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选择与县域经济发展
——以顺德区特色产业发展为例
2020-06-17张丽华欧阳永中郭嘉亮
张丽华,欧阳永中,郭嘉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药工程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与城市经济追求大而全相比,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较弱且大多发展不平衡。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产业发展重在特色。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基于自身资源而大力发展某一领域的特色竞争优势[1]。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并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提出特色产业选择方法和发展对策。
一、现代化特色产业的定义与标准
“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强是特色,人强我新是特色”,特色产业指的是某特定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和沉淀特有的资源,包括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技术与管理资源、产业资源、科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2]。因此,特色产业具有显著的区域性、规模性以及效率性的特征[3]。
随着经济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要求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着力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造和培育新的现代化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化特色产业应鼓励传统产业、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互联网产业、数字经济等方方面面的融合创新,实质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突出第二产业和制造业为核心,以高质量的产业项目、技改项目和高水平的龙头企业、园区载体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但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应杜绝“小而全”。相对而言,现代化特色产业的发展与选择标准主要包括:(1)地缘性。聚焦在地区的产业链条、市场竞争力、资源禀赋、人才集聚等等,要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以不变应万变,重点在于“不变”。(2)动态性。围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态需求,针对新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新的动力的转换、新的发展模式的升级,不断创新与优化,开启新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以变应变,重点在于“变”。
二、顺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概况
顺德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核心区域。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顺德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厚基础、富活力、重本土”,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实体经济模式。2006年,顺德区全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突破1 000亿元,成为我国GDP率先实现1 000亿元的县域经济体;2018年11月,再度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1位。截至2017年,顺德区GDP达到了3 059.3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8.5%,分产业详细统计如表1所示[3](按联合国规定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数据充分体现了第二产业是顺德的支柱产业。事实上,2018年度,顺德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6.84%,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强势的制造业产业带及相关资源,为顺德区发展特色现代化产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目前顺德逐步形成了以家电、家具、钢材、纺织、服装、塑料等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表1 2018年顺德区地区分产业统计[4]
作为典范性的县域经济体,顺德经济经历多年的快速发展,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高投入低产出、高排放低效能、高污染难循环、高矛盾难和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严重后果,长时期内也难以消弭。近年来顺德经济增长进入平台期甚至局部回落期(2014年到2018年GDP增长分别为7.9%,8.5%,8.4%,8.5%,6.2%);与此同时,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顺德区的制造业仍然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经济等新动能规模仍然偏小。因此,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发展特色现代化产业成为必然选择。
三、顺德发展现代化特色产业的选择及分析
(一)家电
顺德家电产业是顺德区首个突破千亿元级的特色产业。港澳及国外市场的深远影响,为顺德家电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20世纪60年代在大良建起了五金电器加工厂,为加工制作奠定了基础;80年代仿制模式的兴起,带来跨越式发展;90年代乡镇企业经历了改制风潮后企业集团上市,资本市场加速了整个产业的发展;21世纪,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使顺德家电制造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实现顺利过渡,进入“创新模式”阶段。截至2018年,家用电器作为顺德第一支柱产业,规模总产值约占全国家电产业规模的15%,近年顺德家电产业工业产值保持年均8.9%的增长率,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5.5%,拥有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家电企业84家。顺德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一整条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家电配件产业链(家电企业配件大部分的采购半径都在50公里范围内)。综上,顺德区的家电制造业具有地理区位、产业底蕴、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品牌价值、产业配套、国际化布局等巨大优势。
(二)装备制造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顺德区继家电产业后第二个突破千亿元级的特色产业。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产业集聚程度和文化底蕴,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也是少有能一次性拿出数千亩连片的成熟用地且专注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平台;此外,在承接广深创新资源外溢方面,顺德在区位、产业、生态环境方面,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深化与广深在高企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升级装备制造业水平。目前顺德区拥有机械装备制造企业3 000多家,共有产值超十亿元装备企业8家,上市装备制造业企业12家,体现了强大的聚集效应和行业特色。其中,木工机械、压力机械、塑料机械,分别占省内市场份额的60%、40%和30%[2]。与此同时,也面临着高端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布局分散、研发能力有限、科技金融元素缺乏等发展瓶颈,需要合理的特色产业发展策略,以应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作为首个国家级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2014年以来顺德积极响应“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战略规划”,出台“顺德区关于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规模与质量。近年来,通过进一步明确定位,逐步提升现有存量、引进外部资源、升级全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在“打造重大载体,革新重大技术,引进重大项目”上获得了显著成效。
(三)智能制造
作为珠江口西岸制造业龙头城市,顺德区在发展智能制造上有着内在的逻辑:近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营制造企业基本上陷入困顿;同时,还面临着土地成本高企、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资源不足等多重挑战。因此,“智能制造”也成为制造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过程。十三五以来,顺德区定位为“三龙湾”(佛山)高端创新集聚区的主力军,通过政策驱动、示范带动、载体建设、平台服务等手段,积极打造集“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品牌服务-高端展会”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目前,顺德的智能制造业发展态势喜人,基本构建起了涵盖智能生产、设计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工业体系;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巨头有三家落户顺德;德国汉诺威机器人学院首个海外分支机构——佛山机器人学院也在顺德建成。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具备竞争力的本地企业:如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的交易完成交割,获得库卡94.55%股权,而美的、安川成立的合资公司也取得了实质性发展;此外,伊之密收购川口机械,嘉腾、利迅达的海外合作,均反映了顺德的智能制造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等领域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10万台,六轴及以上机器人5万台以上[5]。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德区有望从追赶者变成引领者,将带动当地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甚至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四)家具
顺德是国内现代家具集群制造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全球最大、最完整、最成熟的集群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家具批发、贸易平台,并获得了“中国家具制造重镇”“中国家具材料之都”和“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等国家级荣誉。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家具产业链,全产业链上集聚企业数千家,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左右。顺德区家具制造业高度集聚,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形成了市场化分工明确的专业镇:乐从镇的家具销售专业市场、龙江镇为主的家具生产基地、伦教镇的木工机械、容桂镇的涂料、勒流镇的小五金配套等等。然而,本地宽容的企业生态环境、习惯性的路径依赖,以及历史发展积累的原罪性陋习,造成了顺德家具制造业集体性的竞争力下滑,逐步被深圳、东莞乃至四川家具逐渐超越。现代企业竞争,已逐步上升为产业竞争、产业集群竞争。意大利家居产业之所以称雄世界,更多是由于其产业处于严苛的商业环境中。近年来,“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实施、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企业综合成本不断上升,在工业4.0时代,顺德的家具制造业必须顺势而为,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与“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往“智能化、绿色化、平台化”发展[4]。伴随2013年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顺德家具制造业迎来了转型升级和扩大出口的有利契机。
(五)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佛山是历史悠久的“岭南药祖”“岭南成药之乡”。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医药产业相关收入占了佛山GDP10%。顺德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原来以中成药为主,有着浓厚的岭南药物特色,也具有相当的历史底蕴和基础;近年来,顺德生物医药制造业持续成为顺德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生物医药(含大健康)还被列为未来发展的三大关键产业之一。2015年,规划占地面积为1 000亩的广东省创新转化生物产业园在顺德区乐从镇奠基,为生物医学药物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同年,顺德还出台了“促进生物医药实施办法”。目前,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拥有传统医药产业龙头企业近十家,另有生物医药企业100多家,全面覆盖了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四大制造业领域,并形成了差异化的产业布局;2016年,顺德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增加值为6.5亿元,增长率高达27.3%,成为了“黑马”产业[4]。此外,顺德还涌现出了一批具备一定竞争力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制造企业。顺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除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底蕴以外,最大的优势在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产业布局、资金与人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美的集团牵手广州医药集团,在机器人及医疗器械开发、健康数据应用、智能供应链建设、医疗投资、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进行多维度合作。不过,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在顺德还属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缺乏领军企业,在创新上动力不足,人才集聚受限,研发投入不足,创新环境和平台配套有待完善。从宏观来看,作为朝阳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就是高投入、长周期,顺德区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
(六)新能源汽车
2018年中国汽车整体产销量28年来首现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顺德作为整个大湾区的地理核心,也是广佛经济带上最具有生机、发展基础和工业基础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汽配产业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已形成了较具规模汽配产业集群,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具有先天的优势。顺德计划围绕汽车创新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整车、核心零部件、车联网、无人驾驶,以及与之关联的云计算、大数据、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和生产服务业,打造集新能源汽车“高端研发、创新运营、前沿示范、创新孵化”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圈。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顺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实现千亿级别的成长。
此外,顺德区的化工尤其是涂料产业也是传统特色产业之一,但如何协调环保与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而花卉产业、旅游文化和餐饮产业,则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越的社会文化条件,有望打通,形成“花卉-旅游-餐饮”的长廊式文化产业链条;金融服务、保险、信息和科技产业也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并显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四、顺德区现代化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特色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实现与时俱进,和现代化的新态势、新技术深度融合?如何实现朝阳产业与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补和错位发展?对县域经济而言,更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推进,着力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其快速发展,重点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同时,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前提下,营造有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是保证现代化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发展对策。
(一)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出效率,重视技术引进与创新
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2011年至2016年顺德发明专利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低,说明了研发经费的投入产出率较低;就世界水平来看,顺德的工业增加值率也很低,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3]。此外,还存在着科研平台载体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贡献率低等一系列产学研融合问题。因此,要发展现代化的特色产业,迫切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并且高度重视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同时,强化统筹规划,加快产学研机制建设,优化增量资源,实现“科技顺德”的战略布局。
(二)深化现代化特色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顺德区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深化现代化产业的特色和亮点挖掘,打造集成应用创新集聚高地和平台,着力促进特色产业的集聚,通过高质量发展寻求经济增长。首先,要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腾挪出来足够的空间供特色产业的布局,构建起大企业、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其次,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园,形成特色产业的产业集聚,充分共享公共资源优势,减少产业发展的时空成本,推动特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然后,打造具有品牌效应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高度重视成长性科技企业的发展,推动形成特色产业的引领性成果。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开拓新兴行业
顺德区定位为“三龙湾”(佛山)高端创新集聚区的主力军,但目前与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相比,顺德呈现“颠倒”的状态,第二产业远高于第三产业,说明了顺德三大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性,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创新力度也远远不足。诸如资讯、IT、地产、旅游、金融投资等新兴产业,都是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强化金融发展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和改善
融资约束是朝阳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许多现代化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6]。首先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大支持,围绕现代化特色产业的内在需求和自身特点,建立适合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组织,鼓励金融创新,提升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促进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其次是改善资本使用效率,提升市场向现代化特色产业配置资金的内生能力;长远而言,更需提升特色产业对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强化其内在发展的动能,满足资本逐利性。
(五)加强人才集聚,重视人力资源支持
顺德区要发展现代化特色产业,需要各类“特色”人才实现支撑。面对特色产业发展乃至城市升级的“饥饿感”,首先应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其次还要加强本地人才培养的内生能力。近年,落地顺德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新建设的佛山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等。长远来看,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特色产业项目,聚集人才,留住人才才是关键。顺德区应实行特色人才政策,在人才创业和就业、家属安置、人才补贴和待遇、人才安居房建设等方面,采取有竞争力的措施[2,7]。
五、结束语
县域经济发展由于人文、历史、资源禀赋优势而各有千秋。产业发展重在特色,现代化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实现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方向,也是县域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8]。顺德区作为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发展特色展业以及特色产业现代化升级过程中积累了富有参考价值的经验。本文为特色产业的精准选择,以及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对策,从而引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