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主客体差异对英语思维影响的具体表现

2020-06-15张志党

文存阅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语言大学生

张志党

摘要:当今时代说汉语的中国和说英语的美国、英国等等在思考方向上有所不同,他们的生长环境不一样,在主观和客观、形象和抽象思维上有着许多差异。这些思维差异表现在很多地方,所有的单词,语句和文章上在不同的层次表现出来。因为这些差异这些大学同学学习英语就有点困难,好多时候不管怎样认真学都难以取得好的成绩。本篇文章将会对这些思维差异有一个简单对比,针对性的分析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候学不会和出问题的原因,在此为大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一个方法,希望英语成绩有所提高。也希望本篇文章通过分析汉英主课题的差异,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思维的探索研究。并且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反思改正自己的错误,真正意义上做到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思维模式;语言;大学生

思维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一个人都是有思维的,存在思维就会对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有一个全新认识。思维需要用到来语言表达。思维靠的是用语言说出来,语言是我们思维的依托,思维也主要依靠着语言得以表达。汉语则是受悟的影响,句子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一眼看不出他的意思,需要慢慢的思考这个句子的意思,注重的是汉字运用的合适,句子读起来的时候是否通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代表着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这个人不能很好的理解漢语言的意思,那他也就无法将句子很好的概括总结。

一、西方主客体形式逻辑与英语式思维的关系

要想更加明白的了解英语的思维,这就需要了解西方的主客观形式。如果说到西方的形式,就要说到了古希腊时代,因为西方的主客体逻辑的大部分都是从古希腊演变来的。西方文明史的起段便是古希腊文明,所以在语言方面西方的语言很大一方面也是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很早以前就有人开始研究外部世界,并且有了明确的认识,古希腊的很多学派,往往就会刨根问底,研究那里是起点,一点点的了解世界的起源。古希腊科学家在研究起源的时候对于主观和客观的观念就开始强化了,人第一次自己去追溯自身所处的世界的外部条件的时候,人在主观方面上就与那些外部世界有了一道非常明确的界限,人们自己的主体性精神就会演变成一种人本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明白西方语言的中的主观和客观到底代表的是什么,对于西方来说主讲的就是所谓的人,这所谓的人是一些具有主体人格的人。在这我们还需要说一下英语中单词出现的种种现象,比如说在语言表达的时候经常用动物的it来代表婴儿,而不是代指人的he或she来代指婴儿,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在西方的传统中,人不仅仅是动物,这个人是有理性观念的,婴儿在小的时候行为不独立,没有思维能力,因此在英语中的婴儿便不会称为人,所有用it来指代他们。

而这种主观和客观想法如果想进一步研究的话,那么便要想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在哪个时代明确的规定了这就是一种语言逻辑,在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他非常细致的表达了这种语言逻辑。亚里士多德写出来的这种内容仅仅只有两种情况,一种的阐明这种关系,一种是阐明这种定义,这两种内容也是有这一点的联系,定义便是阐明关系的一种结果,因为定义就是人们主体精神与外界变化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而这种主观和客观精神对后期西方的英语表达起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英语中有一些表达,例如主系表结构,用英语表达,比如It is a dog.:和主谓宾的结构,用英语表达就是I have a dog.。在I have a dog这种表述中,非常的明确了,我是主观,狗是客观,而主观和客观之间也有这一个从属关系。在It is a dog这种结构中也是非常明确的表达出了,it便是他的一种观念,dog便是外面的狗,中间是用表语也就是系动词is去链接。在英语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有着明确的规定,可以用一个语言去表述这种情况,例如上帝存在,在英语中便会用God is表达,而在这个句子中的系动词is后面没有跟谓语,而只是用到Dog做主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在英语中任何一个命题都是用到了种加属差作为语言的结构,上帝在西方的思维中他是最高级的代表了最美好的,最完美的事物,所以对于上帝来说并没有什么客观世界,所以在出现Dog的句子中就没有客观的代表谓词。

二、中文主体感性逻辑与汉语式思维的关系

英语与汉语一个很大区别是汉语非常注重主题感悟逻辑。俗话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式思维是中国人惯有的思维。在中国哲学中,注重的不是用主体的精神去探寻外边的世界,汉文化中“我之精神”与“天地精神”的融合是其最高精神境界。因此在表达汉语时,这种主客交融被视为一种在语言表达的神奇境界,将汉语作为语言代表,汉语诗歌为例,融入情境的表达是最好诗歌的象征,诸如“润物细无声”,就是让主客关系不再那么清晰,用客观的外界的东西来表达主体的思想,又用主体思想来表达客观的外界东西。因此在表达汉语言时,词语被运用的很灵活,因为汉语言表达只追求能够明白意思,凡是能够表达清楚意思的表达都是被认可的。在汉语中,尤其是古汉语并没有很强大的规则套数来区别句子结构中特定部分承担的逻辑作用。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汉语中一语双关比较容易,一个句子好多人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而在英语中这种情况就不容易出现。在英语中一个句子不会出现许多种意思,然而在汉语中就存在一语双关的现象。虽然现代汉语在借鉴了西方语言后更加严谨,逻辑性更强,但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很难改变。这也就是在中文环境下学习汉语的人在学习英语时会出很多可笑的笑话,成了中国式英语,因为中国人习惯的汉语在逻辑上是很不严谨的。许多汉语文学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序时,可能会将汉语的意思用英语语序去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英语学习者出现一些可笑的错误。因为我们常常学习的汉语语言在表达上是十分严格的,经过逻辑推敲形成的。在汉语中出现很多语带双关的语法,使得一个句子能够有十几种不同的理解,如果语带双关的现象出现在英语环境中,就会使得英语句子的翻译显得格外困难。但是现代汉语在借鉴西方语言逻辑后,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变,数千年来留下的传统语言印记仍然十分深刻,虽然说汉语英语存在着很大区别,但是两者的主客体差异,仍然需要汉语文化背景者更好地进行学习。并且,在中国哲学当中,汉语文化的最高境界在于我之精神与天地精神的融合。

三、结语

分析汉语和英语主客体不同不是在单方面的说西方的语言比较理性,或者批判汉语比较感性。现在表明现代汉语语言逐步变得更加逻辑化,而且英语受汉语影响也更加感性,所以两者只能说各有千秋。写本文主要是讨论汉语英语主客体差异从而对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学英语的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更好的学习。通过对比汉语和英语的主客体之间的不同,从而使人们产生对汉语式思维和英语式思维的思考。所谓汉语式思维指的就是在汉语中容易出现一语双关的现象,而英语式思维则是一个句子只有一种或两种翻译,不会有过多翻译现象的存在。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汉语在语言逻辑层面有明显的加强。而英语则是在经过一定的现代化转向后,增加了语言的感情色彩。汉语式思维和英文式思维,两者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谢晓敏.思维方式在英汉语言表达上的折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81-183.

[2]胡菊兰.论中英思维模式与英汉语不同的句式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73-76.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语言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