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健康,减轻农村小学课外负担

2020-06-15朱永琴

天津教育·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健康小学生

朱永琴

【摘  要】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农村小学的教育,很多人忽略了小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各科教师都给孩子留课外作业,家长也生怕孩子落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于是,小学生课外负担越来越重,已经严重影响健康作息和快乐生活,直接影响身心健康。本文借课题之际结合调查研究,对如何减轻农村小学课外负担、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生;健康;课外负担;成长规律

如果问:“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学习”。可如果把健康拿出来做对比,大家才发现原来健康最重要,没有健康还怎么学习?诚然,健康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但恰恰是我们,在無形中祸害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君不见?小学生一整天,出了学校进培训班;君不见?作业多,各科教师不背锅;君不见?别家孩,天天对比不敢玩……

是啊,他们还是孩子;背着10多斤重的书包匆匆穿梭于学校和培训班。是我们对他们过高期望导致他们超负荷运转,这显然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应该减轻他们课外负担,为他们创建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一、身体健康

常说:健康是革命的本钱。确实,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但我们平时最容易忽略健康。对小学生来说,处于身心飞速发育关键期,对他们健康疏忽,长时间超负荷学习势必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一)课外负担重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当前小学生课外补习班、兴趣班五花八门,而校内各科作业也不见减少。首先说一下课外作业。各科教师留作业时往往忽略其他科目也会留作业,最终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语数英三科书面作业就做到晚上十点开外。在作业压力下,很多孩子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最常见后果就是营养不良和肠胃不适,日久会落下病根;其次我们会发现小学生戴近视镜越来越多,为什么?肯定是看书、写作业长时间用眼,久而久之眼球变形,变成真性近视,不但给孩子增加痛苦,还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比如当兵、考军校等都属于被限制人群。在教育部门限制学生在校时间后,家长为强化学生学习,争先恐后利用课外时间给孩子们报班。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孩子下午放学后直接去辅导班,一两个小时后又背着十斤重的书包转战兴趣班。这几个战场转来转去,背重的书包对学生骨骼发育很不好。学生在几个培训班之间麻木地切换,没有多少思考时间,无形中会对生活中的事关注较少,甚至养成走路不看路,出现交通事故危险,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发展。

(二)如何减负,关注学生身体健康

在调查中问小学生课外减负首要任务是什么?几乎都回答:减少课外作业。是呢,小学生课外作业可不少。语数外三科书面作业必有,英语和语文还有课外阅读、口语表达等,数学也有体验生活、实践应用等开放式作业。很多时候只是书面作业,孩子就做到很晚。所以说,作为一线各科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身体健康,从他们认知规律出发,尽可能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完成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过程,这样课外作业就会大幅减少。为此,教育部门也提出: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三四年级半小时,五六年级一小时,这样学生学习和作业时有充分思考空间,避免学而不思则罔的尴尬,提高学习效率,保障健康发展。

家长也要关注孩子健康,不能盲目攀比别人家孩子报几个班。客观来说每个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也有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和缺点。因此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在客观条件允许下,让孩子适当选择报一个兴趣班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强压他们报了美术报英语,报了音乐报舞蹈,势必加大小学生课外负担,长此以往损害孩子身体健康,影响长期发展。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经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比培训班刷题更能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也是中小学生重要健康指标。宽松、快乐环境才能保障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而紧张、焦虑、高压态势会让孩子们产生焦虑、抗拒等不良心理,如不及时调整,甚至会产生精神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一)焦虑

每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在长期作业多、课外培训多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小的孩子会出现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综合的负性情感,通常表现为对某一类事物感到莫名恐惧和不安、无所指向烦躁和惊慌。焦虑状态严重和持续存在时,可能导致神经性焦虑病态。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人可能养成一种焦虑特质,其特点是性格脆弱。作业多、培训班多,会让小学生焦虑,家长天天拿“别人家孩子”进行对比,更容易让小学生产生焦虑。这些看似给他们压力才会产生学习动力的行为,最终酿成心理问题惨剧,甚至新闻报道都有小学生做不好作业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极端行为为我们敲响警钟。

(二)抗拒

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面对较多作业或培训时会产生很强的抗拒心理。调查显示,抗拒心理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抗拒,不写作业,也不去培训班。另一种则是消极抗拒,检查作业他每次都写,但实质是抄的,家长送培训班,送哪去哪,过去也是滥竽充数。长此以往,这两种抗拒心理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前者直接和教师、家长叫板,甚至正常学习任务也敢说“不”;后者成思维游离分子,养成上课、培训都得过且过的不良心理。

(三)减轻课外负担,保障小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每天主要时间在学校和家庭,因此可以从家长和学校两个角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学校。在学校层面,应该严格贯彻素质教育课程安排,不允许主科挤占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堂,给同学们在紧张学习之余有娱乐的时间和空间,能一定程度舒缓学习压力,同时还能满足自己兴趣需求。具体到各科教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每节课知识点并不多,有充分时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和练习,这样同学们当堂知识当堂消化,其实就没有必要留那么多书面作业徒增烦恼。班主任作为班级一线管理人员,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卡,和各科教师一道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和指导,让不同层次孩子都能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2.家庭。家庭最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的是家庭生活波动。家庭矛盾也是增加孩子课外心理负担重要因素。因此,各位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要学会创建温馨、民主家庭生活环境,不给孩子造成非学习因素额外心理负担。其次,家长也要客观认识孩子,可以通过网络资料和教育讲座了解小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强加给学生,减少不必要的培训班。充分了解孩子,客观制定学习计划,不盲目攀比“别人家孩子”,不给孩子造成课外补习和心理负担。

3.社会。周边社会环境也是增加小学生课外负担的重要推手。每个小学附近都有各式各样补习班、培训班。他们当然以利益为目的,为吸引家长注意,往往超前开课或考试采用超前习题,压低学生分数,迫使家长给孩子报名补习。其实揠苗助长行为并不利于学生成长,超前学习一时爽,但是会给孩子产生我会了上课可以不学的假象,造成正常课堂不积极现象。因此政府或教育部门应该联合出手,整顿一些不正规、不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启发和辅导的各种补习班。

三、结语

上面是我结合多年教育管理经验、结合调查对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造成身心健康负面影响的认识和调整建议。常言道,健康第一,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学校学习,都应该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教师要在课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当堂学习当堂消化;家长应该结合孩子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理念,及时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超负荷的补习负担。

参考文献:

[1]沈龙.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教师,2014(23).

[2]陈国栋.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N].重庆日报,2018.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健康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