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涯规划背景下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06-15方颢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方颢云

【摘要】本文在初中生涯规划背景下探讨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认为通过开展劳动养成教育,可以提升劳动内驱力;设置劳动技能课程,以落实劳动教育;形成劳动技能,来推动学生实施生涯管理;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以达到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目的。从实践中总结出这些策略,以期能对初中生涯规划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生涯规划;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一、初中生涯规划的现状

笔者近期就初中生涯规划问题,对广州市白云区初三学生展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区域性问卷调查,从数据来看,选择报考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比例占73%,选择报读五年制高职、三年制中专技校以及提前就业的比例只占27%。选择职业教育和中考后的升学实际数据相比的偏差值为8%~10%,这反映了学生受传统教育影响,首选普通高中,这里不排除还有受家长影响而非自己做选择的学生。从调查数据来看,这8%~10%比例的学生对自我定位是不清晰的。

从职业教育专业选择来看,学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管理、服装设计、医药、幼儿管理等传统就业热门专业。在作出志愿选择和决策时,他们更多愿意自己做决定,占比43.72%,但受到父母、老师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还比较大。学生大多数把考大学作为终极目标,对职业选择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为考量,至于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发展则不是最主要的参考因素,甚至无足轻重。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学生能对自身定位清晰,就会在未来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中少走很多弯路。目前中学课程中涉及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由心理课程承担,其他则靠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来完成。初中生在生涯规划上基本是以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为主,所以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的自我认知缺乏理性。实际上,很多成功人士的人生理想都是在中学阶段就确立的,如能尽早给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他们就会根据兴趣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对学生通过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兴趣等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因此初中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规划生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劳动教育的實践策略

(一)开展劳动养成教育,提升劳动内驱力

1.从日常德育管理中培养劳动意识。这里的日常管理是指:主题班会、级会、校会、研学活动、社团活动等,通过正面教育、树立典型、强化宣传等思想教育手段,反复灌输劳动光荣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把劳动观念内化成为劳动意识,使学生逐渐养成劳动内驱力。

2.从集体活动中培养劳动习惯。这里所说的集体活动包括日常值日、清洁大扫除、研学活动、社会实践、参观学习、志愿者活动等,把劳动活动常态化,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让劳动成为学生自觉的习惯。当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养成后,学生会生发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从而为生涯规划探索打下基础。

3.从社团活动中培养劳动情趣。学校社团不能停留在课外活动的层面上,它更应是劳动教育实践的有效手段。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与兴趣点自由选择社团组织,无论社团开展哪种技能或是才艺活动,学生参加活动都是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这就是劳动最需要的内在动力。

4.从志愿者中培养劳动获得感。劳动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劳动素养的培育,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价值的提升和自我完善,更要关注社会和群体的发展需要。鼓励学生成为一名志愿者,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作贡献时的获得感,从而提升劳动内驱力。

(二)设置劳动技能课程,落实劳动教育

1.让学生在劳动技能课程中获得体验。学校设置劳动技术课程,让学生参与劳动,学生通过在劳动中交往而获得劳动体验。学校要着眼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规划,根据地方文化特色、风俗民情等设置课程,开设学工、学农、家政、传统工艺制作等劳动教育项目,把劳动教育与地方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劳动载体,保障课程有效实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基础和保障,是有效整合劳动资源、拓宽和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载体的有力抓手。要利用研学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创建一批劳动教育的试验区,乡村、农田、工厂、作坊、博物馆等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也可以利用校园的场馆、平面空间、立体空间进行校园劳动基础的建设,如有些学校利用空余场地开辟菜园与农作物试验田,有的学校利用楼顶等闲置空间开展无土栽培农业模式、空中花园的建设,还有的学校甚至充分利用食堂空间,让学生参与烹饪的学习等。也可以利用学校高效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创客、编程、机器人等制作,利用校园实验室进行物理、化学的应用性研究等。还可充分发动家庭打造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训练场”的作用,学校要积极联系和发动家长使之配合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往往是从做家务劳动开始的,在家庭中擅长做家务的学生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掌握了日常生活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了处理生活中基本事务的能力和对自己负责任的良好态度。

(三)形成劳动技能,推动学生实施生涯管理

1.学会劳动技能,做好继续升学的知识储备。面对选择继续学业深造的学生,教师在劳动教育中要加更注重知识型技能的传授,只有拥有更多技术理论来丰富知识储备,才能为初中生的生涯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着重进行生涯探索,初中三年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对职业认知的情况下要注重在进行生涯管理方面下工夫。初中三年级学生在面对升学与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要做出与自身定位相匹配的职业生涯选择,预备升入高中的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而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将应该着手学习相关的职业领域的入门技能,为从事技术性工作做准备。

2.学习技术型技能,做好接受职业教育的技能准备。面对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教师在劳动教育中要更多地让他们学习技能,无论是生存技能还是职业技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他们踏入社会的必备能力,当然,教师更要鼓励他们钻研技术、使他们懂得热爱职业,并促使他们把成为业界精英作为他们的奋斗目标。

(四)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用3-5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基于此,我校正在积极推行中学生综合评价制度,把劳动评价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中,对学生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以及劳动过程中学生的技术能力、劳动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制度来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劳动素养的提升。

[本文系2019年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区域培育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编号:20191196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be879ee5cfc789eb162dc853.html.

[2]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与实践[EB/OL].http://www.stu-career.com/html/article/1/5/1509951425512.html.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