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差异及分析
2020-06-17田立伟
田立伟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均为妇产科临床常见的分娩方式,其中剖宫产分娩可解决诸多高危妊娠及新生儿宫内异常等产科难题,但创伤性较大,且术后疼痛剧烈,不利于产后恢复及新生儿母乳喂养[1]。自然分娩有利于建立胎儿的自主呼吸,产妇损伤小,产后恢复快,但据数据调查,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仍居高不下[2]。产后抑郁是产妇产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以焦虑、不安、抑郁、哭泣、失眠为主要症状。为此本研究选取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产科86例产妇,探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差异,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产科86例产妇,均自愿选择分娩方式。根据分娩方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12±2.54)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5例;研究组产妇年龄 22~38 岁,平均年龄(28.33±2.62)岁,初产妇 27例,经产妇16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均符合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缺氧、脐带绕颈、阴道娩出困难、胎儿过大等剖宫产指征,行剖宫产分娩,术前监测生命体征,麻醉满意后于子宫下端做切口,胎儿及胎盘取出后进行常规缝合。研究组产妇行阴道分娩,在第一产程主要以监测产妇宫口张开、宫缩及胎心情况,待产妇宫口开全后依次分娩胎儿整个头部与前后肩,直至整个胎体脱离母体,期间指导产妇正确的呼吸及用力方法,胎儿娩出后检查胎膜及胎盘,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
1.3 评价标准 产后抑郁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表示,EPDS包括焦虑、恐惧、哭泣、悲伤等10个条目,分值0~30分,以12分为临界值;SDS量表包括20个项目,分值20~80分,以50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结果用均数±标准差或%表示,行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EPDS及SDS评分比较:研究组产妇的EPD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EPDS及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产妇产后3d、7d产后抑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宽及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我国剖宫产的发生率逐年增长,但剖宫产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术后疼痛常会影响产妇产后的心情,另外麻醉、手术本身也会影响产妇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进而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4]。而自然分娩作为人类繁衍的基本途径,全身各系统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早已为分娩时的生理变化做好了准备,故产妇分娩后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是机体所能承受的,较剖宫产更利于情绪稳定。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产妇的EPD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3d、7d产后抑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自然分娩创伤性小,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