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大学发展轨迹与发展方向

2020-06-17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老龄老干部老龄化

【内容提要】老年大学的发展历程证明:解放思想为老年大学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改革开放为老年大学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党和国家的重视为老年大学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新时期发展老年教育,要始终坚持老年大学姓“党”的特性,要始终突出姓“教”的属性,要始终体现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本性。

老年教育是以满足社会和老年人需求为目的,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开展的特殊教育。如果从社会学角度定义,它同时是让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实现继续社会化的社会活动。

纵观世界老年大学发展史,不难发现,一般是在一个国家形成老龄化社会之后,老年大学才应运而生。例如,世界第一所老年大学,1973年诞生于法国图卢兹,此时距法国成为老龄型国家已有100年之久。我国老年大学的出现却是一个特例,1983年山东省一批退下来的老干部率先发起在全国成立了第一所老年大学,此时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7.6%。直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总人口10.2%,才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此时我国老年大学已经遍布城乡。我国老年教育比国际老年教育晚10年,老年大学诞生于社会老龄化之前,但在世界范围内做到了后来者居上,具有一定特殊性。

临清老年大学教师节座谈会

我国老年大学发展的支撑条件

(一)解放思想为老年大学发展提供了源动力。1982年,中共中央全面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同时在各级党委组建专职老干部工作机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离退休制度。正是在这一解放思想的时代背景下,一批老同志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退出工作岗位后的晚年学习生活,为老年大学诞生起到催化作用。

(二)改革开放为老年大学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的充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涉及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完善,为老年人上老年大学追求精神生活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三)党和国家重视为老年大学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1988年12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老年教育事业获得全国性推进。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强调“各地要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事业”。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对老年教育作出战略规划。

我国老年大学发展需坚持的方向

(一)要始终坚持老年大学姓“党”的特性。在我国多数地方,老年大学工作是老干部工作的一部分,老干部工作姓“党”,老年大学自然也姓“党”,老年大学是面对老干部和老年人开展政治学习辅导、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政治功能,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干部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特色,在我们党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老年大学作为老干部工作的组成部分,其政治作用不言而喻。因而老年大学要始终坚持政治引领,通过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等形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把老年大学建设成老有所教、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坚强阵地。

(二)要始终突出老年大学姓“教”的属性。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学习知识、提升素养的殿堂,因而教学工作是中心。老年大学要始终突出姓“教”的属性,坚持把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把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办学宗旨。根据社会发展实际,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老年人增长知识与时俱进,带动老年群体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三)要始终体现老年学员为中心的本性。老年大学成立之初,一般将学员限定在离休干部范围,老年大学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以人为本是办学的题中应有之意。后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大学开始将教育对象逐步拓展到社会老年人,人群扩大了,但老年大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变,新时代在“以人民为中心”理论指引下,老年大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进一步强化。把以人为本、优化服务融入老年大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服务管理方式,为老年人营造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老龄老干部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庆“七一”老干部书画展
老干部关心下一代 我们更应关心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