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如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020-06-16胡必亮

大陆桥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建设项目债务

文 / 胡必亮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无需对疫情引起的“一带一路”建设短期制约与发展困难表现出太多担忧,应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使其行稳致远。

胡必亮指出,当前疫情肆虐全球,人财物的跨境流动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产供销都遇到了一定困难,有些工人不能及时到岗,有些物资不能及时运送到项目工地,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在一些国家会遇到一些短期的困难。胡必亮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不仅是因为参与共建的国家中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而且“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工程与建设项目大多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因此必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应结合当前形势,继续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第一,从项目层面看,由于受疫情冲击,与这些项目相关行业的需求有可能萎缩或减弱,比如,运输量和用电量有可能减少,这将直接影响到“一带一路”相关铁路、公路、港口、电站等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报。因此,要更加注重项目的投资风险管理,甚至需要对原来投资建设方案做出适当调整,以降低投资和经营风险。第二,从国家层面来看,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可能有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债务率会进一步提高,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受到不利影响,因此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或其他资源得不到落实,进而影响到“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因此,要依据2019年中国财政部发布的《“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加强对“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的研究与分析工作,执行好中国与相关国家达成的《“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同时,要与相关国家加强金融合作,防范相关国家受疫情影响而出现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第三,转危为机,抓住新的机遇,促进“一带一路”新发展。经过这次疫情冲击,很多国家会以更大力度推进其产能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特别是医疗设备与器械生产、制药等相关的产能与产业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可以主动与这样的新需求进行对接,并利用这一机会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本土化工作,鼓励中国的海外企业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共建,鼓励更多地使用本地工人和本地材料,加强当地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更好的认同感。第四,从中国实际出发,尽可能地给更多的“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国家提供基本的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也尽可能多地给相关国家派出适量的医疗队,指导这些国家的抗疫工作。“这一方面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这些国家渡过难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好地增进中国人民与这些国家人民之间更好地了解,有利于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创造条件。”胡必亮强调。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建设项目债务
广东:谋划开展美丽圩镇建设项目6327个
竹子已在亚洲使用数千年。如今,它将有助于解决建筑业的可持续性问题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探讨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世界地球日5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世界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成立
不知情配偶是否应承担另一方因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所谓夫妻共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