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转型的三条路径
——以高三一轮复习课“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为例
2020-06-17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许永涛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许永涛
新课标全面改版,提出了许多新思维、新观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精准概括,廓清了历史学科的教学定位和价值判断。笔者在本文基于一堂高三一轮复习课例,探索中学历史课堂转型的三条路径:小切口探讨、深思维开掘、素养化考查。
高三一轮复习初期,我上了一堂校级公开课,题为“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本文基于该课教学设计思路与理念,探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转型的路径。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回忆第一次上班会课的情形,投影仪展示。 引出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的概念,创设有趣而生动的情景,导入新课。一、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回扣班会课,指明一年前的史事是:2017年9月1日,我给大家上了一堂班会课。 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概念。二、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三、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 1.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与历史解释B.历史观点与历史结论C.历史结论与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2.孟子,名轲,邹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1)文中哪些属于历史事实?(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当堂判断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历史解释,从而加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1.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一事,不同的人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让学生学会判断,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是不同的,并进一步思考为何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解释。
2.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认识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为什么他对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评价? 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同一个人对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思考理解历史解释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四、高考真题体验(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让学生体会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作为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应用。答案示例 情节 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 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本课小结 通过对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概念的讲述和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历史核心素养在高考中如何应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历史事实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总结提升
该课教学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为什么同一个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为什么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历史事实也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
该教学设计围绕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史观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总结分析本次授课的思路和理念,深深感到历史课堂实现转型任重而道远,当下或许可从以下三点出发。
第一,小切口探讨。
历史新课标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朱汉国先生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一文中深入分析了五者的关系,可谓大开大合、令人振奋。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达成核心素养的引领和提升,空谈理论无济于事,大而化之作用甚微。在本节课中,笔者选取“历史事实”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启发学生从浅层次了解,到深层次理解,从自以为懂,到似懂非懂,最终恍然大悟,实现素养提升。通过多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往往形成历史即背诵、教科书即历史事实的观念。这种浅表化的看法,无疑有诸多不够公允、全面之处。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带领学生从小概念、常见概念出发,打破古今历史、中外历史的时空藩篱,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历史事实,用历史思维看待历史学习。这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的课堂,无疑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第二,深思维开掘。
有深度的历史课堂绝非讲述历史知识的课堂,有深度的课堂应该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帮助的课堂。本节课以问题为驱动,意在激发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立体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问题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深入思考问题,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历史课堂由传统的学知识到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广大历史教师在课堂设计中,不妨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目标。这样,我们的课堂将会精彩纷呈。
第三,素养化考查。
高考题的考查方式无疑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以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卷第24题为例,让学生从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梗概中提取一个片段,并概括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最后落脚点在评价这一历史事件上。这种题明显考查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
高考命题已从能力立意为主转向素养立意为主了,历史课堂不能停留在知识讲述层面。该教学设计代表一种方向和趋势,受到师生广泛好评,是一次有效有益的课堂探索。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形势在变化,时代在发展,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已经来临,这就要求一线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陈旧的讲课方式,以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