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埋线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观察
2020-06-17金炳旭钱旭光赵勇符文杰
金炳旭,钱旭光,赵勇,符文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佛山 528200)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一组个体在发育期内(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临床以智力水平发育显著落后和适应行为缺陷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学“五迟”“呆病”“惛塞”等范畴。在大量针灸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实践中,已经证实针刺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适应行为能力[1-3]。本研究应用微创埋线疗法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通过观察患者智力结构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变化,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分析年龄与疗效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按 SPSS21.0生成的100个随机数字分为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50例。研究结束时针刺组脱落 1例(患者不配合治疗),埋线组脱落3例(2例因家长原因未能完成疗程,1例转至残联机构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4]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2~6岁,性别不限;③监护人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有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自闭症谱系障碍、严重精神疾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病等;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④治疗局部皮肤有瘢痕、感染性皮肤病;⑤正在采用药物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取神门、百会、神庭、四神聪、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根据焦氏头针定位)。2~3岁患者选取2~3组穴位,3~6岁患者选取3~5组穴位。神门、百会、神庭、四神聪选用0.30 mm×25 mm一次性毫针针刺,言语一区、言语二区和言语三区选用 0.30 mm×40 mm一次性毫针针刺。患者取坐位,医生位于患者后侧,常规消毒后,针尖与头皮呈 30°夹角,进针后针尖到达帽状腱膜下层后压平针体,沿刺激线刺入 30~35 mm,每隔20 min捻针1次,频率180~200次/min,共捻针3次,留针2 h。隔日1次,每周3次。3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周,共治疗3个疗程。
2.2 埋线组
取穴同针刺组,2~3岁患者选取 4个穴位,3~6岁患者选取6个穴位。植入线体选取华佗牌多股编织结构聚乙醇酸PGA缝线(4-0,长1.5 cm)。将PGA缝线穿入一次性注射针头(7号),1/3线体留在针尖外,患者取坐位,常规皮肤消毒,医者右手持注射针头,左手固定头部,针尖楔形面与头皮呈 60°夹角,快速刺入皮下,针尖到达帽状腱膜下层后沿刺激区快速推进到相应的深度后边旋转针体边退针,然后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3~5 min,预防出血。每周1次,3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周,共治疗3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教育康复,包括特殊教育及音乐教育疗法,每次40 min。隔日1次,3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周,共治疗3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4-5]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患者适应行为能力变化,Gesell发展诊断量表评价患者智力发育商数(DQ)变化。
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包括独立生活、运动、作业操作、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共6个行为领域,适用于6个月至15岁儿童,使用原北京医科大学修订版。分值越高,代表适应能力越好。
Gesell发展诊断量表包括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共 5个能区,适用于 0~6岁儿童,使用我国修订的北京Gesell发育诊断量表。DQ=(发育年龄÷实际年龄)×100%。分值越高,代表发育水平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非等级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年龄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及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组治疗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针刺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针刺组 49 7.04±1.51 7.82±1.42 6.594 0.000埋线组 47 7.00±1.53 8.36±1.201) 10.158 0.000
3.3.2 两组治疗前后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组治疗后 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评分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评分比较(±s,分)
注:与针刺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针刺组 49 48.64±10.83 54.96±9.87 11.539 0.000埋线组 47 48.14±11.28 59.13±9.991) 13.158 0.000
3.3.3 埋线组患者年龄与疗效相关性分析
埋线组患者年龄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及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差值)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均P<0.01,提示年龄越小,埋线对患者适应行为能力及智力改善越显著。详见表4、图1和图2。
表4 埋线组患者年龄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及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差值)相关性分析
图1 埋线组年龄与婴儿-初中生生活能力变化相关性分析
图2 埋线组年龄与Gesell智力发育商数DQ变化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精神发育迟滞是儿童智力致残的主要疾病[6-7],其病因复杂,与遗传、围生期、环境等因素有关[8-9],约2/3病因尚不清楚。近10年来我国儿童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0],严重阻碍了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全民人口素质[11-13]。本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西医学以教育康复为主导[14-15],但受康复资源、康复环境、康复认知等因素影响,我国大部分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仍无法得到科学、规范的教育康复,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及穴-脑相关学说指导下的针刺疗法,通过整体调节及多靶点作用,为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16]。
4.1 微创埋线技术在儿童患者中应用的优点
微创埋线疗法是对传统穴位埋线疗法的一次技术革新[17-18],是针灸疗法与现代医疗技术的有机结合,遵循了《黄帝内经》中“静以久留”的针刺思想[19]。与传统穴位埋线相比,微创埋线大大简化了埋线临床操作程序,减轻了治疗痛苦,大大降低了治疗感染风险,是埋线疗法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22]。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年龄小,治疗配合度低,对埋线操作手法、操作时间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都有极高要求,传统埋线操作复杂,治疗过程时间长,限制了在儿童中临床应用,微创埋线解决了上述治疗的技术障碍,前期已经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23],因此,选用微创埋线治疗技术进行本次研究。
4.2 埋线植入材料的选择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埋线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性同等重要。传统埋线应用的羊肠线因制作工艺流程简单,线体在体内的吸收速度不可控,组织相容性差,容易产生硬结,过敏发生率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分子聚合物等新型生物材料的诞生,为植入线体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24]。聚乙醇酸(PGA)缝合线基本成分是化学合成聚乙二醇酸,表面覆盖具有惰性、无抗原性和不热解性的聚内酰胺-硬脂酸钙涂层[25],具有良好的可吸收性和组织相容性[26],最终以水和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体外。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是被认为最有前途的高分子降解材料,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医疗研究的热点[27]。在前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其在儿童患者中吸收良好,埋线后局部无红肿、硬结等形成,出现发热和过敏的几率极低,因此,选择PGA作为埋线植入材料。
4.3 治疗穴位的选择
中医学认为,精神发育迟滞病位在脑[28-29],如《医林改错》记载:“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与五脏关系密切,先天肾精不足,后天脾胃失养,脑髓不充,是病因之本。督脉与脑联系最为密切,督脉穴也是古今医家治疗本病的常用穴位。有学者对古今文献进行了整理,总结出治疗本病的高频穴位有神门、通里、百会、神庭、四神聪[30],根据邻近选穴原则,头针疗法亦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2,31]。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原穴;神庭穴是督脉与足太阳、足阳明的交会穴;百会居巅顶,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四神聪是临床治疗情志病的常用穴;焦氏头针是根据大脑功能定位原理,确定相应的头皮刺激区,是治疗脑病的经典头针疗法[32]。结合近20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本研究选取神门、百会、神庭、四神聪、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为治疗处方。
4.4 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埋线疗法延长了传统针刺的“针感”效应,提高了针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效果。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其一,埋线疗法的复合刺激作用。通过植入材料在体内产生的柔和、持久刺激作用,激发穴位非特性刺激冲动,从而调控神经反射,恢复神经功能[33]。其二,互动式针刺效应[34],即针刺同时配合运动、思维训练等增强针刺效应。PGA缝线在体内分解、吸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埋线治疗后进行特殊教育和音乐教育疗法,通过诱导患者主动思维、练习发音等增强埋线治疗效果。
4.5 结论
传统针刺与微创埋线均可改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力水平及适应行为能力,微创埋线临床疗效较传统针刺更加显著,且年龄与疗效呈负相关。微创埋线技术及PGA缝线在儿童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为儿童埋线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4.6 不足及展望
微创埋线是一种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脑的调节机制极其复杂。由于观察时间短,研究条件有限,本研究尚未涉及 PGA缝线在儿童体内的吸收速度、对神经的调控及脑功能的调节机制。因此,今后在临床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埋线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