有鸟类1332种,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7%,其中候鸟600多种,占世界候鸟的20%。在全球候鸟迁徙通道中,东亚—澳大利亚、中亚、西亚—东非这3条候鸟迁徙路线都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东亚——澳大利亚路线经过中国中部省份,中部湖泊水网地区为候鸟的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垫脚石。以武汉为例,每年约有10万多只,37种候鸟经过武汉。

3 湖泊水网地区常见乡村鸟类的识别

鸟类以栖息方式分林鸟和水鸟。其中水鸟又可以分为涉禽和游禽。

3.1 常见林鸟

(1)乌鸫(Turdusmerula)。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属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

(2)珠颈斑鸠 (Spilopeliachinensis)。留鸟,栖息场地较为固定,喜在村落及农田附近活动。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如玉米、小麦、碗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梁、绿豆等。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3)喜鹊(Picapica)。留鸟,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

(4)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又名白头翁,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金龟甲、步行虫、金花甲、鼻甲、夜蛾、瓢虫、蝗虫、蛇、蜂、蝇、蚊、蚂蚁、长角萤、蝉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蜘蛛、壁虱等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有野山楂、野蔷薇、寒莓、卫茅、桑椹、石楠、女贞、樱桃、苦楝、葡萄、乌桕、甘蓝、蓝靛、酸枣、樟、梓等植物果实与种子。

(5)灰喜鹊(Cyanopicacyana)。外形酷似喜鹊,但稍小。栖息于开阔的松林及阔叶林,公园和城镇居民区。杂食性,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植物果实及种子。

(6)黑脸噪鹛(Garrulaxperspicillatus)。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灌丛与竹丛中,也出入于庭院、人工松柏林、农田地边和村寨附近的疏林和灌丛内。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特别是秋冬季节集群较大,可达10多只至20余只,有时和白颊噪鹛混群。属杂食性,但主要以昆虫为主,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种子和部分农作物。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国多地。

(7)雉鸡(Phasianuscolchicus)。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杂食性。所吃食物因地区和季节而不同。

(8)领角鸮(Otusbakkamoena)。主要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山麓林缘和村寨附近树林内。留鸟。主要以鼠类、壁虎、蝙蝠、甲虫、蝗虫、鞘翅目昆虫为食。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内,或利用啄木鸟废弃的旧树洞,偶尔也利用喜鹊的旧巢。

(9)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疏林中。以蝗虫、蚱蜢、金龟子、蛇、毛虫、地老虎、蝇、虱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10)棕背伯劳(Laniusschach)。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树上筑碗状巢。留鸟。常见在林旁、农田、果园、河谷、路旁和林缘地带的乔木树上与灌丛中活动。性凶猛,不仅善于捕食昆虫,也能捕杀小鸟、蛙和啮齿类。领域性甚强。

(11)戴胜(Upupaepops)。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缘、路边、河谷、农田、草地、村屯和果园等开阔地方,尤其以林缘耕地生境较为常见。以虫类为食,在树上的洞内做窝。选择天然树洞和啄木鸟凿空的蛀树孔里营巢产卵,有时也建窝在岩石缝隙、堤岸洼坑、断墙残垣的窟窿中。

(12)丝光椋鸟(Sturnussericeus)。多栖息于开阔平原、农作区和丛林间以及营巢于墙洞或树洞中。

3.2 常见水鸟

(1)黑水鸡(Gallinulachloropus)。栖息于灌木丛,蒲草,苇丛,善潜水,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

(2)白鹭(Egrettaspp.)。是白鹭属鸟类的统称。其中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前三者在长江中部水网湿地都较为常见。

(3)夜鹭(Nycticoraxnycticorax)。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4)红嘴鸥(Larusridibundus)。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部分为夏候鸟。红嘴鸥数量大,喜集群,在世界的许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主食是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4 鸟类栖息地保护规划设计方法

4.1 规划保护栖息地

对城市和乡村区域开放空间进行梳理和整合,对确实无条件整合连接成整体的开放空间,考虑布置垫脚石。

在国土层面的规划,基于国土安全格局的规划和区域生态格局规划,是当前国土资源部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我国对耕地分布的整理已经较为详细和完善,下一步需对未开发土地和荒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居民徒步游憩规划。

在国土规划的基础上,对未开发土地进行整理,并对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土地进行连接。美国的绿道规划和国家公园体系都是基于此目的进行的。

如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绿道规划,是将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和马塞诸萨州的河滨、谷地、山脊等自然地带连接起来,其连接道主要使用废弃的铁路、河流和人工风景林带。从而使不断破碎化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以成为一个整体,并满足人们的徒步和骑行游憩需求。在不断的发展和多次规划修改后,该区域规划实现在周边数周的网络化和多层次化,并与加拿大东南部的几个州实现了联通。

美国蓝岭国家公园道也是区域绿道规划的典范之一,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也是美国最长的公园道,长755 km,穿过弗吉尼亚和北卡州的29个县,占地377.9 km2,自1936年开始建设。连接两大国家公园Shenandoah National Park 和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翡翠项链规划平面如图1所示。该规划实际上是美国各种形式的绿道和风景道规划的鼻祖,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在“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完成了波士顿周边的几个公园设计后,他开始思考是否能将这些公园与周边未开发的土地连接起来,并尝试利用河道和风景道去整合这些土地。 “翡翠项链”从波士顿公地到布鲁克林公园绵延16km,有相互链接的9个部分组成:Boston Common, Public Garden, Commonwealth Avenue, Esplanade(Charlesbank Park), Back Bay Fens, Riverway &Olmsted Park, Jamaica Park, Arnold Arboretum, Prospect Park。以波士顿为中心结合了12个城市和24个城镇,形成一个区域绿色空间,这个系统将河滩地、沼泽、河流和具有天然美的土地都包括进去,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网络。

图1翡翠项链规划平面

事实证明,这种区域土地的整合规划,对鸟类及其他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如上面的翡翠项链规划。由于栖息地面积足够大而且相互连接,物种丰富,成为观鸟胜地,该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观鸟协会。根据该协会的观测,发现有20多种珍稀鸟类生活在该区域。

4.2 建立保护地和保护区

根据观测数据和鸟类环志跟踪技术确定重要保护物种的迁徙通道和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地和保护区,并在候鸟迁徙季节加强巡视和管理。

目前,我国鸟类保护的保护区和保护地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力观测资料划定,环志跟踪作为辅助手段。我国主要从事环志工作的机构为中国林科院鸟类环志中心。但是随着环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现在可以实现对鸟类活动的精确跟踪监测,对候鸟的迁徙路线、停留地点、停留时间、生活状态都能做到精确记录。尤其是保护物种和指标性物种。

4.3 保护植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

在条件允许的自然林地、保育林地、防护林地,尽量保护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并尽可能的防止干扰。

噪音或者人的频繁活动都会使鸟类的繁殖和觅食受到干扰,从而导致鸟类适宜的栖息地减少。典型的例子如武汉南湖北岸曾经是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carbo)冬季越冬的天堂。这些候鸟栖息在滨水的池杉林和临湖的狮子山林地中,并捕食南湖中的鱼类。数量最多的时候,其粪便一度能使湖边的林地变成白色。然而,在武汉市坚持在南湖北岸修建一条车流较多的快速车行道后,由于受到严重的噪声污染,此地从此再没有出现过鸬鹚等大型鸟。

在城市和乡村建设中,划定一定的保护地防止干扰,国内外其实早有实践。如欧美国家在农田中划定的斑块状林地,就是为了保护当时的野生动植物。人们在田间经常可以看到其中栖息的鹿群和鸟群在田间觅食。上海浦东在建设浦东中央公园(后改名世纪公园)时,特地在其中的水面中划定出独立的小岛作为鸟岛。

4.4 保护鸟类食物链

在规划设计中,应考虑栖息地中鸟类的取食问题,比如增加鸟类可以取食的浆果类树木。严格控制杀虫剂、除草剂滥用,为昆虫提供繁衍空间,为鸟类提供食物。

乡村中的农田和林地是鸟类的天然取食地。有部分的鸟瞰会以农作物或者果树的果实为食,但往往也同时取食农作物的寄生虫。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刻意加入鸟类喜欢取食果实的植物种类和当地常见鸟类共生的树木是非常有必要的。前者如樟树、苦楝、构树、樱桃类、火棘、柿子、枣树等。后者多为本地的乡土树种,但因能滋生鸟类喜食的昆虫而受到鸟类的青睐。如马尾松、栎类、杨树、柳树、榆树等。

杭州西湖景区的长桥溪水生态公园中就设计有一个独立的小岛,上面种植有雀形目大多数鸟类喜食的樱桃类植物。每年樱桃成熟的季节,有很多黑短脚鹎前来觅食,吸引广大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远远围观。

5 案例解析

5.1 天津候鸟机场

候鸟会从南极地区沿着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航道(EAAF)返回地球北端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作为全球八大贯穿南北半球的迁徙航道之一,EAAF上有包括黑尾塍鹬在内的全球1/5的濒危水鸟在此飞行。 在沿海地区城市蓬勃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下,鸟类栖息地与觅食范围逐渐消失,鸟类数量也在急剧下降。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走廊现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了增加中国黄海海滨核心鸟类栖息地的数量,亚洲发展银行携手天津港,在临港地区的一块降解回填地上为拟建的湿地鸟类保护区举行了一场国际设计大赛。McGregor Coxall提出的世界上首个“候鸟机场”的设计在此次大赛中一举夺魁。

鉴于这块湿地对于中国、澳大利亚,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项目总体规划提出建设一块占地60 hm2的湿地公园和鸟类保护区。部分鸟类会不间断飞行超过11000 km,并长达10 d不进食饮水,候鸟机场将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航道上鸟类进行补给和繁衍的至关重要的一站。作为天津城市新建绿地公园的一部分,该项目将落实包括人工湿地、绿地公园及城市森林等绿色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被用于将净化过的废水和收集到的雨水引流向整个湿地。公共设施则包括湿地小径、环湖步道、自行车道和森林漫步道等,在此形成了一张贯通7 km的自然游憩观景路线网。湿地中将建设一个名为水心阁(Water Pavilion)的高科技游客教育和科研中心,以满足每年预计50万人前来参观的需求。该中心将使用摄像机连接14处鸟类栖息木居,用来观察鸟类的生活情况。湿地被20 hm2的林木环抱,以保护鸟类免遭周边城市开发的影响。

5.2 伦敦湿地中心

伦敦湿地占地42 hm2,距离伦敦市中心9 km。原为伦敦泰晤士供水公司的4个大型蓄水池。在野生水鸟和湿地基金会(WWT)主导下,将该地块设计成一个以水鸟保护为主的湿地公园。2000年夏天对外开放。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将其北部9hm2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将获利的资金用于公园建设,也为城市公益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建设思路。每年,参观湿地中心的游客超过17万人,其中近2万名学生。

伦敦湿地中心根据不同鸟类的栖息地需求,分成6个不同生境的区域,包括蓄水泻湖、主湖、季节性泻湖、芦苇沼泽地、季节性浸水牧草区和泥地区。有超过170种鸟类和300种飞蛾蝴蝶类在此栖息。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普的作用,并吸引不同年龄阶段的游客前来了解水鸟和常见水生动物、昆虫的知识。不仅根据不同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态习性设置不同的生境(图2),还使用当地的乡土材料作为标识、坐凳、构筑物和儿童游戏设施,很好地将生态规划设计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成为该类型设计的典范。

图2 伦敦湿地中心根据不同鸟类的栖息需求设置的水面和浅滩岛

猜你喜欢

栖息地候鸟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候鸟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致命的超速
BEAN SCENES
走进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