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新设计:任务驱动

2020-06-17张旭军刘慕丹段习贤刘伦斌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驱动电子商务中职

张旭军,刘慕丹,段习贤,刘伦斌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

前言

为呼应社会对电商人才的渴求,大部分中等职业院校都开设了电商专业。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作为热门专业纷纷出现在各大院校的招生计划之中,成为家长心中“录取分数高、就业率高、性价比高”的“三高”专业。尽管如此,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初次就业的毕业生们对电商的基本操作流程十分陌生,上岗前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后才能勉强上岗,由此加大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很容易增加学生的倦怠感。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上课、学习等本来就兴趣不高,甚至厌倦,如果不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势必影响课堂气氛和授课效果,45分钟的课堂很容易变成“课堂小憩”,令老师沮丧并使学生遭受时间损失。任务驱动法以学生为中心,还课堂于学生,通过创设任务情境,鼓励学生融入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文献综述

(一)任务驱动法的概念界定

任务驱动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即围绕任务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讲解。教师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上创设任务情境,帮助学生拆分任务,使其获得主动思考问题的机会,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迁移、获得操作技能。任务驱动法不同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解惑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完成的任务在课后也能继续进行。总之,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围绕任务,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集生活问题、就业需要、社会现实等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方法,符合中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特征

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以任务为主线;二是以教师为主导;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建立在这3点之上。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是“任务”,这里的任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业或习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所创设的问题。它可以是一个案例分析,也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具体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准备。通过任务的引入,学生们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融入课堂是改变中职教学现状的基础,学生通过完成自己接受的任务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藉以提升学习兴趣。任务的难易程度由教师把控,根据任务的不同难度,开展相应的学习。对于较难的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多人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体会到与同伴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体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提高学习的能动性。

在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堂上,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布置任务,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顺利完成任务,必要时对课堂任务和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讲解。课堂上,教师应秉持“肯定为主、鼓励为重”的教学观念,对于学生的课堂行为更多地给予正面肯定,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课后,教师对授课方法及教学内容应进行适当的反思,教学反思是帮助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反思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总结归纳课堂授课的不足,积累教学经验,还能帮助教师不断熟悉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余时间答疑解惑,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复习当次课的任务,巩固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理论性知识。

此外,任务驱动法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在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来主导,即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在应用任务驱动法授课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求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将自身的生活经历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课堂上的基本权利,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应时刻观察课堂情况、调节课堂气氛、维护课堂秩序,使学生在有序的课堂环境中接受知识的熏陶。

(三)任务驱动法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20世纪80年代,印度语言学家勃雷泊(N.S.Prabhu)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进行了一项交际教学法的实验,这被认为是任务教学法的雏形。实验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把需要完成的交际任务隐藏到教学内容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实现掌握知识的目标。[1]1989年,语言学家纽南(David Nunan)在他的著作《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中对任务驱动法进行了详述,这是任务驱动法第一次以理论化、系统化的方式呈现。纽南认为任务驱动法与传统教学法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他提出任务驱动法应该由教学目标、导入信息、组建活动、师生角色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2]1998年,斯凯恩(Skehan)提出了关于任务驱动法的三点内容:第一,任务优先。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基于其任务完成与否。第二,任务真实。任务内容的布置要符合生活实际。第三,以任务为主。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重点应嵌入任务。[3]近年来,国外对于任务驱动法的研究依旧以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居多。2012年,伊朗学者马苏德·哈希米(Masoud Hashemi)等人在关于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文章中提出运用任务驱动法的八项原则:选择适当的任务难度、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向、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学生承担风险、引导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关注意义、提供关注形式的机会、要求学生自评。[4]

我国教育界对于任务驱动法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范围较窄。在CNKI全文数据库中,以“任务驱动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最早的研究成果出现在2002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二是任务驱动法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三是任务驱动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比较研究。例如,李正超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中提出了运用任务驱动法的五个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任务,观看范例;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共享成果,交流评价;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岳雄福在对中职课堂存在的问题及任务驱动法的相关特点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教学中运用的三点“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协作、创新的能力;有利于将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6]徐肇杰在对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两者在理论基础和评价指标上大体相同,而在培养目标的侧重点、设计特点、实施特点、教师作用等指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7]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于任务驱动法的研究成果较多,内容丰富,但现有研究多是重复前人研究,属于“佐证”,尚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系统的理论应用指导体系,研究范围相对狭窄。所以,导致研究结果缺乏针对性与具体性。现有研究中较少对任务驱动法进行系统的整门课程设计,提出的对策与方案也没有经过实践论证,缺乏教学效果差异比较。此外,已有的研究以中高职课程的语言类或计算机类、机械类等操作性较强的工科性课程为主,而对财经商贸类操作性较弱的文科性课程研究较少,这是任务驱动法研究范围受到局限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重要分支,应该说,不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都应强调技能培养和开发,其教育目标的设定更符合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原则。遗憾的是,现阶段国内关于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实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

二、中职电子商务实务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电子商务》是电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经营和运作流程,掌握电子商务中新型的公关能力和技巧,学会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和平台进行企业供需信息发布、企业形象推广和宣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商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学手段、技术和方法也应该因时而变。但是,大多数中职院校关于电子商务的课程教学,不仅没有及时地更新换代,甚至还不能满足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内容少之又少,选取的课本有相当一部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一些教师传统保守,依旧沿用过去的教学思路、用传统的备课内容授课,在实践环节授课中采用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师屡见不鲜,这与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目标相悖。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本身就缺乏兴趣,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此类课本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手段的采用与学生特点相去甚远,“重理论、轻实践”的授课方式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要求有相当的偏差,也与社会岗位的需求脱节严重。

(二)教学方法相对传统落后

中职院校的大部分课堂沿用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由于中职学生对学习有着很强的厌倦情绪,加上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对于这种“耳提面命”的教学方法容易心生反感。此外,中职院校的课程偏重实践性,课程教学也要求以实践为主,传统的授课方法同样不适合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务类课程。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商人才,专业课程涉及电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营销管理知识等,大多数课程内容都涉及网络操作,如果一味地以讲授为主,很容易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在课上昏昏欲睡,最终对自己的专业一知半解,毕业后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岗位。

(三)课程设置脱离就业方向

目前,部分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出现了“重商务、轻电子”的现象,开设的理论性商贸类课程铺天盖地,对实务类实际操作课程重视不足。事实上,电子商务是一个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交叉性专业,专业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经济类的商贸知识,也有计算机类的网络知识,知识面广、操作性强。如何合理设置课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同时具备“电子”和“商务”,也就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与商贸类课程相结合。在教师配置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精通电子或商务的专业性教师占比较大,而同时精通两个门类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却相对缺乏,教师要么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知识丰富,要么在商务领域是专家,这就导致在实务课程的操作中两端难以兼顾。因此,学校在聘用教师的时候,应着重选择那些既具备相应计算机网络教学能力,又拥有扎实的商贸基础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课堂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四)考核方式与实际不匹配

部分中职院校在电商专业开设了实操类课程,但对此类课程的最终考核依旧延续传统的的评价方式,或者简单地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加出勤、作业等平时成绩作为学生该门课程的总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既不能与课程性质相匹配,也忽视了考核对于学生所具有的吸引力。在校期间,只有考试才是学生普遍在意的事情,也是最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这是因为,中职的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未脱离父母或其他家庭监护人的管辖,一旦挂科就会面临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是他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如何运用好考试这一传统工具,需要任课教师发挥智慧,在“考”字上做文章。就课程特点而言,实操性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有别于理论性课程的考核方式,因此,期末考试成绩也不能作为衡量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平时考核,加大平时考核在学期考核中所占的比重,把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纪律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纳入课程考核中,使学生重视平时课堂的学习和表现,把知识化整为零、“润物细无声”地潜入其脑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吸收和积累。学生对考核过程越重视,平时的学习才能越认真,唯有如此,才能提高中职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电子商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课前:布置任务,创设问题情境

任务驱动法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巧妙地设计任务,把知识嵌入其中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特点,预先设想任务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应对之策,制定解决问题的各种预案。就创设任务而言,必须要考虑既要符合实际生活、具有实践运用价值,又要符合适合于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例如,在进行电子商务的主要流程教学时,可以布置三个不同级别的任务(如图1所示),由易到难,从初步了解到掌握各流程环节再到最终以买家和卖家的身份进行操作体验。这个学习过程既融入了生活场景,又与就业相衔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在任务完成后,学生还要进行互相交流,对本节课的学习心得与实践体会进行总结与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交流,学生也能对照同组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快速提高。需要注意的是,任务之间的联系必须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不同级别的任务如何安排,孰先孰后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层层递进、循序渐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做到目标明确、内容真实、情境有趣,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二)课中:分析任务,实现教学做合一

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发挥串联的作用,如何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把不同的任务串联起来,使其层层递进而不突兀,是每个任课老师的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对于事先布置好的任务,应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有效克服学生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对于课堂上现场布置的任务,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教师则成为引导者,对任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讲解,不宜讲透,使任务失去挑战性,当然也不宜讲得过浅,使学生无从下手。教师需要根据情况,准确把握讲解任务的“度”,以激发学生斗志,吸引他们以相互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在进行网络客服内容的教学时,对于售前客服和售后客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当场设置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且很难处理的问题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队分别扮演顾客和客服,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教、学、做三者合一。

图1 电子商务主要流程及教学的相关任务

(三)课后:交流总结,完善考核方式

任务驱动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在课堂上得到体现之外,还可以在课后得以体现,即课后评价。由于创设了任务,以往的考核方式已不适用于课后评价。根据任务驱动法的相关特征,可以设置课堂行为评价的内容,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分别是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用对待课程的认真程度来评价;学习方法,用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学习习惯,用是否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来评价;课堂参与度,以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上与教师的互动来评价;交流与合作,以是否能够积极与同学协作完成任务、积极交流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来评价等。考评的成绩可以分为“一般”“良好”及“优秀”(如表2所示),通过勾选相应评价使教师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新增的自评与互评板块,一方面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同伴间的互评能够增进同学感情、加强课堂交流、活跃课堂氛围,避免评价主体单一而造成的不公平。此外,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以便于说明“为什么我给自己打这个分”“为什么我给同学打这个分”等问题。通过这种交流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认清自己,增强自信。平时成绩除了课堂观察评价表列出的内容外,还可以增加任务完成度、出勤率等内容,期末成绩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可以是检测理论知识的试卷考核方式,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考核方式,最终成绩通过对不同维度考核成绩的加权处理获得。

表2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一览表

结语

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电商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中职院校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电商人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学校应积极主动寻求转型升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要突破传统的桎梏。其次,大胆尝试以任务驱动法为代表的多种教学方法,重构课程体系。第三,选择那些符合中职学生身心特征的课堂授课风格,增加课堂吸引力,寓教于乐,培养实践操作型人才。第四,鼓励和培训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灵活开展教学,以此来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培养出色的实业人才。

猜你喜欢

驱动电子商务中职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