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微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06-15吴文佳黄准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8期
关键词:商业化微博新媒体

吴文佳 黄准

【摘要】自2009年互联网公司新浪首次在国内推出微博服务后,腾讯、网易、搜狐等互联网公司也相继开设微博,随之个人开通注册微博在全国网民中盛行,微博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微博的概念及特点进行梳理,并探析新媒体时代微博发展十年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促进微博的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微博;商业化

根据新浪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5亿,日活跃用户达2.41亿。由此可见,微博的使用人数之多,影响力不容小觑,在新媒体时代已占有一席之地。

1.微博的概念

国内的微博引自于美国的twitter(推特)运营模式,其各方面功能经过十年来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变化。在2012年出版的《新闻传播学辞典》一书中,对微博一词的解释为:“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至今微博平台没有改变作为一个最基础的发挥信息共享作用的功能。

我国传播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喻国明教授于2010年发表的《微博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一文中指出:“微博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网络,因为对微博用户更新的信息有限制,一般都限定在140个字符以内,故此得名‘微。”微博发展至今,其发布字符的限制逐渐放宽,其“微”的特性已不明显,更多的是保留着涉及内容的丰富。常凌翀博士在2010年曾对微博的属性方面进行了概括,认为:“微博客是媒体,是生活圈,是消息源,是消费导购平台,是一个简单在外,复杂在内的媒体化、社会化、融合化的独特传播平台。”这个平台的多方面属性到目前一直在不断的延伸。由此微博所独有的“微”和“博”的两大特性已发生改变,现在更多的体现于“博”的特性。

2. 微博的特点

微博在国内发展已经走过第一个十年,走过了繁荣时期的四家互联网公司争霸,也曾面临着微信的推广使用普及导致萧条的困境,随着新浪微博自我革命,使新媒体时代微博在互联网大潮中生存了下来。微博经过十年来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2.1 微博的随性化

这十年来,随着移动客户端技术的提升,用户更多的由PC端转为选择通过移动客户端登入微博。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促进了微博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随意依靠便捷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发表信息、发布短视频,同時也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消息,这充分体现了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微博的使用快捷方便的特点。网民登入微博的便捷性,使微博更加贴近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时满足了用户的个人化需求,促进了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使用微博来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2.2 微博的圈群化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的过程就会形成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网,即人际圈或朋友圈。在互联网领域,微博用户也可以完全利用微博平台的内在的强大功能,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世界朋友圈,依靠自身的兴趣爱好而关注不同的微群或微吧,与来自五湖四海互不认识的朋友聚集到网络中,在圈子里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扩大了现实生活中朋友圈。微博作为社交媒介,平台充分满足了网民对交结现实生活以外朋友的渴望,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进行着人际的交往。

2.3 微博的个性化

在网络传播的时代,每位微博用户都可以利用微博平台上强大的功能进行发布、转发、关注、评论相关的信息和视频,来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和思想,从而得到更多粉丝的认可。同时,微博平台也会根据网民在使用中留下的痕迹来推送相关的服务,这些推送的内容会进一步满足网民对个性化的喜爱。但是所有一切的个性化,都离不开微博用户本身在平台的活跃程度,只有更多的使用微博各项功能才能够提升自身活跃度,也会更加突显平台的个性化。

2.4 微博的平民化

目前微博的注册账号数量虽然已经超过5亿,但受到关注度高的也只有几万大V用户,而更多的普通平民用户是占绝大多数。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开始通过微博积极参与到国家和社会治理,政府机构也通过微博更广泛的来征求和听取网民的意见来作出决策。“围观改变中国”,微博使更多的公众可以正面的获取信息源,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的局面,享有了平等的发言权,有机会发出自己最强的声音。当前许多的普通人利用微博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获取正当的利益,促进了我国科学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3. 微博发展的现状

新媒体时代,微博的短暂繁荣,迎来了微信的挑战,造成了一段时期活跃用户数下滑的低谷,腾讯、网易、搜狐三家微博也因盈利问题相继停止运行,而国内市场中新浪微博的创新与自救,逐渐一家独大,并保持着盈利现状。微博要在激烈竞争的新媒体时代生存下去,主要还是依靠微博活跃用户数量的支撑,而目前微博用户发展呈现以下方面现状。

从微博用户结构情况来看,青年群体占主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微博用户的性别男性略高于女性,逐渐倾向于平衡;35岁以下的微博用户占绝对主力;微博用户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了一半以上;大中小城市的用户仍是微博用户的主流。这种种的数据都表明,微博更多用于大中小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居多。

从微博用户使用情况看,已进入移动化使用阶段。微博经过了十年来发展,目前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微博用户是通过移动客户端登入微博,已完全超越了PC端,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超过半数的微博用户在使用时间段上没有固定的时间,都是在有空闲的时间就登入使用微博。当前有一半以上的微博用户每天都要登入微博,通过刷微博了解最新的热门话题,微博已经与广大网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从微博用户关注信息情况看,娱乐性信息备受关注。微博用户大多会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关的信息,除娱乐类信息一直是关注焦点外,对于生活休闲、金融财经、时政新闻等方面也是浏览和关注的重点。此外,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存在,对于健康医疗方面的相关信息也成为了微博用户关注的热点。目前微博用户对信息关注点已经越来越广,但仍然没有改变以关注娱乐性信息为主的现状。

4. 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十年,有繁荣有低谷有复苏,至今为止只有互联网公司新浪的微博业务始终坚持了下,并成为了其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如今在国内,提起微博,一般所指的就是新浪微博。当前微博用户数量趋于稳定并略有增加,但如何继续长期保持微博用户的活跃度,使新媒体时代微博仍然具有影响力,还将面临着以下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

4.1 虚假信息的泛滥化

例如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微博等新媒体就存在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造成社会负面影响。微博和传统媒体不同,传统媒体主要在于事前审查,在发布之前就有一套严格的审查机制,发布的内容经过了严格审查后才允许对外发布。然而微博的发布方式更趋向于事后审查,先允许发布再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微博发出的内容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其平台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但会存在滞后现象,微博内容或许已经在网络上存在大规模的传播。微博传播信息内容过多,人们也无法有效的分辨真假,经常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低俗炒作事件,使微博成为了不法信息的泛滥之地。今后,微博在处理虚假信息、低俗新闻的审查力度上尚待继续加强,以杜绝不良信息对整个社会带来得不利影响。

4.2 内容过度的商业化

微博发展的十年间,由于受到其它新媒体微信的影响,一段时间微博用户流失,广告和营业收入下滑,经营运转困难,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相继逐渐退出这块亏损业务,从而表明活躍用户数量是支撑微博运营的根本。一定程度的商业化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当前新浪微博存在过度的商业化信息,引起了部分用户的不满。例如电子商务销售公司在主要的营销节点“六一八”、“双十一”等购物节利用微博平台打起广告,通过微博链接进入电子商务网站,从而赚取大量的财富的同时,微博也吸引了相当高的人气。微博用户看似在消费着媒介,其实在不知不觉中真正消费的却是自己本身。微博的营利性气息也越来越浓厚,微博用户在无形中被消费着,有可能造成用户的逐渐流失。

4.3 用户身心的病态化

当前有些微博用户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进行刷微博,并每天都要多次登入,微博逐渐已成为许多用户日常生活的部分,刷微博成为了固定的生活习惯。这种俗称的微博依赖症会使许多微博用户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微博上,如果哪天没登入微博,内心会产生莫名地空虚感。其实这些不好的行为,会造成用户太过于依赖微博,从而出现自身心理方面问题,导致难以有效的停止刷微博。传播学理论中的媒介传播的麻醉功能,同样可以用于微博上。网民过多的刷微博,而较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会导致逐渐脱离整个社会,产生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从而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5. 总结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为有效解决当前微博发展面临上述问题,就需要通过平台的严格管控而有效打击虚假信息泛滥化,合理开发增收的渠道而有效控制过度商业化,设置正常的访问时长而有效解决用户身心病态化,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要在走向第二个十年的征途中能够生存下来,它自身还要以不断创新内在功能跟进时代的步伐,才能给保证用户的满意度,不被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283.

[2]喻国明.微博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J].新闻与写作,2010(2):59-61.

[3]常凌翀.微博开启全民写作时代[J].现代视听,2010(1) :71-72.

作者简介:吴文佳,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商业化微博新媒体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