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妙施德育
2020-06-15莫静环
莫静环
[摘要]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内容健康、主题与课文相一致的绘本结合起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挖掘出绘本中蕴藏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促进学生道德、法治品德素养不断成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绘本;应用
《道德与法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结合低年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教材中大量的绘本加以收集,对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进行归类,巧妙地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起到正面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等作用。不仅如此,绘本故事还对引导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现以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众场合》主题二《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巧用绘本妙施德育。
一、实践
(一)搜绘本,建资库。把小学低年级中大量有着用优美的线条绘画而成、色彩斑斓、故事生动、充满童趣的绘本搜集在一起,根据绘本的内容重新进行整理,并以不同的主题分编成若干个小册子。同时,把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绘本也搜集在一起,大大地丰富了绘本的资源,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生动有趣而又源源不绝的备用资料。
(二)用绘本,导情境。如《我们不乱扔》,用绘本故事导人,最后停在脏乱的画面。提问学生的观看感受,探讨造成“脏乱”的原因是因为有同学乱扔垃圾,贴板书“乱扔”。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展示现实中其他脏乱的图片,引起学生关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用孩子感兴趣的绘本形式,可以起到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小孩子专注度不足,对文字不感兴趣,但对绘本兴趣浓厚,再由绘本引入平时拍摄的校园生活照片,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引导学生自主说出课题,在课前几分钟便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与探讨的兴趣,绘本到渠成地达到了“导入情境”这个环节的目的。
(三)讲绘本,引行为。如《我们不乱扔》,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干净的地方我喜欢”,二是“文明游客我来当”。
活动一的流程设计如下:
打开课本38页,在設定的三组的情景中,请在你喜欢的情景打上√。让学生汇报,并说明原因。
围绕绘本,对“干净”的内容展开讨论。
贴板书“干净”。
进行小结。
活动二分成了两个小活动:
第一个环节:
播放微课故事,微课以小主持为小老师;
通过课本绘本故事的场景一,提醒学生出游前带好垃圾袋;
通过绘本故事的场景二,让学生做出判断,对王勇同学有担当的做法进行认同并学习;
通过绘本故事的场景三,提醒学生公共场合不能乱扔纸飞机,会造成不好影响,影响行人,也会造成乱扔纸张;
通过绘本故事的场景四,及针对王勇、明明不同的想法“要不要捡干净地上的垃圾呢”进行讨论,引入体验活动。
第二个环节:
模拟环卫工人的工作。
老师指导全班学生体验环卫工人挥帚;
老师指导全班学生体验环卫工人弯腰捡垃圾;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验的感受,将心比心,学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
出示板书尊重;
小结微课,强调“文明”两字;
出示板书:文明与责任。
用同龄的小主持,学生可以在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了解公众场合不乱扔垃圾,并把全班调动起来,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性质,真切感受到环卫工人劳动的辛苦,将心比心,让孩子懂得换位思考,懂得了不能乱扔垃圾的道理,对引导学生的行为起到了较好的直观教育作用。同时,绘本的使用,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强烈欲望,吸引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另外,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真切的身体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诸多意识的培养,也在活动中得以巧妙地渗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作为学生平等的一员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参与中指导学生动手、动脑,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学绘本,育品格。如《我们不乱扔》的第三个活动是“垃圾分类我能行”。具体环节如下:
播放广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宣传片及相关绘本图片,引导学生学会准确的垃圾分类及投放。屏幕上把垃圾分类绘本定格成若干个小图,供学生参考;
小组合作根据绘本指引进行垃圾分类;
小组组长领垃圾卡片;
组长把垃圾卡片分给组员;
组员进行分类,把相应的垃圾根据绘本指引投放在相应的垃圾桶前;当遇到疑惑,提示学生仔细观看绘本小图;
音乐停止即停止;
合作最快的小组进行汇报;
评讲垃圾分类的情况,让学生对照绘本指引进行正确投放,调整分类分错的垃圾。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判断,哪个学生是没有按照指引正确分类的,引导学生大胆说出。最后并推荐“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查询系统”小程序,当遇到不会正确投放的垃圾时,可以通过查询,明确如何投放。
广州作为全国垃圾分类投放试点城市,培养学生的垃圾投放意识,学会准确投放,借助工具准确投放,意义深远。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设计成活动,走进生活,避免成人化倾向,视频和绘本在形式上图文并茂,内容上真实开放,不但培养了学生垃圾分类技能,还把垃圾分类的道理和意识植根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从而把学生引导成为一个既能够适应社会,又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并进一步成长为有爱心和责任感等诸多现代文明素养的现代人。学习垃圾分类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了解社会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最适宜的就是用这种以绘本为引领的活动方式,参照真实,指引详细,实践性强,学生的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养在活动中得以培养。
二、反思
(一)演好自己的角色。在以绘本为引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做好自己的引导角色,在循循善诱中把学生引导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这样才能认识世界。另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世界,自己学会思考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于是,在引导、观察、体验、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并升华成新的生活感受和认识。
(二)做好课堂的拓展。如上例,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教学结束后,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垃圾分类,在家长的指导和配合下把家庭垃圾分类开展过程用简单的绘本形式记录下来。再安排时间对学生的家庭垃圾分类绘本进行课堂上的点评、分析、表彰、编印。拓展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环境意识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并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一方面是由被动的进行垃圾分类到主动的进行垃圾分类,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绘图能力也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在事中明情,在情中悟理,在情理交融中,把家庭创造成高尚的精神家园,为学生的成长又提供了廣阔的天地。
三、调整
结合课堂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对绘本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进行深化,使之更生活化、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一是创新绘本的内容。引导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经历绘成绘本,并结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把绘本内容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交通安全、遵纪守法等等,通过评比、表彰、张贴、微信群分享、编印成册等不同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又可以为学生的成长留下更多实质性的轨迹,引导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认识、思考,在自己回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从而学会如何做人、做事。绘本的创新,不但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健康、乐观、积极而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为学生的能力、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是创新捕捉和优化绘本中的情感触发点。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自己家长中所从事的职业,如交警、科技人员、企业家、环卫工人等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员,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绘本创作。在家长的配合和指导下,孩子们亲自动手,在试一试,谈一谈,画一画,说一说、展一展的丰富活动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知识、情感等真切的体验,不但丰富了绘本的内容,还注入了他们新的情感,为学生学会捕捉和优化绘本中的情感触发点,提供了翔实生动的实践机会。这种实践式的绘本体验,学生暂时成为生活的客体,站在客体的立场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在对父母的工作进行观察、思考、访问、绘本的赛程中,学生走进了生活,融人了社会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于是,学生在观察——思考——绘本——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德育设想落到了实处。
以丰富多彩的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平台,创造性地以绘本为手段,不断扩大学生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不但有效地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效果,并对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等诸多良好品德,以及对学生能动手、善动手等诸多能力的形成,也起到了极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