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和途径

2020-06-15王凌

关键词:小数教学内容创设

王凌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误区有:过于重视生活味和趣味性,忽视学生的熟悉程度与理解能力,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聚焦,简单呈现教材情境图。目的有:感受现实意义,理解数学知识;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唤醒已有经验,促进自主建构。途径有利用生活场景、游戏、故事或史料、旧知延伸、学习生成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误区目的途径

情境就是情景、境地,或者说具体场合下的情形、景象。教学情境既包含教学时空中的物理环境,也包含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氛围。从广义上说,整个教学活动都处在教学情境之中。通常,创设情境指为引入教学内容而呈现相应学习素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创设情境,教师首先应该明白“为什么”,其次应该清楚“怎么做”。本文从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出发,重点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和途径。

一、创设情境的误区

(一)过于重视生活味和趣味性

有些教师认为,情境一定要有生活味和趣味性。因此,往往会直接选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而不对呈现的相关素材进行相應的加工(如淡化某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元素);还会过度强化课件的装饰、色彩、声音等效果,并使用一些卡通人物作为课堂“学习闯关”的主角。实际上,这样的情境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容易快速地聚焦到相关的学习内容中,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六年级的“折扣”,一位教师选用了春节期间商场打折销售商品的情境,这与教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入题时,师生围绕春节、压岁钱等无关的内容谈论了3分多钟,才引入商场打折销售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

再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位教师呈现了超市中的食品柜台的照片,照片中琳琅满目的食品都是学生熟悉的。教师期望通过食品的价格引入课题,但学生似乎更多地被诱人的食品形象所吸引。

还有一节课,教师开门见山地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是什么日子”。学生说了很多节日,教师都笑着摇头。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今天是老师的生日。”教师依然笑着说:“不对。”接着,另一个学生说:“老师,今天是你妈妈过生日吧。”所有听课教师都笑了。教师终于不让学生接着猜下去了,而是课件展示了圣诞老人的图片,同时说道:“圣诞老人正在来到班级的路上。”我疑惑地问旁边的听课教师:“到圣诞节了吗?”她肯定地说:“下周才到圣诞节。”这时,教师课件呈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圣诞礼盒,同时说道:“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了礼物,你们想看吗?”学生都大声地说:“想看!”于是,教师用鼠标在礼盒上点了一下,礼盒缓缓地打开后,从中飘出一道计算题。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圣诞礼物,圣诞老人请小朋友们帮他算一算这道题的答案是多少。”所有听课教师又都笑了。

这节课后,我问执教教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她说:“教材中的情境要么是商场购物,要么是图书馆借书,学生都已经不感兴趣了,我就想有些新意。正好圣诞节快到了,就想用圣诞礼物来引入例题。”

这个例子正表明,如果仅仅把情境视作新授教学的“敲门砖”,只想到用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学生,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往往会被情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忽视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创设情境时,应首先考虑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关联程度。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在引入课题时可以发挥作用,而且在新知学习时仍然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犹如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对情境进行加工,要凸显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元素,淡化其他的干扰元素。在保证情境具有数学味和思维性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考虑情境的生活味和趣味性。

(二)忽视学生的熟悉程度与理解能力

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关联度很高,但是学生不熟悉、不能理解。这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一位教师选用了机床厂一年生产量变化情况的情境,教学过程很顺利。但是,当教师提问“你通过折线统计图还发现什么?”时,有学生回答:“我发现12月份结婚的人少。”教师懵了,追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说道:“因为12月份天气冷,所以结婚的人少,因此‘床的销量也是全年最低的。”原来,学生将“机床”和“床”弄混了。

再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我曾经利用打靶的靶纸创设情境,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对靶纸并不了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有教师创设的情境涉及自然、社会领域中事物的属性,如植物的高度、动物的速度、铁路的长度等,但是相关的数据不符合基本事实。这当然也是不行的。

(三)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聚焦

出示情境后,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聚焦,即围绕教学内容,指向清楚,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使学生一听就知道是在问什么。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教师经常会提出类似“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这样含糊不清的问题。这种不明确、不聚焦的问题,会使学生不知道所谓的“信息”究竟是什么,无从下手。

例如,教学“认识乘法”,一位教师出示下页图1并提问:“图中有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有小鸡和小兔子。”教师认为学生没有描述准确,于是让学生“再仔细看看”。这仍然是一个不明确、不聚焦的问题:“仔细看看”到底要看什么?所以,学生“仔细看看”后,告诉教师:“还有草地、小河和小桥。”“后面还有大树。”教师只好让学生“再仔细看看”。学生觉得图中没有什么其他信息了,于是开始发挥想象力:“小河里还有小鱼和小虾子。”“小鸡正在吃草地里的虫子呢!”

其实,图1中的数学问题是:兔一共有多少只?鸡呢?这两个问题可以这样分别提出——

师图中有小兔子,还有小鸡。同学们看一看小兔子是怎么站的。

……

师要求兔一共有多少只,你会怎样列式?

生2+2+2=6。

师你能上来指着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

师鸡一共有多少只?你会怎样列式?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

(四)简单呈现教材情境图

有些教师认为,把教材中的情境图用PPT呈现出来,就相当于创设情境了。这样的想法过于简单了。实际上,教材是纸质媒介,其中的情境图都是静态的。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将情境图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将情境图所反映的信息用语言组织起来。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非常重要。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情境图(见图2)分割为三个场景(见图3),并将它们所反映的信息通过语言“小丽第一次运来4个南瓜,第二次运来2个南瓜,第三次又运来1个南瓜”组织起来,请学生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情境图的动态呈现很好地体现了连加的意义。

再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减”,对于教材中的情境图(见图4),教师也应该采用“静态图动态用”的方法呈现:第一幅图是藤上结了8根丝瓜的场景,第二幅图是摘了3根丝瓜的场景,第三幅图才是图4。同时,告诉学生还要摘1根丝瓜,请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这样的动态场景呈现才能真正体现连减的意义。否则,单独呈现图4,也可以提出“原来一共有多少根丝瓜?”这样的连加问题,就与教学内容相悖了。

二、创设情境的目的

創设的情境应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下面,以计算教学为例,说明创设情境的目的,即其意义和价值。

(一)感受现实意义,理解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进而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相似的场景中解决类似的问题。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情境图(见图5)理解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感受除法的现实意义;然后借助操作活动(用6个小圆片代表6个小朋友),在平均分的过程中获得计算结果。通过情境学习除法,便于学生结合学习活动将除法运算应用于平均分的场景中。

再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情境图(见图6)理解“采了多少个桃加还剩多少个桃等于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这一数量关系。如果脱离了情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相应的数量关系就要困难得多。

(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抓住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学生“似会非会”的水平下引出数学问题,便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并且能够找到恰当的学习素材,有效地与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前,通过学情调查不难发现,学生对小数是有所了解的:知道3.5元就是3元5角,反过来,8角就是0.8元;知道考试成绩中的99.5分是小数;大部分还知道小数的读法。但是,这种源于经验的认识固化了他们对小数的认识:认为小数就是“几点几”。因此,他们会将3元5分表示为3.5元,将2米3厘米表示为2.3米。可以说,学生对小数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公园售票处规定身高达到1.2米的儿童需要买票,小明身高1米5厘米,你认为小明需要买票吗?”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小数的强烈动机:不理解小数的意思,连是否需要买门票都弄不清楚!

(三)唤醒已有经验,促进自主建构

数学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已有经验对于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帮助他们探究建构新知。通常,可以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从情境图中寻找新知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的关联。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内容,教材创设了“李叔叔送菜椒到敬老院”的情境(见下页图7),提出了“一共10盒,每盒12个,一共多少个?”的问题。得到算式12×10后,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图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自主探究12×10的结果。具体地,教师可以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有10箱的?学生可以看到地上有9箱,李叔叔抱着1箱;还可能想到如果把抱着的1箱放上去,那么,竖着看就有2个5箱,横着看就有5个2箱。这些不同的观察视角蕴含着算法多样化的路径。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用学过的方法计算12×10。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答案120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并讨论12×1后面添“0”的原因,从而优化算法并明确算理。

三、创设情境的途径

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除了要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师还需要有一双慧眼,注意收集社会生活与学生学习中的情境素材,并通过有意识的加工,使之便于学生理解,并与相关教学内容产生联系。下面,结合案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利用生活场景

教材中选取生活场景作为教学情境的例子很多。利用校园、图书馆、超市、商场等场景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内容,教材给出的情境是“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出数学问题,也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合理改编。

(二)利用游戏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通过学生课间常玩的“抱一抱”游戏创设情境:请12位学生上台,让他们2人一组抱在一起,发现正好是6组,再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然后,让他们3人一组抱在一起,发现正好是4组,再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接着,让他们5人一组抱在一起,发现分成2组还多2人。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像这样的情况能用除法表示吗?”从而引入新课。

(三)利用故事或史料

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教师通过成语“朝三暮四”的故事创设情境:“从前有个养猴子的人,用水果喂猴子。一开始,他每天早上给每只猴子三个水果,晚上给四个水果,结果猴子不高兴,觉得水果太少了。于是,他和猴子商量,每天早上给四个水果,晚上给三个水果,结果猴子就都高兴了。这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由来。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表示猴子不够聪明,因为3加4和4加3的结果都是7。教师顺势板书“3+4=4+3”,告诉学生“在这个等式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从而引入新课。

(四)利用旧知延伸

例如,教学“分数加法”,教师可以创设小数加法竖式计算改错的情境,请学生改错并说明原因。通过复习旧知,学生可以发现,计算小数加法,列竖式时要将数位对齐,因为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这时,教师顺势引入新课:“整数加法也遵循同样的规则。那么分数加法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分数加法。”

(五)利用学习生成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师出示玩具汽车和火车的价格(见图8),然后提问:“两种玩具各买一个,可能付多少元钱?”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所说的算式(如21+32、28+39等)有选择地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得出结果可能是五十多元,也可能是六十多元,这是由于个位进位与否产生的不同。然后,教师追问:“结果有可能是七十多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黑板上的算式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猜你喜欢

小数教学内容创设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创设未来
失踪的小数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
数轴上的小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