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2020-06-15邓美容
邓美容
[摘要]作为师者,我们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如何去实现教书育人这一目的?就目前我所在的农村教师队伍而言,我们不但要成为孩子的学习引导者,也要成为他们的思想引路人。农村学生中,最多的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不在少数。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我们更应该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学习,指引他们的思想,做他们生活的守护神。鉴于此,我认为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做好“三多”“两知”“一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三多”即平时多找留守儿童聊天,给予他们热情的关爱;多支持留守儿童参与校内外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多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和在家学习状况。“两知”指的是清楚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则指的是,多和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交流,联合他们对留守儿童采取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帮助孩子成长。通过“三多”“两知”“一沟通”,我们可以有效地为留守儿童搭建起一个温馨和谐的平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沟通;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再也没有什么优势为中年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为了生计,近年来,农村的大多数中年人都涌向城里务工,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这就使得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关爱留守儿童已然成为当下社会最热门的话题,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已然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但是,恰恰是这种难题我们必须要勇于面对,为了我们中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肩负起教育留守儿童这一伟大的使命。自古以来,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项基本要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想法设法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尤其是那些平时生活中缺少父母在身边关爱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呢?据我在农村小学任教30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提出以下几点观点,希望借此机会来号召我们广大教师队伍多关爱留守儿童,尽可能的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的平台以促进他们茁壮成长。
一、要怀揣爱心和耐心对待留守儿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老师要学会去爱学生,这是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没有对学生的爱,何谈好的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心中最缺的是爱,因此,在学校,他们的内心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在社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的我们,要在细节上去关爱留守儿童,多留意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和他们去沟通,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用温暖的爱去填补他们缺乏亲人关爱的心,让他们打心底里认为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家,是他们寄托情感的地方。我们学校六年级的江小风同学就是一个留守儿童,他的爸爸妈妈常年务工,家里只有年逾七旬的爷爷照看他,他经常请假不上学,即使回到学校也没专心听课,还经常欠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无论我怎样问他,他总是低头不出声,没过几天又犯同样的错。后来我通过上门家访才了解到,他对爷爷的管教方法不满而产生了叛逆的“心理疾病”。此后,我坚持每周主动找他聊天;还偷偷地组织班干部经常和他一起参加活动,帮助他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慢慢的我发现他变了,请假逃课的次数少了,也开始主动交作业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较明显的进步,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想:如果我们这些一线教师都常怀慈母般的爱心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他们一定会在学校体验到家一样的温暖。
二、关爱留守儿童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相比于其他同学而言,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的内心往往都比较脆弱。所以想要用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生活中不再感到孤独无助,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做起,用实际的行动去温暖他们的内心。
我校六年级学生钟小华,他年幼丧母,父亲体弱多病还长期在外打零散工,他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非常困难。社会义工团、学校领导及班主任为此多次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一定要坚强、刻苦学习,同时学校还免去了他每天在校的午餐费。当然,学校为特困留守儿童免去午餐费的例子每年都有,仅这一项,学校今年已想方设法为特困留守儿童免去午餐费有900多元。虽然我们给予他们物质上面的帮助很有限,但是我们的这种行为却给他们脆弱的心灵增添了些许的温暖,从而激发了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健康成长的信心。
三、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的一大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没有陪在他们的身边,所以他们往往缺乏合适的心理健康辅导。留守儿童的父母没有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所以他们很难得到父母思想上的引导和帮助,久而久之,往往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一般都是自觉性不强,惰性和敏感,性格也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脆弱。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一味地通过寄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爱,并且留守儿童往往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照看,这种隔代监护人向来十分宠溺孩子,这往往会使得孩子养成诸多不良习惯。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学校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讲述先人勤俭节约的动人故事,还通过网络播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视频,让他们知道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告诉他们父母不陪着他们不是不爱他们,只是为了让他们生活更好一点,让他们更加体谅父母的同时养成节俭的习惯。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经常通过举办课外活动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比如开展音乐、体育等兴趣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的内心空白会被很大程度的弥补,让他们了解到学校生活的美好。同时,定期举办一些新教育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促进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四、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很多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他们的往往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冲动,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打架,动用危险性工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如果教育不及时还会造成极坏的影响;有些女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差。针对这些现象,作为班主任,除了学校定期集中开展的思想品德专题教育讲座外,还必须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电视新闻、网络等多渠道搜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的教育,让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五、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往往落到了他们的爷爷奶奶身上,而爷爷奶奶的知识水平往往不高,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也没有能力用科學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与指引,所以这些孩子长期不能受到合适的心理教育和学习指导,进而慢慢的产生厌学心理,久而久之走上了逃学的道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科任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帮一扶的活动,或针对个性突出的留守儿童进行特殊辅导,让他们清晰地感受到老师、班级这个大家庭给予他们的关怀和温暖。
总而言之,身为农村教师,我们既充当着留守儿童思想引路人的身份,又扮演着留守儿童学习的引导者和生活的守护神。所以,对我们而言,做好“三多”“二知”“一沟通”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三多”“两知”“一沟通”的实践,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为农村留守儿童搭建一个温馨的成长平台和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